Labyrinth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jian 致力于行人交通及疏散动力学研究

博文

国际铁路线路疫情输入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已有 5069 次阅读 2020-4-1 08:28 |个人分类:百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轨道交通, 风险

国际铁路线路疫情输入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马剑,王翔,李若愚

在“一带一路”等政策引领下,过去几年中,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极大强化,因此国际货运班列、国际客运班列相继开通。目前,我国主要国际货运班列包括中欧班列(成都罗兹、郑州~汉堡、苏州~华沙、武汉~捷克、波兰、长沙~杜伊斯堡义乌马德里、哈尔滨~俄罗斯、哈尔滨~汉堡、西宁~安特卫普、武汉~德国杜伊斯堡、义乌~俄罗斯、重庆~俄罗斯、长春~德国、成都~伊斯坦布尔、南昌~鹿特丹大连白俄罗斯明斯克、昆明~鹿特丹、郑欧班列、冀欧班列等,行程时间7~21天不等)、中亚班列(义乌~德黑兰、南通~海拉顿、包头~阿斯塔纳、青州~阿拉木图、新疆~格鲁吉亚、西安~阿拉木图、连云港—阿拉木图,行程时间3~10天不等)以及中越班列(广州-河内、武汉~河内,行程时间约3天)等;客运班列主要包括通往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和越南5个国家的约11次列车。

整体上来讲,我国的国际客运具有线路较少,运力总量较低,但年持续增长势头较大的特点。在与周边国家交流的过程中,国际客运线路的开设对国与国之间关系及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的发展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疫情影响,各个客运线路陆续暂停运行,目前所有客运线路均处于停运状态。国际铁路客运线路运行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且车厢空间狭窄,人与人之间距离很近,旅客密切接触的时间较长,再有各个站停靠时上下车人流较大,因此疫情传播的风险相应较大。且这些线路至少经过两个国家,容易造成病毒的跨国传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外交纠纷,故在疫情期间停止国际客运线路的运行是正确且及时的措施,应继续保持直到国际疫情好转后逐步恢复开通。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恢复线路运行初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中间站点停靠;②再各个已启用站点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在原先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施行完备的健康码制度,并在现场进行自动或人工体温测量,乘客健康状况不符合防疫要求的,不允许进站乘车;③边检口岸对人员进行严密核对,严防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进出国门;④乘客进站及乘车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且应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配合检疫工作,如不配合可拒绝其进站和上车;⑤在列车上执行不定时的测温制度,在不打扰乘客的基础上对所有乘客的体温进行监测;⑥在列车车尾处拖挂一空车厢,内设简单的隔离和救护设备(如负压担架),并配备一定的医护人员,能够执行简单的隔离救治任务,在乘客出现体温过高等疑似症状,或拒不配合检疫工作的,可强制将乘客带入该车厢进行隔离;⑦提高列车乘警和安全员的执法权限,赋予安全员临时执法权,以配合乘警等进行检疫工作。

  在国际货运班列方面,我国疫情发生后,许多欧洲国家升级应对措施,加强边境管控,给中欧班列正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中国海关总署专门制定出入境列车卫生检疫作业指引,制定紧急处置预案,并对列车进行定期消毒,尽最大可能防止疫情通过列车扩散。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欧等国际货运班列已经陆续复工,为确保全球物流通道畅通、促进沿线各国经贸往来、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3月中旬以来,美国和欧洲相继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防疫形势严峻。截至北京时间29日17时,世卫组织通报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病例数已超32万例。欧洲受疫情影响,许多工厂停工,原料供应链中断,各类生产活动受到很大程度影响。同时,随着感染新冠肺炎人数的增加,欧洲各国呼吸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紧缺。因此,运载着生产原材料、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的中欧班列是一条中国通往欧洲各国的“生命线”,也成为目前国际轨道交通运输输入疫情风险的直接源头。因此,基于现阶段情况,建议:①保证国际铁路进出口贸易中最为关键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稳定开行,在保证国内供给的情况下,向中亚、欧洲出口各类生活及医疗物资,根据其需要,调整列车开行数量。②积极与欧洲各国政府和海关部门接洽,在疫情期间,精简口岸出入境报关业务,合理调整关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③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如列车消毒,列车司机入境后按照规定隔离14天等,严防新冠病毒通过班列向国内输入。④对于输入我国的货物,无法采取严格消毒措施的,建议卸货后在通风良好且干燥的环境静置7天后通关放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22-1226285.html

上一篇:contour图
下一篇:复杂性科学与行人流
收藏 IP: 171.213.1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0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