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现代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气候北界及其西风区和季风区划分

已有 1508 次阅读 2023-5-16 14:50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和兰州大学陈婕博士依据东亚夏季风北界指标,划定了具有自然地理空间格局意义的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北界,给出了高原西风影响区、季风影响区和西风-季风过渡区范围。

青藏高原降水格局及其变化主要受控于亚洲夏季风环流、西风环流及其相互作用,但亚洲夏季风环流在青藏高原的具体影响范围尚无明确结论。亚洲夏季风推进的最北位置被称为亚洲夏季风北界,它爆发的过程中,前沿不断由南向北推进。不仅如此,青藏高原独特地形和地理位置使得亚洲夏季风可以深入中纬度地区,所以亚洲夏季风北界也可以看作是季风系统和中纬度西风系统的交界线。此外,不同时期夏季风环流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也会在外部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确切可靠的北界指标来开展青藏高原不同时期季风北界位置以及环流系统影响范围的相对变化的研究。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和兰州大学陈婕博士对青藏高原上的亚洲夏季风北界进行划定,旨在使其可以准确地指示青藏高原的亚洲夏季风北界位置和变化特征。亚洲夏季风为青藏高原带来了充沛的水汽,其子系统南亚夏季风主要影响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东亚夏季风主要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并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雨季(5~9月)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为此,该研究借鉴前人提出的具有明确的气候-生态-地理界线意义的气候北界指标(5~9月300mm降水量线),将其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北界的指标,评估其是否可以准确反映青藏高原上的亚洲夏季风北界位置,并进一步分析北界的年际分布特征,对西风和季风气候区进行划分。

结果发现,气候北界指标可以准确指示高原亚洲夏季风北界位置,并且该北界位置具有自然地理格局意义:在地理上,气候态北界沿着祁连山东段-唐古拉山-羌塘高原-冈底斯山-西喜马拉雅山分布,并且与青藏高原上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重合(图1a);在气候上,气候态北界可以作为青藏高原低空偏西风和偏南风的交汇线,纬向/经向(西风/季风)水汽收支显著影响降水区域的分界线(图2)并表征青藏高原雨季的干湿分区;在生态上,北界指标的年际波动范围与青藏高原草原与草甸的分布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图1b)。

72.jpg

图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格局与亚洲夏季风气候态北界. (a) 地形图, (b) 植被类型,红虚线代表2001~2020年气候态北界

73.jpg

图2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水汽收支的相关分析. (a) 纬向, (b)经向水汽净收支, 红虚线代表2001~2020年气候态北界

基于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北界的年际波动范围,该研究进一步将北界年际变化的最南界以北区域定义为西风影响区,北界年际变化的最北界以南地区定义为季风影响区,年际变化摆动区域则为西风-季风过渡区(图1b)。这项研究对深入研究青藏高原西风-季风相互作用、降水空间格局变化和水文-生态变化等有重要意义。



了解研究详情,请登录期刊官网阅读原文 [点击下方链接或阅读原文]

中文版: 黄凌昕, 陈婕, 阳坤, 杨钰杰, 黄伟, 张旭, 陈发虎. 2023. 现代青藏高原亚洲夏季风气候北界及其西风区和季风区划分.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3(4): 866–878

英文版: Huang L, Chen J, Yang K, Yang Y, Huang W, Zhang X, Chen F.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division of westerlies and monsoon regim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present-day.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6(4): 882–893, https://10.1007/s11430-022-1086-1



新微信底图.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388238.html

上一篇:【S&S专题征稿】天空地融合网络的安全与隐私
下一篇: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安全PNT体系发展趋势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