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简介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能耗不断攀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必要环节。根据最新政策要求,新建建筑中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需要超过30% 。研究表明,约50%的围护结构耗热量是由玻璃窗户散热或得热导致的。传统节能外窗仅对太阳光线、热辐射或者热对流起阻隔作用,无法自主调节自身光谱特性以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从而调控室内环境并实现高效节能。因此,集节能、调光、装饰等优点于一体的变色玻璃应运而生,成为实现建筑减能降耗和绿色升级的有效手段。
变色玻璃由玻璃等透明基材和调光材料组成,根据变色原理可分为热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光致变色玻璃及气致变色玻璃4类。其中,光致变色玻璃受紫外线或日光照射后,在可见光谱区产生光吸收而自动变色,光照停止后又可逆地自动恢复到初始透明状态,能够直接感知建筑外窗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变化,并且具有性能随太阳辐射可变的特点。此外,光致变色玻璃变色前可见光透射比可达70%且遮蔽系数约0.50,变色后则分别降至40%、0.42,其光热性能比传统节能玻璃更优。
我们开发的光致变色玻璃,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与Low-E玻璃及电致变色玻璃有相同之处。卤化银见光分解后形成的胶体银结构,起到对光的吸收及散射、反射效果,与Low-E玻璃的作用更接近,同时又无需像电致变色玻璃那样需要外加其它感受及驱动配件才能发挥作用。性能指标上也可以实现替代。
与电致变色玻璃相比,光致变色玻璃制备工艺流程更简化,不会造成额外的成本投入,甚至有大幅度优化,使产品价格更亲民。
与Low-E玻璃相比,光致变色玻璃膜层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则相差无几。在生产工艺和设备上同样兼容性非常好。更重要的是,由于变色层的卤化银本身是化合物状态,而吸光变色的结构由胶体银承担,因此不存在Low-E玻璃因为银层氧化带来的性能和外观损失的问题,在使用上更加简便,成本上也无需额外投入(如中空玻璃所需的充气和除氧等要求),优势非常显著。
2019年中国Low-E玻璃产量约为2.5亿平方米,而2017 年我国建筑玻璃消费量为16.58亿平方米,通过各方面努力,实现产品替代,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这还没有包括在交通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和拓展。如果综合考虑全球市场,则未来将是一片新的蓝海。
市场空间随着国内外厂家的宣传推广,会越来越大。我们的产品立足于创新和品质,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众多厂家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6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