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炭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maozhang 研炭数十载,乐此不疲中。 今已“柒零”后,依然兴趣浓。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研炭翁说碳(十五) 最接近我们生活的炭----炭黑
热度 9 2011-11-14 18:37
研炭翁说碳(十五)    最接近我们生活的炭----炭黑
最接近我们生活的炭----炭黑 看到这一标题,有些读者可能有些疑问:“你搞错了吧,除了某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可能在空气中含有极微量炭黑类可吸入颗粒以及做饭的锅底有烟炱外,我 ...
288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9
研炭翁说碳 (十四)---炒作概念的竹炭月饼和竹炭黑牙膏
热度 34 2011-9-4 15:52
研炭翁说碳  (十四)---炒作概念的竹炭月饼和竹炭黑牙膏
炒作概念 的竹炭月饼和 竹炭黑牙膏 中秋节临近,月饼开始上市。近期有家公司推出了“竹炭月饼”。 据媒体报道,这种月饼外形和一般月饼一样,只是颜色像墨汁一样黑,口味上也分好几种,虽然价格比普通月饼要贵很多,但是购买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该公司广告称,该 月饼 配以天然的 ...
24842 次阅读|70 个评论 热度 34
研炭翁说碳 (十三) 贝多芬头发变成一颗璀璨的蓝钻
热度 16 2011-8-17 13:41
研炭翁说碳  (十三)  贝多芬头发变成一颗璀璨的蓝钻
贝多芬头发变成 一颗璀璨的 蓝钻 —— 单质碳的“七十二变” 金刚石被人们看作宝石的 “ 钻石 ” ,其基本成分不过是碳而已。有机物含有的碳在地下数百公里的地幔中,受到长期的热挤压,就会变成金刚石。 2007 年,媒体爆出一则吸人眼球的消息:德国作曲家贝 ...
14973 次阅读|40 个评论 热度 16
研炭翁说碳(十二):“煮炖”出来的碳质中间相
热度 5 2011-6-16 18:50
研炭翁说碳(十二):“煮炖”出来的碳质中间相
“煮炖”出来的碳质中间相 什么是碳质中间相?它怎么还是“煮炖”出来的?碳质中间相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吗? 绝大多数炭材料和纯碳物质都是通过含碳有机化合物在含氮等惰性气体保护、防止其氧化燃烧的条件下,高温热处理来得到的。根据原料性质的不同,最终产品形成的方式也大不 ...
1600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研炭翁说碳(十一) 形形色色“长”出的炭和碳的同素异形体
热度 4 2011-5-28 10:28
研炭翁说碳(十一)  形形色色“长”出的炭和碳的同素异形体
研炭翁说碳(十一) 形形色色“长”出的炭和碳的同素异形体 在前一篇中,我们谈到炭纤维是有机纤维在保持其形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相炭化,即“烧”除其中的一些非碳原子而制成。这里,谈谈各种碳质材料形成的另一途径,通过气相炭化“长”成。 各种有机化合物及高含碳的 ...
21643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研炭翁说碳(十) 有机向无机的转化—炭纤维是怎样“烧”成的?
热度 9 2011-4-1 16:41
研炭翁说碳(十) 有机向无机的转化—炭纤维是怎样“烧”成的?
有机向无机的转化 - 炭纤维是怎样“烧”成的? 炭纤维的比强度(强度 / 密度)和比模量(模量 / 密度)(注:材料的模量愈高其抗变形能力愈强)是金属材料,从铝合金到合金钢、钛合金等的 5~15 倍。正是由于 ...
1558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9
研炭翁说碳(九) 碳还会带来新的惊喜吗?
热度 1 2011-3-20 16:00
研炭翁说碳(九)   碳还会带来新的惊喜吗?
碳还会带来新的惊喜吗 ? - 兼谈碳有多少同素异形体 ...
1362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研炭翁说碳(八) --不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碳
热度 4 2011-3-11 06:22
研炭翁说碳(八) --不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碳
不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碳 - —— 碳作为材料的开发 碳原子的最大特点是 ...
917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研炭翁说碳(七)——碳在地球上的轮回转世
热度 11 2011-3-2 13:31
研炭翁说碳(七)——碳在地球上的轮回转世
地球起源于 46 亿年前原始星云,碳是形成地球宇宙微粒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随着地球的演化,碳在地球的不同圈层内也在不断地变动和演化。地球中重元素较多,从地表到往下 16 公里 的地层,包括大气层和水圈在内,碳的质量分数仅为 0.08% ,其丰富程度仅列第 14 位,远低于氧、硅、铝、 ...
14167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11
研炭翁说碳(六)
热度 6 2011-2-20 08:08
研炭翁说碳(六)
研炭翁说碳 ( 六 ) 从钻石星球“露西”说起 —— 漫谈宇宙中的碳 图 1 钻石星球 &n ...
1052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6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