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可拓创造法系列书目阅读推荐:庄寿强《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1999)

已有 1111 次阅读 2023-2-27 15:12 |个人分类:可拓创造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打开《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庄寿强创造学和创造教育文集》时,

不由感慨:如果1999年,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就立志成为一名教育改革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家时的我,能读到这本书,该多好吖。

多愁善感改变不了历史和现实,继续刚刚的问题,阅读起来~

为什么一位地质学教授,非要去研究创造学、旅游学,甚至健康学?

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寿强教授这样记录道:

作者自幼热爱地质学。

1962年,以优秀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青海柴达木盆地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1978年,再入南京大学地质系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出于对地质的酷爱和10年野外地质实践,在研究生学习之初便对地层学理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观点,

但一致未能得到同情和支持。

由此,作者因坚持己见而陷入孤独和苦恼之中。

1983年,作者偶然接触到当时刚传入我国大陆的新兴学科创造学,

或者是因为共同目标所致,作者与创造学一拍即合。

由此,便一边坚持对地质学的创新研究,一边开始探索创造学的理论与实践。

截止1999年,作者共发表创造学论文80余篇,专著4种。

提出了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创造学的横断性特征和学科创造学等概念并进行了科学论证。

此外,在创造力和创造能力的区别、创造原理的涵义、创造技法的科学性等方面也有自己独到见解。

特别是对创造性思维的系统研究成果,为作者创建创造工程专业(方向)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于是,

作者创建了地质创造学。

地质创造学在中国矿业大学原地质系学生中讲授了7届,深受欢迎。

在煤炭、石油、地质以及中科院系统产生了较大反响。

率先在地质学、机械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中分别招收了创造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1995年,在中国矿业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反复论证,

作者超前性地创建并招收了国内第一个本科创造学专业方向:

工业自动化创造工程95班,

并为其新建创造学系列课程5门。

该班27名普通大学生,

产生了几百项发明创造,

获国家专利25项及其他各类创造发明奖多项。

该班学生受到众多用人单位青睐,

毕业生供不应求。

1999年,又增添指导了创造工程研究方向地博士研究生1名。

由于创造学专业方向符合当时教育改革大趋势,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煤碳报》、《中国人才》、《发明与革新》......

十多家报刊做了报道,

许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不断来信、来电或来人,

希望提供有关创造学的研究资料。

作者将自己分散在不同刊物,以及一部分未发表的手稿汇集整理成册,

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放鸣教授、

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谢京选同志和编审王景华同志的热情支持下,

文集应运而生。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集结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创造教育和创造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性论文;

也从某种角度体现了创造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的发展历程,

体现了中国矿业大学创造教育的发展轨迹~

考虑到历史时期的差异,

文集对论文中个别字句进行了必要的整理,

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补充~

目录摘录如下:

自序(庄寿强,1999年9月20日)

  1. 用创造性劳动培育超过自己的人

  2. 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改革

  3. 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开拓性人才——浅谈创造教育

  4. 考分刍议

  5. 关于高校创造教育考试和考分的探索

  6. 创造学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7. 创造学与地质学——地质创造学

  8. 在《地史学》课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

  9. 《时间、穿时及地层的时差对比》前言

  10. 《时间、穿时及底层的时差对比》结束语

  11. 人才的复合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工程专业创办途径之探讨

  12. 试析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在高校的发展阶段

  13. 创建创造(工程)学专业的几个认识问题

  14. 高校创造工程专业的创建与中学创造教育

  15. 试论大学生获取国家专利的意义

  16. 试论大中小学创造教育之异同

  17. 中国矿业大学的创造教育和创造学研究

  18. 试论创造学的横断性

  19. 创造力和创造能力的辨析

  20. 知识层次与人才的创造性培养

  21. 再论创造学的横断性

  22. 培养创造能力与增强竞争意识——申报教学成果奖的科学总结(节选)

  23. 论非理想标本在培养地质专业学生创造性中的作用

  24. 试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属性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5. 创造(工程)学专业方向的创建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26. 浅议创造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27. 试论创造性思维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及其训练依据

  28. 试论创造技法的科学性

  29. 我国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与创造学的发展

  30. 创新形势下的创造学与创造学的创新

  31. 地质创造学的诞生及其知识创新意义

  32. 关于创造学课程考核的探索

  33. 浅析创新与创造之关系

  34. 《大学生论创造学摘选》序言选

附录《催化创造——记我国高校第一个创造学专业试点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1378159.html

上一篇:可拓创造法开课目的:用创造性劳动培育超过自己的人
下一篇:可拓创造法系列书目推荐阅读:庄寿强《时间、穿时及地层的时差对比》1994
收藏 IP: 183.220.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