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ankZhao 观心知天下,不露也锋芒。微博地址:http://weibo.com/franklinzhao/profile

博文

我的GRE词汇学习经验及单词书选择

已有 6825 次阅读 2011-9-7 15:46 |个人分类:英语学习|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经验, 单词, 英语学习

我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来是为托福备考,但是关于托福的单词部分我基本问题不大,毕竟我红宝也已经背了不下十遍,但是积攒词汇量这件事如同逆水行舟,一天不背,可能就要忘掉不少。由于我在12月份还是要重新参加GRE考试,所以在托福备考阶段还是不能对GRE单词掉以轻心。

就我自身而言,我的词汇学习主要针对GRE的,使用的参考书为以下四本:

1.     《红宝书》。这个基本不用介绍,GRE考试中的词在红宝范围外的并不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改革之后的GRE考试对于一些比较变态的名词还有一些主要是出现在类比反义中的词已经不再考察了。所以在背单词的过程中遇到那些特别恶心让人背不下去的单词就果断砍掉吧。另外据说已经有了正对新GRE的新红宝,但是我觉得手头有旧的话,花冤枉钱买新的意义不大。

2.     旋元佑的Time单挑1000。这本也是有口皆碑的好书,里面收录的单词极为经典,我经常在边背边感叹,这本书简直是把中高端重点英语词汇都收录其中了。而且难能可贵的是,随单词所附的例句也十分经典,虽说内容有些老,但是我们是被单词,又不是获取时事资讯,所以全然不打紧。唯一可惜的是,我手中的是大陆版,台版中很多涉及到大陆和tg的例句都被临时替换了。

3.     刘毅的GRE vocabulary3000。这本书也是个老经典,刘毅老师可以说是华人寄托考试的先驱者了,出版了众多寄托备考的好书。我推荐的这本书的好处有二:一是选词精到(不过感到没有“单挑”那么常用和重要),二是通过做题目的方式猜解单词的意思,有助于加深对单词的记忆,而且这种识记方法更具生态效度,这一点也与新GRE中通过阅读来考察词汇不谋而合。

4.     《再要你命3000,这本是新东方著名的陈琦(琦叔)和周书林率众精英编的,微博上两人一起开设了微博@陈琦And書林,(话说我真心觉得两人是一对好基友)。这本书本月(据称九月10号左右)即将上市,但是之前已由作者放出了单个list的加密pdf版本。当然这种限制肯定难不住众网友,所以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破除打印限制删掉广告的合订本了。我前几天花了些时间将其经由ocr识别变成了可编辑的word版本,放到我的kindle上加以背诵。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首先,入选单词确实比较核心(作者在前言部分详述了选词标准),而是单词都配有解释比较权威的英文释义,这一点要是考生自己来做的话任务量自然是很大的。另外一点就是大部分的单词下面都收集了众多同、近义词,这对应付考试自然是大有助益的。

除了词汇书之外,我这里分享一下我背单词的方法:

首先背单词对大部分人都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所以背起来就要变着法的让自己不至厌倦,我的做法如下:

1.     如果背的过程有特别恶心难背的单词,就把它做个标记,然后当个屁给放掉,接着背其它单词。因为,当时对某个特定单词的厌恶也许只是个幌子,你只是不想背了想偷懒。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时刻警惕心中那个只注重当下的享乐的本我对我们行事决策的影响。

2.     为了每天都能遇到不同字母开头的单词我通常采用尾数法来过红宝书,具体做法就是第一天背1,11,21,……51,第二天过2,12,22……42。如此十天便可以过上一遍。

3.     单词背到一定遍数(例如初背之后又过了五遍左右)便应该开始做题了,因为只有经由做题你才知道单词在考试中可能的考法,这样你在实际背单词的过程中也会有所侧重。当然,做题过程中,单词仍不能放松,具体做法是做题时你遇到那些无法准确猜出意思的单词就标记一下,做完题之后再红宝书中查找,然后把这个单词所在的页数和它的前后页单词过上一遍。当然,由于前期的准备还算不错,所以我在做题时真正遇到的单词还不算太多,这种背单词的方式带来的新奇感还是很有助于我对单词的掌握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0800-483842.html

上一篇:英文修辞高峰会——Chapter20 相关字组之一 (by 旋元佑)
下一篇:推荐一个让Google Reader强制输出全文的chrome 扩展
收藏 IP: 222.172.37.*| 热度|

7 宁佳 刘光波 郑祺 伍松林 柳东阳 zhulihong chanzhangzz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