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夏天毕业后,我就很少随即摊纸写点东西。其原因颇多,工作忙是一个方面,另外,经受社会的洗礼与磨蚀,便不再有那么多精力和勇气,去西斯底里地呐喊着、抱怨着,对身边的是是非非仿佛司空见惯,有时甚至搬出“存在即有道理”的教条浇灭内心深处的一丝窜动的火苗。看来,真的是:青春易逝人易老。
尽管看淡了周边的人情世故、尽管害怕拙笔陋字难以表达人生冷暖,我还是想闲话两句。我住在离单位2站公家车的出租房里,每天步行上下班。我走过一条古朴古香的街道、穿过一条梧桐葱茏的马路,大抵为20分钟路程,便到了上班的地方。但是,每个清晨,我都仿佛从幼儿园开始、经过小学、中学,然后长成成人、变成老人。我还感觉,这一路,不仅是人生的缩影,还是全球生活的集锦,有类非洲的乞讨叫卖、还有超欧美的浪漫奢华。
我每天早上都在那个路上走,先要经过一个幼儿园,然后是一个小学,还有一个外国语学校。据说都是当地非常有名气的好学校。孩子本是纯真、活波的代名词,但是,我眼前的景象完全不是那样:有孩子没睡醒似的被父母抱着送进去的;有孩子哭闹不停,爷爷奶奶们拿着吃的、玩的,边哄着送进去的;大一点的孩子还听话点,确实满身压力,宽大厚实的书包由接送的家人代劳,绝大多数的鼻梁上都耷拉着不薄的眼镜片儿。在和家人告别后,便消失在院墙里面的教室里,有的年轻家长急着上班,便也快速地消失在马路远方。那些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们则是站在学校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每次被学校门口接送车辆堵在那里走不了的时候,我便停下来,更加认真地看看孩子们的脸,瞅瞅他们父母的眼,再望望他们的爷爷奶奶们的身影,感慨道:我何尝不是从小上学上到现在的呢?只不过,我那时上学,总是自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跑去学校,因为那里有好玩的伙伴,不用干家务活,也因为父母说了:花钱了,要好好读,读好了就不用像他们那样辛苦。
当我看到这些孩子的父母们时,感觉自己也将步入他们的行列了。众多的疑团迎面向我砸来:我准备好了让孩子在哪里住吗?让他上什么样的学校吗?有时间接送孩子吗?有精力细心呵护孩子吗......这些现实问题,把我打下了深渊:我发现自己还远不如面前的这些父母们。我,是名副其实的亚历山大大帝了。
在一路的时间穿越中,我经常碰到路边乞讨、捡破烂的大叔大姨们,还有夜宿路边、申诉喊冤的弱势群体。经过时,我总是怀揣着一丝恻隐驻足一下,留下两个硬币,便走开了。我还能怎样呢?我痛心我无能为力,当我听说可能有人监控、不能随便寒暄、拍照时,更是哽咽茫然一片。就在这些穷苦人群不远处,有个小公园,里面播放着悠扬的音乐,有很多中老年人在那里散步、跳舞、打太极、耍刀枪。好一派华丽幸福的景象。让人欣喜之余,更多地是让人感觉到差距:生活层次的差距,生活质量的差异!
就这样,我一路狂追,快马加鞭地追了近30年,但觉幸福还是有些遥远。哎,罢了罢了,换个就近的终点......
2013-07-0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6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