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一句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lversoft 空间网络 艺态可视大数据

博文

电影与科学的姻缘

已有 8815 次阅读 2011-1-8 00:09 |个人分类:论文交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电影, 社会网络, 科学与普及

        最近看到武夷山老师的的博文《演到老和研究到老:演员和科学家的一个对比》,不禁引起我的共鸣。本人也凑个热闹,从科学、技术角度,谈点电影与科学的姻缘关系。不妥之处,多请内行指教。

      电影是一种综合媒体艺术,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它由演员、摄影、音乐、戏剧、文学、环境、多媒体制作等要素构成。电影技术及其表达形式与当时所处的科技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平面到3D;从单一镜头到蒙太奇、慢镜头回放等等。从电影反映的内容上看,美国好莱坞大片对科学题材,尤其是科幻比较偏好:如早年的《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到现在的《后天》、《阿凡达》,都是大片制作、投入和票房都是巨大的。这些影片,至少对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大有益处!但国内的科幻片,除了《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上海电影厂摄)在当时改革开放伊始,引起了轰动以外,80-90年代以来,科幻已经沦为替儿童、娱乐打斗片而服务的配角地位,实在是令人惋惜。在国内电影追求票房第一的背景下,科普、科幻片已经是凤毛麟角!这种状况和当今我国“科技大国”的称号相比,是极其不相称的。

      当然,电影最后拍摄出来上映,是否好看和卖座,除了故事情节、导演和技术条件外,与主要演员的演技和知名度有很大关系。所以,导演启用哪个主角,主角与哪个配角搭档,也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于是,美国电影演员网络的形成---Bacon数(演员网),成了社会网络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还包括以早期著名图论数学家厄迪斯命名的Erdos数(数学家网),这些网络的发现灵感,最早朔源至于心理学家密尔格兰在1967年发现的人类社会网络的“小世界现象”。于是,后来就有了美国电影《六度分离》和2010年的最走红的《社会网络》,虽然这两部片子并不是科幻片,内容反映的都是真实的社会传奇。前者说的是一个骗子企图实现“六度分离”的故事,而后部电影的目的是详细推介一位最年轻的、未来的比尔.盖茨式的“IT”英雄(不是ET)。

      至于武老师博文中提到的演员与科学家,实际上演员网络与科学家网络有很多类似之处,均属于社会网络范畴。这和科学网“复杂网络圈”中多位同仁研究的内容有相同之处。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包括现实主义和理想浪漫主义等众多的流派、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把科学与艺术融合得比较充分,互为灵感之源。科技提升了电影,而电影取材、宣传、普及科学技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国内科学与电影视乎还是冰火两重天,大众仍然把电影当成一种娱乐(贺岁片)和媒体工具。看来,我们的科学与电影、艺术太绝缘!如果国内的制片商能够与科学家结缘,让我们在娱乐之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就太好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872-402171.html

上一篇:人群密集经济是“万堵之源”!
下一篇:个人出行如何应对当今天气异常与灾害?
收藏 IP: 58.62.38.*| 热度|

6 关燕清 曾新林 杨晓虹 武夷山 唐常杰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