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mpForrest

博文

重大突破性发现将改写“遗传中心法则”? 精选

已有 25268 次阅读 2011-5-26 08:25 |个人分类:憨人的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 Science, 突破, 中心法则, RNA编辑

重大突破性发现将改写“遗传中心法则”?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遗传系的Vivian G. Cheung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本期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Research article

Widespread RNA and DNA Sequence Differences in the Human Transcriptome.

研究报道了RNADNA序列之间的差异广泛存在。他们对27个人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全部RNA)通过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大规模测定,经过比较,发现大量的RNA与其模板DNA序列不一致,平均每个人存在大约1065个这种RNADNA序列差别(RNA-DNA difference, RDD),在不同的人,这种差异的具体位置和基因也有所不同。

 

估计大部分人会说,差异嘛是正常的,测序出错呗。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很不幸,如果抱这种想法,那可是要与“重大发现”擦肩而过了。不过,老想以这种方式指望“重大发现”岂不是与守株待兔如出一辙?这种靠碰运气撞到“重大发现”的可能性有多大?我感觉开展这项研究的人恐怕是刻意去寻找这种“差异”,这种结果是他们“期待已久”甚至是“预谋已久”的。就连我11年前都怀过这种期待。

 

 

如果这种差异是真实的,而不是测序本身的错误,那将是本年度的最重要发现,遗传中心法则将会被改写。

 

为什么呢?

学过生物的朋友都会知道中心法则。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遗传信息的流向,是以DNA作为蓝本,经过转录成RNA,将蓝本信息忠实抄送给核糖体这个蛋白加工厂,在那里按照这个誊抄的图纸制造蛋白。蛋白是生物功能的主要执行者;个别情况下,有些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回到DNA,如RNA病毒可通过逆转录成DNA序列(David Baltimore因为这个已经拿了一回诺奖)。

 

如果,RNADNA序列确实不一致,那说明在誊抄过程中或者“出错”或者被有意“篡改”了,前者应该是是随机的,似乎可能性不大,因此很可能是细胞有意为之。有个专业术语叫“RNA编辑”。

 

RNA编辑(RNA editing)不是一个新概念,我十几年前就肤浅地了解这个领域(现在更肤浅),11年前还做了一些没有结果的工作。

 

千万不要把RNA编辑和RNA的剪接(splicing)混了。后者是将原始誊抄的RNA序列中非编码序列切除,而前者确实对对RNA序列信息进行“篡改”,主要通过对个别碱基进行修饰,改变其编码属性;还有个别是通过插入或删除单个碱基。目前发现的编辑主要由两种方式:A-to-I,和C-to-UAC是腺嘌呤碱基和胞嘧啶碱基,I是次黄嘌呤,在翻译过程中被当成鸟嘌呤GU是尿嘧啶,在翻译中被当做T。编码A-to-I编辑酶的基因有两个:ADAR1ADAR2C-to-U编辑酶APOBEC-1

 

这种编辑增加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但是,RNA编辑研究了那么多年,这种改变编码属性的基因似乎没有几个,唯一确定的就是大脑的谷氨酸受体基因。占用了基因组宝贵资源“配置”这么几个专门的“编辑”难道就为了这个把基因服务?人们不解,十几年前的我也不解。

 

大家都相信可能还有更多的“服务对象”,于是就去寻找。通过大规模测序进行比较是一种思路,但是在当时显然不行,人们连想都不该想;还有一种策略,就是从RNA中“钓”取,比如通过抗次黄嘌呤抗体去富集和纯化那些含次黄嘌呤IRNA,结果似乎也搞得“一地鸡毛”(这个工作我没有具体参与,只是旁观)。后来发现,有人发现ADAR1在炎症反应中表达增高,细胞内也有很多RNA被编辑,但是鉴定不出是哪个基因。后来我参与了一点点,但是没有做出什么。现在知道好像是非特异性编辑,主要是调节RNA的稳定性,而不是去改变遗传信息。

一晃这麽多年过去了,恍若隔世啊,我都快把这些忘了。

 

二代测序技术让过去很多不敢想的变成现实可能。这侧一下发现了这麽多基因存在遗传信息和转录信息的不同,如果是真的,那遗传信息流动就得给个新说法了。

 

如果这是由于测序错误呢?那只能是一场笑话。

 

我们拭目以待,等待大家的重复和Cheung拿出更多的证据。

 

(更正一下:从Nature comments上的介绍看来,他们是先观察到RNA与基因组测序结果不一致,分析找不到原因,后来才想到RNA editing,不是“蓄谋已久”)

 

1.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1/05/18/science.1207018

2.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519/full/news.2011.3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066-448051.html

上一篇:新科诺奖得主间的分歧为何?
下一篇:DNA末端长度刻录童年不幸?
收藏 IP: 202.200.251.*| 热度|

28 刘庆丰 王守业 丁广进 肖重发 刘用生 谢鑫 唐凌峰 王衍伟 陈飞 易文凯 贺乐 梁建华 毛培宏 吴新星 唐常杰 张钫 茹永新 饶海 杨秀海 孔晓飞 余世锋 刘光银 申秀焕 杨逸凡 魏玉保 张彦斌 yinglu sunxun11

发表评论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3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