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转载]植物激素对动物不起作用吗?
蒋高明 2023-3-5 17:39
植物激素对动物不起作用吗? 蒋高明   曾有一段时间,消费者对顶花带刺的黄瓜是否对人体有害,尤其影响儿童发育提出质疑,随后网上各种传言加剧了消费者对激素黄瓜的恐慌。   后来,有不同专家针对激素黄瓜进行了各种科普,其核心观点均为:   我国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氯吡脲等10种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1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不能将除草剂、激素和农药笼统称为农药?
热度 1 蒋高明 2023-2-2 17:06
为什么不能将除草剂、激素和农药笼统称为农药? 蒋高明 很多网友对弘毅六不用生态农业做法表示支持 。 但也有人疑惑 : 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农药,说不用化肥、农药、地膜与转基因种子就行了,没有必要单独强调除草剂、激素。更有别有用心的人攻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能否共赢?
热度 1 蒋高明 2023-1-9 17:11
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能否共赢? 蒋高明 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安全。一流的生态才能产生一流的食品,一流的食品必须有一流的价格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然而,要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必须将产品价格距离拉大,实行“阶梯消费”。利用城市中富裕人群兜里的钱带动生态保护,其直接回报是吃上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1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新绿色革命应由生态学唱主角
蒋高明 2022-12-12 08:51
新绿色革命应由生态学唱主角 蒋高明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开展了以水稻等作物,由高秆变矮秆,并辅助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的第一次绿色革命。这场革命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自足问题。但是,期间全球人口同步激增,环境污染加剧。今后几十年间,世界人口将从60亿增至90亿,这样,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成果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2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意大利科学家在人类膳食中发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蒋高明 2022-12-9 08:56
意大利科学家在人类膳食中发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蒋高明 2021年8月,意大利科学家Margherita Ferrante等在人类日常膳食样品中发现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文章发表于《环境研究》(A刊)。作者单位是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医学科学、外科和先进技术系“G.F.Ingrasia”环境与食品卫生实验室(LIAA)。 胡萝卜、苹果、莴苣样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7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失衡的“现代诺亚方舟”——“生物圈二号”启示录
热度 1 蒋高明 2022-12-4 08:40
失衡的“现代诺亚方舟”——“生物圈二号”启示录 蒋高明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宣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本世纪末达到19世纪工业革命前的两倍,从而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美国科学家马克•莱纳斯悲观地预计,当地球温度升高6摄氏度时,地球上95%的物种将消失,这将严重危及人类本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0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边界
蒋高明 2022-11-21 16:25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边界 蒋高明 我们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如下: 生态农业 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在全部种植或养殖过程中,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激素与转基因种子;或仅使用少量化肥而其余石化农资不使用的农业,这两种农业模式的要求高于目前流行的有机标准和绿色标准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8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生态农业呵护人类健康
蒋高明 2022-11-16 16:01
生态农业呵护人类健康 蒋高明 在哲学上有一种说法,即量变会引起质变。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农业努力的方向一直是强调数量,即增产,期间发明并使用了大量化学物质。据不完全统计,人类围绕食物链发明并合法使用的化学物质高达5万多种。资本主导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更加剧了化学物质向食物链转移速度。当少量化学物质进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5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代生态农业是环保型与健康型农业
蒋高明 2022-11-16 15:58
现代生态农业是环保型与健康型农业 蒋高明 现代农业 严重 依赖 人工合成 化学物质,新技术如生物技术利用依然在这条路上加大了对化石资源利用,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 。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导致其稳定性,其中人的劳动力去向非常关键。如用除草剂替代人工锄草,其后果就是促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15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11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