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自息-魏晓凡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spero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研究》期刊责任编辑,文学博士

博文

对《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配乐的几点分析

已有 6657 次阅读 2010-10-22 14:4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影视音乐

对《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配乐的几点分析

■ 魏晓凡

(本文系已经使用过的课程作业,作者对文章质量概不负责,抄论文交作业的网友请自重。)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为2006年德、法、西合拍电影,改编自德国作家Patrick Süskind在1985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其音乐由Tom Tykwer(也是该片导演)、Johnny Klimek和Reinhold Heil设计和创作。本文在对其所配音乐做了全面的记录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几个最显著的特点,在下面做一分析。

一、关于音乐总时长占全片时长比例相当高
认真观看和分析这部影片的人,即使主要关注点不在音乐,恐怕也不难注意到该片使用的大量的,在很多地方几乎是绵延如缕或暗流不绝的音乐。甚至可以说,如果该片中带有自然风景的镜头设置得再多一点的话,也许可能会给观者的整体感受带来一些音乐风光片的成分。根据对该片音乐的详细记录分析的结果,更容易看出这个特点。
附表列出了该片中除与长达7分钟多的片尾滚动字幕同时播放的音乐之外,从片头字幕开始直到最后出现的共50段音乐。需要解释的是,有些段落在进行过程中,编配上的主体架构和情绪上的基调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于这样的段落,附表中都进一步细分出了“子段落”,并用字母表示。这样就有了共98个段落(当然,不同的人对于子段落的划分肯定会有不同看法)。这里还必须强调,各个子段落的划分点,虽然有很多都是与画面主要内容的转变相配合的,但情节与画面在此绝没有被作为划分的依据,依据只是音乐。因此,表格中的不少行,都在对应的栏目中记述了不止一个情节与画面。
这98个音乐段落的总长度为5672秒(有2个段落全部或部分与其它段落在时间上重叠,已在附表“长度”栏内用括号内的数值标出,这2个段落的重叠部分长度已在求和时减去)。而全片除去片尾滚动字幕,总长度为7929秒。也就是说,有音乐声出现的段落占到了全片长度的71.5 %(要说明的是,由于笔者使用的播放器只能精确到秒,而且有些音乐段落(尤其是起止处)因为被混音师处理得非常暗弱而不易凭普通的多媒体音箱来足够精确地辨认其起止点,所以附表内有些段落的时长数据可能难以避免地存在1秒内甚或超过1秒的误差。但考虑到音乐段落的总数相当多,因此可以期望大部分时长数值的正误差或负误差能在较大程度上互相抵消)。
71.5 %,这不能不说是在非音乐类影片中极为少见的一个高比例值。如果再将几乎充满音乐的片尾字幕一并统计进去,这个比例值只可能增高而不是降低。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某些在顺序上相邻的音乐段落之间,虽然在时间上有几秒或十余秒的空隙,但情节和画面在此间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跳跃,因此这些空隙还颇有了一种因“暗恨生”而“胜有声”的感觉。也就是说,这些从纯音乐角度甚或纯声音角度来看都应算作“静寂”的段落,也已经在全片影视音乐的语境中很大程度上获得了“隐型音乐”的意义。如果将这些隐型音乐也一并统计进上述比例值,则数值必然又要增高一些。
当然,即使没有以上两项附加考虑,71.5%的数字也已经足够引起注意了。如果排除各类音乐影视作品,则在电视剧领域,音乐时长像《青衣》这样占到全片41%的,就已经算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了。  而在电影领域,《香水》则更是“极端”得令人惊叹。对于这样的音乐布局设计,除了制作组内相关决策人员的一点个人偏好和可能由此导致的一点整体构思倾向以外,其成因的主要部分必然归结于对影视中音画“契合”的追求,即让音乐与画面互相满足彼此间的特殊选择标准,  让影片中的“每一个成分都正巧是在完成其他成分所不能完成的作用”。
从文学原作的类型上看,《香水》讲述的是那种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迷幻风格的故事。主人公的形象虽然建立在十八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历史背景上,他的能力和经历本身却能给观众以强烈的神话感,让观众体会到与庸常生活圈的明显距离(注意,这并不等于说该作品缺乏真实感,因为艺术情境依靠自身拥有的完整性、统一性及其内部演进的必然性,凭借对客体的“事理逻辑”而非物理逻辑的符合,或与主体的情感逻辑的贴切,可以取得“真实的幻觉”的效果,  即作品建立于一个在原点和度规的设定上都不等于日常生活的,但又完备可信的时空坐标系内)。这种距离,在带给艺术发挥以可能性的同时,也非常需要针对屏幕内外生活圈之间的断层所做的平滑性的弥补。这样,音乐自然成为了可供选择的重要弥补手段。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视角,因为音效、对白和旁白等其他声音元素也有实力充分参与弥补过程。
从故事内容的在影视表现方面的具体需求上看,气味不仅是主角一生所擅长辨认的东西,也是诱使他做出多起谋杀并引发了相关的离奇事件的主因,因此“气味”这样一个意象就成了贯穿全片的第一线索。然而这个线索既无可视之形以映,更无可听之声以播,若仅以闻嗅的动作、描述的说白等最简单的间接视听手段做旁敲侧击,又难免如同隔空打物,一掌下去没了响应。这是在其他影片的设计中很少遇到的特殊问题。更何况,要想加强影片对观众的感染力,必须争取让观众更容易深入地体会主角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可控的气味元素却在绝大多数影院里没有条件实现,并且根本无法与视听信息同步地被载录在当今的媒体介质中。面对这些困难,当然就轮到音乐这种非语义化、非具象化的声音渠道大显身手了(关于本片让音乐与气味“通感”的具体技巧,下面还要提到)。既然主角几乎随时感觉和分辨着各种气味,并且还会循着自己喜欢的气味而追逐,那么,音乐的大量使用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上面的分析并不等于说该片中凡出现音乐的地方就是要描绘画面场景中的气味。其实该片中配入的大部分音乐,也都符合电影音乐的一般用法,都在衬托情绪及其发展变化。但是“音乐在该片中担负着对气味进行转换表现的重任”这一事实,不仅可以作为解释该片音乐奇多的现象的重要理由之一,也在实际上已经渗透到很多段符合一般用法的音乐的内涵之中了。简言之,该片主线的特殊属性,使其音乐在数量增多的同时,经常附加有特殊功能层。

二、关于与动效、对白、旁白相重叠的偏弱音乐很多
通过附表可以看到,超过九成的音乐段落都在播放过程中重叠了动效、对白或旁白。当然,这并不能算是该片配乐的突出特点。但片中超过一半的乐段都是在总体不强的音量上演奏的,甚至经常显得细若游丝,薄如蝉翼,尤其多见绵延悠长的淡入和淡出,这些都给人以飘渺空灵的印象,堪称该片配乐设计的一大风格。结合上文提到的“气味”这一线索,不难理解这种音量设计安排上的侧重。

三、关于音乐本体创作的特点
该片不仅在音乐的段落分布和音量分布方面很有特点,在旋律、节奏和配器上也体现出明显的风格。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与“气味”线索加强通感,并与全片的迷幻气息形成呼应。下面分别简述之。
1)弦乐的多种技法的大量使用。一半以上的音乐段落里都能非常肯定地辨认出弦乐的存在,特别是小提琴在高音域的弦乐(包括拉泛音),经常成为段落内的主要表现者或贯穿者。这种遍配倾向可以归因到小提琴的乐器特点。小提琴的频谱谐波充盈,在常见的各管弦乐器中与人声的色彩最为接近,适合模仿和暗示人内心的细腻入微的变化。主角内向寡言,天赋迥异,终生(也是被上天注定)不能得到爱情,这些都决定了他的心理是极为敏感和丰富的,表现这些特质,小提琴音色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之一。当然,影片有时也直接使用人声,即女高音哼鸣与混声合唱队的哼鸣,对小提琴音色做一基本等价的替换。
2)长音的大量使用。该片音乐节奏大都较慢,并因此大量出现长音,这与剧本故事情节较简单,影片肯花时间来展现同一叙事段落内的更多场景有关。尽管如此,影片并不令人感到拖沓,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在于观众被故事本身所吸引,并容易不自觉地去揣测和体验主角的命运与心境。而大量的长音相接续,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助于组滞观众的心理时钟,对减少观众的分神起了作用。
3)不协和音程的大量使用。这一点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影片需要的神秘并略带压抑的气氛——主角在这个世界的到来与离去都是神秘的,主角的特异能力也带有神秘感,社会的底层是令今人感到压抑的,主角在找到保留人体气味的方法前心理是压抑的,而主角“得道”后疯狂杀人的过程更是让观众压抑的。这些都是适合不协和音程来烘托的。第二则还是由“气味”这一线索决定。就像生活中各种常见的色彩缤纷都可以分解为足够复杂的,由三种“元色”的不同强度所组合成的“色谱”一样,主角那天赋的嗅觉系统能闻到的那些常人一无所知的百味杂陈,也可以理解为由某些“元气味”以不同强度共同作用的复杂结果,只不过由于化学构成的复杂性,人类目前难以订立一种普遍适用的气味谱绘制标准而已。将此映射在音乐上,因为和谐的音程体现到频谱上总具有某种简单性,所以如果在音乐上只突出那些和谐的音程,就会让从胶片中“飘”到观众心里的气味显得简单化,类型化,这显然是与主角的强大闻嗅识别能力不符的。

《香水》的配乐还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例如两个最具旋律性的音乐主题,一个充满宗教般的凝重、辽远、幽暗的气息,一个利用分解大大七和弦制造孤独、新奇、沉醉的思绪,且在使用上都与情节中重要的进阶点和转折点相吻合。限于时间关系就不做深入赏析了。

写于2008年1月2日。

参考文献

何晓兵.锦衣夜行——电视剧《青衣》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04,(4).
何晓兵.契合:电视剧音乐的价值支点——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04,(1).
M•切列姆兴.有声影片中的音乐[M].钟宁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p45.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p13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601-375902.html

上一篇:从交际语言对比看中外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下一篇:关于“序参数”术语的两种不同用法——偶感小议
收藏 IP: .*| 热度|

2 魏玉保 psax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