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从被拒稿件复活看同行评议中的两极评审 精选

已有 35137 次阅读 2015-4-13 04:40 |个人分类:期刊基金SCI-NS|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同行评议

     去年四月,我们有一篇多作者的稿子投到欧洲的一个刊物。我是投稿者按刊物投稿系统的自动设定,投稿者就是通讯作者,文章处理的鸡毛蒜皮过程都和我有关。一篇文章的通信作者,不是在自己名字上加一个星号那么简单,是要干活并担责任的。说一点体会。

     所有投稿都一样,作者都希望尽快得到回音。我们的稿子投出后,漫长的夏天, 熬人的等待。我給编辑至少去过两次电邮催稿,回答总是评审意见还没有回来,我们只好等待。等了三个多月后,来了回音。结果很意外,编辑说根据两个评审意见,他决定拒稿。我大吃一惊,这个决定有点出乎意料。初看了一眼评审意见后,马上給编辑回电邮,说被拒稿很意外,因为我觉得我们的稿子投到你的刊物,应该很受欢迎才对,因为历史上,你们刊物有发类似研究内容文章的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负面评审意见,真是惨不忍睹,基本上是个外行硬撑着在写评语。我的电邮说:你们根据这样的评审做决定,毫无道理。我举了一个主要的评审负面意见为例子,说明评审的不到位。编辑10分钟后回信,说拒稿还有两个别的原因:一是他们费了不少劲才找到愿意审稿的评审,二是他们的刊物积累了很多待刊的稿子。我在若干家刊物干了多年的编辑,知道这两种情况都很正常,比这个更糟糕的情况,我也见过很多。这些都不是拒稿的真正理由。那是个周末,我回信谢编辑,先好好过周末,但这事没完,我会提出正式的申述。那个周末我加班劳动,在周日晚上把重新考虑审稿决定的申诉投了出去。

     在两个评审意见中,其中一个说我们的文章是“excellent” “well written and very clear。”然后提出了一些细小的修改建议,其中包括扩展前言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我们不想写得过细,因为稿子已经有些太长了。这个评审者亮出了自己的名字,是欧洲做有关研究的成名人物。第二个匿名评审是负面的,说我们的稿子有“many major problems”。然后列举了一串他认为的问题。从那些评论,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基本没有入门的评审者。估计编辑没有找到合适的评审,就瞎找了个在别人写的文章上挂过名的人来审稿,结果漏洞百出,但却给我们找了很多麻烦。

     这个稿件处理的一个次要问题,是前几个月一直跟我打交道的编辑,在评审意见回来该他做决定时,刚好在休假(后来发现他从那时也退休了)。接手处理我们稿子并做出决定的编辑,我认识,但他对我们没有手下留情。我感觉作为这个刊物的新编辑,并不熟悉这个刊物的传统和这个稿子的处理过程,决定做得有点粗糙。

     我写了申述,说了下面几点。1)稿子投出时近夏天了,我们这行当里的人跑野外的很多,拒审是常见的事。你们才找了几个人,我处理过的稿件,会有询问不止10个人才搞定的情况,而且不止一次。你如果不知道该找谁去评审,我给你提供合适的、潜在评审人信息,供你选择。2)稿件多是你们刊物的问题,和科学无关。你们要不能收稿发稿,为什么不早说,非得等几个月后拿来做拒稿理由。我要是等着找工作、提职称,你说你心安吗?要排队印刷,现在哪家刊物不是这样?我过去也在你们这里发过文章,知道你们接收的稿件,都可以上到网上,在正式付印前,人们就可以得到稿件的电子版,使用或引用稿子中相关的内容,所以稿件的积压不是一个真正拒稿的理由。3)我们都是做科研的,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很自然,最后需要让证据、逻辑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知道你做决定最重要的依据是评审意见。那么,我下面把两个评审意见逐条过一遍,回复所有的问题,你告诉我哪一条你觉得存在问题,你以此来决定拒稿。

     第一个评审的意见意见就不多说了。我给编辑写道:我做了二十多年各种刊物的编委,处理过无数的稿件,这么直截了当、毫无疑问正面支持的评审意见很少看到。第二个匿名评审,说了负面意见,认为我们的稿子有很多“major problems”。我回复说:这个评审者显然来自英文非母语的国家,但这没有关系,因为我的英文也好不到哪儿去。但评审者表现出来的非专业程度,让人啼笑皆非,从基本概念到研究现状,基本上不懂相关研究,也完全不明白科研中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信口开河。我在下面回应他的每一个问题,你作为编辑,请告诉我哪一个是“major problem”,你可以拿来作为拒稿的理由。我也直截了当地说:这个评审意见,是个很好的负面例子,体现科学界目前使用的同行评议体系中,一个糟糕的评审如何毒化、毁伤这个机制,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我逐一回复评审的每一条意见,可以看出第二个评审人真的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大概是那种在别人写的文章上挂过名的人物,被不知情的编辑翻了出来凑数。我只能从最基本的教科书内容说起,到最新的研究结论,从最基本的概念解释,到对不可思议地断章取义进行反驳。有的评语,我真的都不好意思去回应,太小儿科了。碰上这样的“评审”还得陪着玩,实在是无趣和浪费时间。写完所有这些,我在给编辑的信里说,你也是内行的人,如果你觉得我任何一点说得过份、没有道理,请你告诉我,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

     申述投出后,编辑立即来信,提出一个折衷办法:稿子就先不拒了,让我们按两个评审意见修改稿,改完后重新投,他再找两个人来审,希望能有好结果。这个时候,我们也只好按编辑意见办了。我知道现在的计算机评审系统,一旦编辑做出拒稿决定,在系统里没法改变这个决定;真要改,大概比较麻烦。此外,无论这两个评审怎样,毕竟人家花了时间,高兴不高兴,再过一遍也不是坏事。于是花了点时间,把第一个作者提到的一些建议和错误进行相应的修改,把回应第二个评审意见的口气缓和一下,万一编辑把我们的回复送回去给人家看,有可能会让人难过,没有必要。跟编辑去争的时候,可以把丑话说到家,但真正回复评审者时,还是要照顾别人的心情,没有必要得理不饶人。

     稿件基本上原封不动重新提交到网上。第二次投稿送到了三个评审人手中,结果三个评审都认为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应该发表。其中一个评审,我敢肯定是谁,一个我尊敬的人,尽管他也肯定这个研究,但给我们提了一堆意见,有些地方几乎到了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地步,是他的一贯作风。我们只好一点一点的回答和修改。我明白,能过他这一关,一个稿子就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了。折腾了这么些时间,我们的稿子还是会有些改进,最后无悬念被接收发表,这是我认为必然的结果。

     通过这个过程,我想说,目前还没有更好的体系来取代同行评议。尽管发表后再评的做法也在实验中,但它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对现行的同行评议,我有下面一些体会:1)一篇研究文章能否发表,最根本的点不在刊物、编辑或评审,而在作者本身和研究的质量。研究文章所涉及的问题、花了多少时间和力气,作者自己最清楚。一个研究结果是否能发表、能发表在什么样的刊物上,作者心里应该有数。一个严谨的研究,在该发它的刊物被拒,多半是出于评审系统中的问题,而不是文章的问题,所以作者可以去争论。2)现代社会的信息转播过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量的科研文章如牛毛一样的出现,让上个世纪留传下来的同行评议体系感到吃力了。评审的整体质量在下降。我最近收到两个很有影响力刊物的稿件,让我做评审。主编都是我的朋友,我不好拒审,尽管我不想审,一是时间有限,二是文章内容我只能评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最后还是没有推掉。因为两个稿子都是作者列出的5个评审人拒审后,编辑没辙了,到处拉差,拉到我的头上。3)拒稿并非是一个终极的判决,没有那么可怕。在大部分情况下,拒稿对作者来说只是一个暂时的挫折。如果文章真的有内容,总是可以发出去的。当然,这个过程要耽搁时间,对于踩着点要交卷、找工作提职称的年轻人,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是现行体制中的一个问题。在这一点上,西方体制是靠市场规律,而中国是死杠杠。如果说这是中国特色,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人太多了,枉死几个无所谓。活在任何一个体制下的人,事先需要对自己的体系有个理解,并做好准备,预防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4)现在的同行评议本身,仍然有价值,但处在衰败当中。衰败的一个体现,就是这个体系中混入了很多不够格的评审者,他们基本上是毒药,让这个体系蒙受伤害。比如我们那篇文章,如果一开始就能得到那几个懂行且负责任的人的评语,那么我们既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反馈,也不会耽搁这么久的时间。但必须承认,这是个不完美的体系。现在评审已有商业化的形式和趋势,那就更可怕了。5)稿件送到错误的评审人手中而最终丢失掉,编辑是有责任的。这里的编辑,通常指兼职、做研究的学术编辑。他们在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中,把稿子发到不该收稿的评审人手中,导致错误的结果。编辑的做法,通常不是有意识的,但各种因素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谁碰上谁倒霉,人总会犯错。历史上最有喜感的例子,莫过于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那篇被拒稿件。6)现在的同行评议体系和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系统中的常规行为,某种程度上具有科研体系的基本特征。这个体系本身具有自己保守的内核,它认可的东西,是符合系统规范的,符合这个规范的,才是好的。但这种保守的行事方法,和刊物追求发表原始、创新研究结果的精神刚好相悖。这和T.库恩说的科学研究中的“EssentialTension”类似。7)我不知道我这辈子是否能见到那一天,研究文章能直接发在自己的博客上。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881926.html

上一篇:人生何能不孤独?
下一篇:招聘研究人员公平性保障的具体步骤
收藏 IP: 173.63.227.*| 热度|

93 朱晓刚 邵鹏 姬扬 武夷山 吕喆 陈桂华 王振亭 李伟钢 张雪峰 曹聪 檀成龙 戎可 李学宽 余皓 孙长庆 侯沉 陆俊茜 钟炳 虞左俊 张鹏举 杨正瓴 麻庭光 王贵林 肖建华 林珂 陈楷翰 任胜利 秦承志 曹冲 郭向云 王天燕 高建国 常顺利 长龙 陶勇 朱高明 赵一飞 徐晓 徐明昆 李冰 王春艳 薛冰 董侠 冯永忠 焦飞 王喆 余超 赵美娣 金拓 高义 蔡小宁 杨占海 朱志敏 曹元兰 林方军 吴辉 郭胜锋 何学锋 依庄防 王江超 璩存勇 黄育和 陈孔发 周金元 韦玉程 Editage意得辑 张丽娜 翟自洋 元凯军 薛宇 陈湘明 李心诚 梁洪泽 谢其峰 黄彬彬 科苑往事 邱敦莲 朱磊 熊孝波 杨连新 刘春丽 blackrain007 zjzhaokeqin fsdw loyalSciencefan liuerbai qzw wangqinling seeker99 biofans ymytm qiuzhang liangz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