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zhang

博文

对8000名中国在美留学生被开除的新看法

已有 3006 次阅读 2015-6-6 20:54 |个人分类:杂感杂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留学生, 开除, 学术问题

     近日,一篇关于8000名在美留学生被开除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本人也发表了题为《中国学生作弊之在美国》的文章。

     下面是关于这个事件的一篇分析文章。按照这篇文章的观点,很多人,当然包括我在内,对中国留学生的“学术问题”的理解是错误的,对“开除”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自己看这篇文章吧。

8000留学生被开除:中国学生更不诚实?
近日,关于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大学开除的新闻引人关注,更有媒体称八成留学生被开除是因为学术造假,在国内学术诚信问题较为严重的背景下,这个说法非常容易让人相信,但事实并非如此。 …[详细]
学术问题不等于学术造假,8000中国留学生被开除情况不算严重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主要是学术表现差

对于这则新闻,很多媒体都以“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开除,八成学术造假”为题进行了报道,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开除,是美国厚仁教育机构估算得出的数据,在其发布的《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提到了80.55%中国留学生会因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而被开除,这就是“八成学术造假”的由来。然而这两者虽然都可以归结为学术问题,但学术表现差和学术不诚实是两码事,且学术不诚实的比例仅为22.98%,占大头的是学术表现差,比例为57.56%。学术表现差主要是指GPA成绩低(本科低于2.0,研究生低于3.0),这和学术造假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学术问题被开除并非中国学生所独有,美国学生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这说明不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学术能力不行。不妨拿毕业率的数字进行比较:2014年美国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美国4年制大学的6年毕业率为59%,这意味着有41%的学生在6年内无法拿到本科的学位;而厚仁教育给出的数据表明,国际学生的四年未毕业率,比美国的平均数低一半左右,有消息甚至称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在国际留学生中是最高的。这说明留学生总体的学术表现并不比美国学生差,反而可能是更好一些。

中国留学生被开除的具体原因

                                                 中国留学生被开除的具体原因

打算赴美留学的,也不必为“8000人被开除”而担心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绝大多数留学生都能够毕业,但毕竟有8000人被开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被学校开除被迫回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这种看法其实是混淆了美国式开除和中国式开除的不同:在中国,被大学开除很难有挽回的余地,学生只能选择回家;在美国,则完全不同,美国的开除(Dismissal issues)包括开除状况的各种程度:“appeal(特指开除申诉,包括成功或者失败),probation(留校察看)、dismission(离校)、suspension(劝退)和expulsion(除名)。”

作为一家提供学术紧急服务(包括被美国开除后的服务)的教育机构,厚仁在其网站宣传中写道,该机构每年服务超过1000名中国留学生,解决“被开除”这种学术紧急状况的成功率达100%,虽然这是在为自己打广告,但这可以从侧面说明被美国大学开除,也不是多严重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8000这个数字绝对值看上去不少,但占中国赴美留学生的比例只有3%。有赴美留学打算的学生,应该对美国大学“宽进严出”特点早有所了解,这个比例确实不算多高。

留学生确实容易学术不诚实,但与学术道德关系不大与当地学生相比,留学生确实更容易学术不诚实

近年来,由于美国的留学生政策趋于开放,赴美留学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留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也显现出来。早在2012年,就有美国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以乔治·华盛顿大学为例,2011年该校的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2.1%,发生在留学生中的学术不诚实案例却占到了总案例的23%,有评论者认为,这种情况是美国高校留学生学术不诚实状况的一个缩影。

在加拿大的留学生也是如此。加拿大留学生的构成和美国非常类似,也是以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为主,根据加拿大媒体的报道,2011年,加拿大温莎大学对留学生作弊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每53个留学生中就有一人学术不诚实,而加拿大学生中每1122人才有一个。

一些人据此认为留学生的学术道德比本土学生低,事实真是如此吗?

留学生学术不诚实和留学生本国的文化因素关系更大

无可否认,部分留学生学术不诚实和道德水平有关,《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就指出,抄袭、考试作弊或协同作弊(例如对答案)、代考、代课、成绩造假、想改成绩被举报等,是中国留学生常犯的学术不诚实。但报告也认为,中国留学生的学术不诚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学术引用不够规范,对美国严谨的文献引用体系不重视,结果被老师认为是抄袭。

这并不是在为中国学生开脱,实际上,学术引用不规范也是他国留学生面临的难题。在一篇名为《为什么很多留学生学术不诚实》的文章中,作者列举了一个印度留学生被判抄袭的例子,在这位印度留学生的论文中,他把课堂讲义中的一段文字逐字摘抄,结果却因为没有标明是引用的,被老师判为抄袭。这位印度学生非常委屈:在印度,按照老师所讲的内容死记硬背,是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答案和老师说的越像,你更可能得到A的评价。

英国高等教育学院(Higher Education Academy)也曾对加拿大留学生的作弊情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对注释的相关知识不清楚(19.61%)而被判作弊的比例竟然高于故意作弊的比例(17.65%)。

这表明,很多被判定为学术欺诈的留学生,其实并没有主观上进行“欺骗”的故意,更多的是他们还不适应美国严谨的学术习惯造成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术道德整体上比美国人要低多少。

学术不诚实也是许多美国学生的顽疾,其原因对中国也有启示 75%左右的美国大学生有过作弊经历

留学生学术不诚实的比例偏高,也并不能说明美国学生“更乖”,学术不诚实同样也是美国学生的顽疾。杜克大学“学术诚信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对2001~2002学年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查显示,27%的被调查者声称“他们经常和十分经常地”伪造实验数据;30%的学生坦言他们在考试时作弊;61%的学生坦言在教授要求独立完成任务时与人合作完成。

美国学者詹姆斯·M·朗(James M. Lang)进一步指出,自1963年美国开始对大学生学术不诚实进行研究以来,承认在大学阶段至少作弊一次的学生比例一直在75%上下浮动。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生被判学术不诚信的比例低,似乎更多的是因为美国学生熟悉美国的学术规则。

对于学术不诚实,有人认为应该归咎于个人道德,有人认为这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有关。但在詹姆斯看来,这种归因既不能改变学生作弊的现状,也不能解释自1963年以来美国大学生作弊一直稳定在75%这一事实。

詹姆斯·M·朗认为,要想降低学生作弊的可能,最需要改变的是大学的课程设置,因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因素可以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种,外在激励包括老师的表扬、好的分数和荣誉,内在激励则是课程有趣、有意义、并和学生相关性更强。在詹姆斯看来,目前美国很多大学课程的设置正是基于外在激励而设置的,仅被外在激励驱动学习的学生更可能在考试中作弊。如在美国的主要高校中,西方文明史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们只有完成这门课程才能够继续学习其他课程。这样的课程一般都是一周一次,成绩由三次考试成绩决定,授课老师则会强调,这些考试很难,只有最好的学生才能获得好成绩。

詹姆斯·M·朗认为,对于喜欢历史的学生来说,这门课可能并无太多挑战,但对没什么兴趣的人来说,这门课只剩下了外在激励:只有通过基础课,你才能选你喜欢的课程;取得好成绩,你会被认为是最好的学生。除此之外,这种课程的成绩偶然性高(只凭三次考试确定成绩),庞大的班容量也很难使老师和学生建立个人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作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并不是说作为通识教育一环的西方文明史课程就该取消,但更小的班级,更能反映平时学习成果的考试,更能符合学生的兴趣的课程设置,更密切的师生关系则可以降低学生作弊的概率。

中国的大学课堂上常常睡到一片中国的大学课堂上常常睡到一片
中国想要改变学术不诚信的现状,也需要新思路

长期以来,一说起中国大学生的各种学术造假,很多人都将其归咎为“假大空”社会风气造成的,甚至还心安理得地认为“别人都作弊抄袭,我不这么做就亏了”,很多人虽然对此咬牙切齿抨击,但呼唤学术道德呼唤了多年,却基本没有成效。

而按照前述美国学者詹姆斯的说法,中国想要打击学术不诚信,也应该开启新的思路。说到底,应付考试、应付毕业是个利益问题,用泛道德的说教来让学生不要作弊不是那么容易的,改革课程设置,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结语
学生学术不诚实,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学生在高等教育作弊需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但仅有惩罚并不能改变现状——当学校设置的课程看不出什么价值,教学方式又极为无聊的时候,学生很难抵挡作弊的诱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53-896018.html

上一篇:你还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吗?
下一篇:今天的天特别蓝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2 曹聪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