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男性健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杜江平 讨论男性健康问题

博文

追忆童年多趣事(二)

已有 2372 次阅读 2022-8-9 19:00 |个人分类:国内生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追忆童年多趣事(二)

        今再分享一部分童年趣事。

盖房

        那时翻盖东边的房子,早已经从老宅子搬出来了。起了原先的地基,重新挖地基坑,现在回想大概有一米多深。然后为了夯实基础地基,行四个人抬起用杠子捆绑的石头夯,喊着号子,具体是什么也不记得了。举到1米高,然后一扔,哐当一砸,地基就逐渐变得实了。然而就在西北角那个地方,夯砸下去的声音有些不对,像是底下有空的地方,于是就在那里多砸了几下。果然很快就有个窟窿出来,把夯移到一遍,用铁钎挖开,慢慢扩大。看到那像是村里以前挖的地道(防空洞),别的没有什么,也不太深,周围别的地方已经都塌方填实了。于是就多加土,继续用夯砸,结结实实的砸实在了。整圈别的地基也都没有问题,才开始铺砖做地基的。在窗户高度以上,就不都是砖了,外墙是单层砖4寸宽,放梁的地方还是砖,其他地方就是大型泥坯子了。说起这泥坯子也是很有意思的。多是在春天不忙的时候,家里在自家空下来的胶泥地里制作的。胶泥地把土挖出来,去掉当中的杂草和石头、碎砖头,用一个很大的模具,方框状模具约40*60*10cm,灌上水已经湿透的胶泥,用绳子割去多余部分,然后取下模具架子,就这么在地上晾着。等脱水胶泥砖坯子稍坚固些,就把它竖起来再晾晒。再等坯子硬些了,就差着摞起来,宽宽的缝隙透着风,继续晾晒至完全干燥坚硬无比。那时候坯子也不太重了,就用排子车拉回家放起来备用。盖房是这些坯子,是成排交叉一层一层盖上去的。房子盖到窗户上边没多高,就该上梁了。这是个大事,那么粗的梁,是提前在外面做好的。梁是两层结构分开做的,在地上先组合到一起,合适了再分开。上梁的时候,先上粗大的底梁(大梁),再上短粗的二梁,摆好底梁后,将二梁抬到上面,才将它们按照做好的沟槽落在一起的。我家盖房那次也是这样上梁的,两边墙上占了很多壮汉,都是本村的关系不错的人,平时也都互相要帮忙的。壮汉们用绳子把梁吊起,然后摆放到合适位置,挺牢靠的,然后再吊起二层梁,对着做好的方眼,另加固打造的铁钉。等上好梁,就开始放炮庆祝,这一天家里也是照惯例做的好吃的,招待帮忙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有好烟抽和好酒喝。当时流行的是,黄金叶、大前门、官厅等牌子香烟,而酒我就不太记得了。之后就开始放顶部和半坡的竖梁,再之后是铺椽子。铺椽子中有那么一根,是很有讲究的,要用刨子刨平,还要在上面用毛笔蘸研磨好的墨汁写字,以示纪念建房日期。多是这样写,比如修建于公元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二日农历二月初九日整 大吉等。当时叔叔们说我文化高,感到我写也会有更多纪念意义,都紧说着让我写,可是写毛笔字不是我的长项,写的字也真是不好看,于是只好重新锯开了一根木头做成椽子,找了村里个高手写的,具体是谁我记不得了。至今还要立志准备写好毛笔字的,也是一种情结吧!铺好椽子,就是该铺上早已编织好的苇席了。编织苇席是这样的,我爹在秋天结束时从外地买回来几大排子车苇子,等闲下来时,在院子帮个杆子,做好麻绳,砖头坠着,将苇子一根一根编织在一起,苇子根向外,每根相互压着,编织长度早就定好了,就是房坡尺寸,我也不知道是多少。编织好的苇席,卷起来很粗,都抱不住。苇席上房后,就是上泥,用钩子或绳子打结,往上提泥兜子。同时也有人在上传蓝瓦,此时会由专门的匠人给铺蓝瓦。房脊是用砖建成的,有三层砖,在房子正中心位置的,还要建一个稍高的结构,好像是有说法的,我也不很清楚。等四角都弄好了,才逐步拆下外围的架子。等房子晾晒一段时间,大概个把月,就做火炕和抹墙。最后是平地面,建门口台阶。刚盖好的房子,很潮湿不适宜居住,一般都要放置三四个月才考虑去住。当时都是村里街坊邻居相互帮忙盖房,后来商业化了,也有了专门盖房的盖房班子。原来我们那里盖房都是尖顶瓦房,后来也有直接盖成平房的,最近还有盖两层楼房的。

大街上看电影

        有时候在村西头十字路口演电影,傍晚的时候早早就把电影的荧幕杆子挖坑栽好,然后挂起荧幕。等到天黑,人们都吃完饭了,聚拢在大街上,或站着,或自带板凳坐着,或倚着墙根;也或三五成群,也或一个人抽着烟,也或大人领着孩子。更有吃饭晚的,还没有放下碗筷,电影就开始了,于是就端着碗,出来边看电影边吃饭。尽管电影多是黑白老片子,已经看过很多遍,其中台词都能说的出来,但是还愿意多看一遍。那些往年的电影,还是记得一些的,就是《地雷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等。后来开始上映彩色电影,如《朝阳沟》、《卷席筒》、《唐伯虎点秋香》、《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保密局的枪声》、《神秘的大佛》、《月亮湾的笑声》、《武林志》等。再后来家里都有电视了,年轻人也都不出来了,出来看电影的只有小孩子和老人了。

写对联

        每年的农历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写春联,这在整个中国都是十分依旧的传统,以前都是手写,现在多数都是印刷的。记得当年我家写对子(对联或春联),大都是在过了腊月十五,开始找人写对子,后来基本上是我去找。印象最深的就是,请小学老师杜付贤给写的。自己带的大红裱纸,到那里后请老师给折成合适的样子,然后用刀子拉开。一般一张红色裱纸能做出两幅对子,于是基本上都写两幅。因为写对子的家数太多,有时候过于集中,还要等等才能写的出来。杜老师写对子很多时候都会征求主家写的内容,但多数农家都没有特殊要求,他也就依着春联书,挑一些时兴的,给写了。基本上写出来后,都是很满意的。他写的基本是楷体,笔画工整有力。杜老师写对子纯粹是义务的,都是街坊邻居的,不仅赔上功夫,还有砚台和墨汁,有时候是手工磨出的墨汁。直到现在,我回老家见着杜老师还是觉得很亲近的。读书的有知识的文化人,是很受人尊敬的。

卖江米球

        我爷去世的早,我爹和奶奶很早就单独生活了。后来我爹和我娘结婚成家,有了我们一大家子。我爹受老舅家的影响较大,也愿意做些买卖,家里也确实在我爹的辛勤操劳下,基本算是全村富足的人家了。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卖江米球。一家子都在忙乎,可能是从永年县屯庄那里买的江米(也或是大米),用爆米花机膨化以后,带回家里来的。晚上一家子,在炕火旁边,架上糖锅,加入白糖和水,熬制成糖稀。然后将糖稀直接浇到,盛膨化江米的大铁盆里,用炒菜铲子使劲搅拌,混匀成稀稠合适。然后用纯手工做成两个半圆模具,挖出和好的江米,对着使劲挤。在松开放到铁窗纱做成的方筐子里,间隔均匀的布置开,放到空地方晾干装袋子里。有时候干的特别慢,就在远离火炉的旁边稍烘一下就好了。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江米球,就做成了。吃起来糖酥焦脆的江米球,是很诱人的。我不上学的时候,也用袋子提着半袋子,沿街串巷呼叫着“江米球,江米球,有买江米球的没有?一分钱一个”。也许从那个时候就做买卖,或许是另外一番事业!人生道路千万条,认真做认真学,只要不脱离时代要求,总会有精彩人生的。

双塔镇马戏表演

        双塔镇的商贸日益繁华起来,村里村外都有很多商铺,有卖菜的,有卖肉的,也有修自行车的。当时镇上邀请了马戏团来表演,可能是还卖票。大布围着,里面竖起了高高的杆子,围了很多的人。我没有进去,只在外面看了看,感觉场面很是热闹。当时我还要卖江米球,有很多别的卖东西的人也都不进去。那天生意还是很好做的。我可能对马戏不是特别感兴趣,至今我都不愿看马戏表演的电视节目,也不清楚是什么缘由。

割草

        那时发大水过后,二道堰外种的庄稼都被洪水冲没了,洪水退后,很多草就疯长起来,最多的就是水稗子草,长得又高又壮。记得割下的草,都比我还高。几乎每个家里都养着猪、牛、羊、马和驴等,大家都需要草料。大家不顾天气酷热,也就都赶着车子,从斜路上到哪里割草。天气实在是特别的热,加上割草的辛苦,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会出很多的汗。汗流浃背是确确实实的。收获是满满大车的青草,虽然草上没有水附着,但是刚割的草是很沉的。我家装草的车子是驴子给拉着回来的,看着拉车的驴子,感觉是很费劲的。回到家之后,将成车的青草卸在大门口空地上,趁天好晾晒。再之后帮成捆放到草房里去备用。也还记得我们平常割草喂猪、喂羊、喂兔子等,那时经常从当间路去地里,在路边地头割些草,用萝头筐子背回来。除了用青草直接喂养外,还晾晒这些青草,也会帮成捆放起来,备冬天或阴天下雨时喂猪、喂羊和喂驴等。

埋藏白酒

        这应该是初中时期的事。因为听大人说,酒越陈越香,并且埋到地下不容易坏,且效果最好。有一天看到家里从双塔镇买回来的酒,在堂屋正位条几上东边放着一瓶。好像是和大人说了一下,就在窗户根下面挖了个土坑,约有半米深,将酒瓶子用塑料布包裹好几层,竖着放进去埋住了。再后来大概是两年也不知道是三年,我又想起来了,在原地方刨开了,把它拿了出来。去掉泥土,打开层层包裹,发现仅剩下多半瓶子酒了,酒的颜色黄的很,倒是还有一些酒味,品尝了一口觉得不咋的。好像给大人们也尝了一口,也觉得不咋的好喝。最后好像是扔掉了。现在分析,可能是封装不严,酒精挥发了的缘故。

家里家具

        那时候家里布置都比较简单,进正堂就是毛主席像,或者是悬挂精美裱装的山水画,两边配有裱好的对子。再两边是贴一些时兴的描述工人农民大生产的多幅水彩画。下面就是条几,有的是木头雕花的,有的是水泥做的。在我印象中,我们家是挂的毛主席像和水泥条几。条几前面就是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两边就是罗圈椅子。在屋里还会有两个长条板凳,每条都可以坐下三四个人。当然,少不了孤墩和小板凳等。挨着炕的是个带很多抽屉的桌子,抽屉里放着针线和火柴等日用杂物,桌子上有煤油灯,有的人家是高脚煤油灯,我记得我们家是玻璃的,中间有灯捻。这个桌子上面会有一面镜子,是用来梳妆用的。在不高处就是电灯,电灯多是十五瓦的。一般家里安装二十五瓦不多,室外干活时才用一百瓦的大灯泡子。在对着灯的墙面上贴满了拆开的烟盒纸。室内大梁上有铁丝坠着的竹竿,挂衣服或手巾,还有会挂着篮子,里面有馒头等。十字方格的窗户上面,几乎都是有横隔木板,大家都放些纸或杂物,也有放着红糖的糖罐子。我那时也会馋的,偶尔趁家里没有大人看着,就登上小板凳,够下来糖罐子,扣一些糖吃。因为干燥,红糖脱水板结了,不扣弄不下来。


        节选自己编著的《老家西申底村的记忆》,此书完成于援助尼泊尔期间,很多内容需要补充和更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404-1350590.html

上一篇:老家西申底村过会
下一篇:双塔镇曾经是否真有塔
收藏 IP: 27.128.11.*| 热度|

3 张晓良 尤明庆 贾卫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