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方便科技及工程人员使用最新颁布的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于matlab写了一个参数计算的可视化软件,分享给大家。
背景资料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357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5年第15号)。新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将替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是我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烈度)区划图,相较于现行的第四代区划图有两大变化:一是取消了不设防地区;二是在附录中将地震动参数明确到乡镇。
在我国全国性地震区划图的制(修)订工作历史悠久,最早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7年,李善邦先生编制了第一代中国地震区划图,该图给出了全国最大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第二代中国地震区划图于1977年出版,该区划图是用中长期地震预测的方法编制的,给出未来一百年内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被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正式引用;第三代中国地震区划图是1990年颁布的,编图采用了概率分析方法,给出了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被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其他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前3次区划图编制均采用地震烈度作为编图参数,现行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此做了改进,采用地震动参数作为编图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风险水平为50年超越概率10%,比例尺为1:400万。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于2001年作为国家强制标准正式批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分别做了局部修改,该标准距今已使用14年。(转载自四川省地震局www.scdzj.gov.cn)
功能更强大的APP即将面向市县基层地震管理部门开放,更好的服务于抗震设防监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