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明朝的科学家——读史偶记(62)

已有 11994 次阅读 2013-11-18 09:52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家, 明朝, 读史偶记

 

 

 

明朝的科学家

——读史偶记(62

 

温景嵩

2013111719日写于南开园)

 

首先让我们看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以下关于徐光启的文字介绍均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徐光启

 

徐光启(1562424日-163311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少保文定。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1]

 

人物简介

徐光启画像

徐光启(1562424日-1633118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徐光启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利玛窦研讨学问。四十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遭讦,称病去职,屯耕于天津

四十七年,明军败于萨尔浒,疏请自效,擢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藉病归。天启元年(1621)复职,力请铸红夷炮御敌,后忤魏忠贤革职。崇祯元年(1628)召还,奉敕督领历清军。三年,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修正历法。五年,以礼部尚书兼殿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北京。赠少保,谥文定。

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勾股义》等,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徐光启封圣启动

中国明朝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徐光启将在上海被封圣,梵蒂冈周五(415 日)对这个消息做出了积极回应。

梵蒂冈发言人把徐光启将被封圣描述为北京官方教会和梵蒂冈紧张关系中出现的一线希望,并称这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都是个好兆头。

徐光启是明朝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是明末的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曾经做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梵蒂冈发言人说,徐光启的事迹应该给中国的天主教徒带来信心,让他们更忠于梵蒂冈。

发言人说,无论是否是天主教徒,中国人都会更好地了解,做中国人和做天主教徒之间并没有冲突。

上海大主教金鲁贤主张将徐光启封圣。他在梵蒂冈同中国的爱国教会之间实现和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鲁贤1985年被中国国家控制的爱国教会任命为主教,2005年又获得教宗的承认。

科学成就天文历法

徐光启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主持历法的修订和《崇祯历书》的编译。

编制历法,在中国古代乃是关系到授民以时的大事,为历代王朝所重视。 由于中国古代数学历来以实际计算见长,重视和历法编制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历法准确的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到了明末,却明显地呈现出落后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西欧的天文学此时有了飞速的进步,另方面则是明王朝长期执行不准私习天文,严禁民间研制历法政策的结果。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所说国初学天文有历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指的就是此事。

明代施行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元代《授时历》的继续,日久天长,已严重不准。据《明史·历志》记载,自成化年间开始(1481)陆续有人建议修改历法,但建议者不是被治罪便是以古法未可轻变祖制不可改为由遭到拒绝。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日食,司天监再次预报错误,朝廷决定由徐光启与传教士等共同译西法。供邢云路修改历法时参考,但不久又不了了之。直至崇祯二年五月朔日食,徐光启以西法推算最为精密,礼部奏请开设历局。以徐光启督修历法,改历工作终于走上正轨,但后来满清侵入中原,改历工作在明代实际并未完成。

当时协助徐光启进行修改历法的中国人有李之藻(1565—1630)、李天经1579—1659)等,外国传教士有龙华民、庞迪峨、熊三拔阳玛诺艾儒略、邓玉函、汤若望等。 

 《数联天地》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自崇祯四年(1631)起直至十一年(1638),始克完成。全书46种,l37卷,是分五次进呈的。前三次乃是徐光启亲自进呈(23种,75卷),后二次都是徐光启死后由李天经进呈的。其中第四次还是徐光启亲手订正(13种,30卷),第五次则是徐氏手订及半最后由李天经完成的(10种,32卷)。

徐光启释义演文,讲究润色,校勘试验。负责《崇祯历书》全书的总编工作。此外还亲自参加了其中《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崇祯历书》采用的是第谷(Tycho)体系。这个体系认为地球仍是太阳系的中心,日、月和诸恒星均作绕地运动。而五星则作绕日运动。这比传教士刚刚到达中国时由利玛窦所介绍的托勒玫(Pto1emy)体系稍有进步,但对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更为科学的哥白尼Copernicus)体系,传教士则未予介绍。《崇祯历书》仍然用本轮、均轮等一套相互关联的圆运动来描述、计算日、月、五星的疾、迟、顺、逆、留、合等现象。对当时西方已有的更为先进的行星三大定律(开普勒三定律),传教士也未予介绍。尽管如此,按西法推算的日月食精确程度已较中国传统的《大统历》为高。此外《崇祯历书》还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区别了太阳近(远)地点和冬(夏)至点的不同,采用了蒙气差修正数值。

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数学成就

几何名称的由来——科学家徐光启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门分科叫作几何学,然而却不一定知道几何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而是叫作形学。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这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几何实际上“geometry”的音译,徐光启在经过反复诵读“geometry”后突然悟出与几何发音相近。精通汉学的利玛窦当即拍手叫好,遂一致确定几何“geometry”的译名。

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先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国时曹操那首著名的《短 

 

徐光启半身雕像

歌行》诗,有这么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里的几何就是多少的意思。将几何借用来作为数学专有名词确实妙不可言。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概括地说,有三个方面,即:

1)论述了中国数学在明代落后的原因;

2)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并出版了《几何原本》。

中国古代数学源远流长,至汉代形成了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体系,至宋元时期达到发展的高峰,在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一次同余式解法、高阶等

级数和高次内插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较西方同类结果要早出数百年之久。但进入明朝以后,宋元数学的许多成果却几乎全都后继无人,逐渐衰废。对这种落后局面的形成原因,徐光启曾有十分精辟的分析。他说:算术之学特废于近代数百年间耳。废之缘有二。其一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其一为妖妄之术谬言数有神理,能知往藏来,靡所不效。卒于神者无一效,而实者亡一存,往昔圣人研以制世利用之大法,曾不能得之士大夫间,而术业政事,尽逊于古初远矣。刻《同文算指》序

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对宋元数学在明代的衰废原因,可谓一语道破。

徐光启在一次关于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他一共提出了十个方面(度数旁通十事),即:

1)天文历法;(2)水利工程;(3音律;(4)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5)会计理财;(6)各种建筑工程;(7)机械制造;(8)舆地测量;(9医药;(10)制造钟漏等计时器

可以说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讲述得十分完备。在300余年前,徐光启就能达到如此的认识,实属难能可贵。徐光启还曾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几何原本》的翻译。《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公元前3世纪编成的。这部世界古代的数学名著,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形式,由公理、公设、定义出发,用一系列定理的方式,把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几何原本》经过历代数学家,特别是中世纪阿拉伯数学家们的注释,经阿拉伯数学家之手再传入欧洲,对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几何原本》所代表的逻辑推理方法,再加上科学实验,是世界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换言之,《几何原本》的近代意义不单单是数学方面的,更主要的乃是思想方法方面的。徐光启就正确的指出: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徐光启集·几何原本杂议》)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实现了300年前徐光启无一人不当学的预言。

《几何原本》由公理、公设出发给出一整套定理体系的叙述方法,和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的叙述方法相去甚远。徐光启作为首先接触到达一严密逻辑体系的人,却能对此提出较明确的认识。他说: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脱之不可得,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他还说:(此书)有三至、三能:似至晦,实至明,故能以其明明他物之至晦;似至繁,实至简,故能以其简简他物之至繁;似至难,实至易,故能以其易易他物之至难。他最后说:易生于简,简生于明,综其妙,在明而已。(同上)徐光启提出《几何原本》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体系的自明性。这种认识是十分深刻的。

历时一年,《几何原本》译出六卷,刊印发行。徐光启抚摸着此书,感慨道:这部光辉的数学著作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到那时候只怕已太晚了。

可历史,比他预感的更悲哀。

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用得到重视, 致使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迟迟不能翻译, 以至于被埋没。 后来明朝灭亡, 统治者对此书并不关注 康熙大帝虽然重视西学, 但是很可惜《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用,没能继续完成徐光启的遗愿。 而历史有多少个百年可以蹉跎,国家又有多少项科技能丢弃于路上?

农学成就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

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

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大约完成于1525—1528年间,死后经陈子龙改编出版于1639年)、《甘薯疏》(1608)、《农遗杂疏》(1612,现传本已残)、《农书草稿》(又名《北耕录》)、《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共译,16l2)等等。徐光启对农书的著述与他对天文历法的著述相比,从卷帙来看,数量虽不那样多,但花费时间之长、用功之勤,实皆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此书是徐光启殁后,经陈子龙删改(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后成书的。《农政全书》共分12门(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收养、制造、荒政),60卷,70余万言。书中大部分篇幅,是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徐光启自己撰写的文字大约有6万字。正如陈子龙所说,《农政全书》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的著作,而时人对徐氏自著的文字评价甚高:人间或一引先生独得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刘献廷《广阳杂记》)

《农政全书》主要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而农政思想约占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徐光启的农政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垦荒和开发水利的方法来力图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我国自魏晋以来,全国的政治中心常在北方,而粮食的供给、农业的中心又常在南方,每年需耗资亿万来进行漕运,实现南粮北调。时至明末,漕运已成为政府财政较大的隐患之一。徐光启主张发展北方农业生产来解决这一问题(垦荒、水利、移民等)。与此同时,在《农政全书》中,徐光启也用了四卷的篇幅来讲述东南(尤指太湖)地区的水利、淤淀和湖垦。他还对棉花在东南地区的种植、推广进行了不少研究。

2)备荒、救荒等荒政,是徐光启农政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他提出了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的以预防为主(即指浚河筑堤、宽民力、祛民害)的方针。

农业技术方面:

1)破除了中国古代农学中的唯风土论思想。指的气候条件,指土壤等地理条件,唯风土论主张:作物宜于在某地种植与否,一切决定于风土,而且一经判定则永世不变。徐光启举出不少例证,说明通过试验可以使过去被判为不适宜的作物得到推广种植。徐光启的有风土论但不唯风土论的思想,推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2)进一步提高了南方的旱作技术,例如种麦避水湿、与蚕豆轮作等增产技术。他还指出了棉、豆、油菜等旱作技术的改进意见,特别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田耕作管理技术,提出了精拣核(选种)、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稞肥壅的十四字诀。

3)推广甘薯种植,总结栽培经验。

4)总结蝗虫虫灾的发生规律和治蝗的方法。

军事成就

徐光启幼年时期,其家乡一带屡遭倭寇蹂躏,因而从早年起即关心兵事。他在写给焦竑的一封信中说:(光启)少尝感愤倭奴蹂践,梓里丘墟,因而诵读之暇稍习兵家言。时时窃念国势衰弱,十倍宋季,每为人言富强之术: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徐光启集·复太史焦师座》)以农业为富国之本,以正兵为强国之本,徐光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贯重视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

早在刚刚被选考为翰林院庶吉士时,徐光启便在《拟上安边御虏疏》中提出了设险阻、整车马、备器械、造将帅、练戎卒、严节制、信赏罚,但他认为这些都不过是世俗之常谈,国家之功令。他这篇御敌疏的中心内容则是于数者之中,更有两言焉。日求精,曰责实。……苟求其精,则远略巧心之士相于讲求,经岁而未尽;苟责其实,则忠公忧国之臣所为太息流涕者,十倍于贾谊而未已也求精责实是徐光启军事思想的核心。

徐光启还大力宣扬管仲八无敌(材料、工艺、武器、选兵、军队的政教素质、练兵、情报、指挥)和晁错四预敌(器械不利、选兵不当、将不知兵、君不择将)。做到八无敌

 徐光启上海徐家汇墓

即可无敌于天下,如果是四预敌则兵无不败。据此他提出了极求真材以备用极造实用器械以备中外守战极行选练精兵以保全胜极造都城万年台炮台)以为永永无虞之计极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徐光启集·辽左陷危已甚疏》)。这些办法和措施,都是八无敌四预敌思想与求精责实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徐光启和当时的登莱巡抚袁可立都是积极主张从战略上强化对朝鲜控制的少数军事战略家,无论从抗倭抗金的立场上看和三百年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上述这些办法和措施中,徐光启尤其注重对士兵的选练,他提出了选需实选,练需实练的主张。万历四十八年(1620)二月开始,徐光启受命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列阵方法)、《火攻要略》(火炮要略)、《制火药法》等等。这些条格,实际上乃是徐光启撰写的各种条令和法典,也是我国近代较早的一批条令和法典。《选练百字诀》和《选练条格》等等,体现了徐光启实选实练的责实精神。

除此之外,徐光启还特别注重制器,非常关心武器的制造,尤其是火炮的制造。管状火器本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但时至明代末年。制造火器的技术已逐渐落后,由于边防的需要,急需引进火炮制造技术。为此,徐光启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徐光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的第一个人

纪念建筑墓地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原墓地占地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马、华表、石牌坊等物。石牌坊上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石牌坊镌有对联,上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墓前原碑坊已失,石人、石马、华表均在。江南天主教会在徐光启进教三百年,为纪念这位保禄阁老,重修其墓地,又于墓前另置大石十字架一座,座旁志刻立碑缘起,并附有拉丁文碑文。清末由于墓地年久失修,缩为18亩。

民国22年(1933年)为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年,又在十字架四周围以铁栏,其下筑人造石栏杆和水泥路。抗日战争期间墓地荒废,空地成菜畦。

新中国建立后,由上海市文化局对徐光启墓地拨款整修,重建十字架基台,并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原有碑坊、华表文物又遭破坏。1978年,墓地辟为南丹公园

1981年,在园北部建成椭圆形大墓,占地300平方米,高2.2米。墓碑上镌刻着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明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4) 

1983年,墓前小路拓建成150平方米花岗石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一品官服花岗石雕像。左右植有龙柏及常青树。墓东侧建有徐氏手迹碑廊,勒石《几何原本序》、《葩经嫡证序》等部分手迹。碑廊背面石刻是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所撰《徐光启传》及现代著名画家程十发临摹的徐光启画像。墓西侧有石马一尊。墓前左右水泥石凳围绕,遍植树木。是年11月,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园改名光启公园。

纪念馆

徐光启纪念馆,分照壁、碑廊,厢房、厅堂等部分,展出了徐光启祖容像、徐光启家 

 徐光启纪念馆

书手稿、农业试验手札、明代上海平露堂刻本的《农政全书》、清刻本的《几何原本》、最早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及20世纪初上海土山湾画馆所作、现收藏于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的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4幅人物水彩画像等一批珍贵资料。

整个展览通过塑像、文字、图片、模型、实物资料、多媒体手段等,展现了徐光启的生平、科学成就、历史影响、桑梓情结、墓地沿革,以及后人对徐光启的缅怀和崇敬。

(以上关于徐光启的文字介绍均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以下我们将介绍的第二位科学家是:明代的伟大的医药科学家李时珍。关于李时珍的介绍文字均引自《360百科》网站。

李时珍-明朝医学家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万历21年,即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人物介绍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儒略历151873日,合新历71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

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怕难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均州的太1和山也到过。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地方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虚岁为76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本草纲目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面对浩瀚的本草宝库,如何驾驭、操纵它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他不仅解决了药物的方式、检索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以及可贵的生物进化发展思想。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他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总之,李时珍采用以纲挈目的方法,将《本草经》以下历代本草的各种药物资料,重新进行剖析整理,使近200万字的本草巨著体例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详备。实乃博而不繁,详面有要

虽然《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专著,但它同时还记载了与临床关系十分密切的许多内容。原书第三、第四卷为百病主治药,记有113种病症的主治药物,其中第三卷外感和内伤杂病中,就包括有专门治疗伤寒热病、咳嗽、喘逆类的药物,第四卷则主要为五官、外、妇、儿科诸病。原书中明确提出能治疗瘟疫的药物有:升麻、艾叶、腊雪、丹砂、阳起石、火药、大青、麻黄、威灵仙、葎草、大麻、大豆豉、葫、竹笋、梨、松、猪苓、竹、石燕、犀、桃蠹虫等20余种。此外,《本草纲目》中收载各类附方11096首,涉及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2900多首为旧方,其余皆为新方。治疗范围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所用剂型亦是丸散膏丹俱全,且许多方剂既具科学科,又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极具实用性。如治疗咳嗽病的方剂,即在多种药物附方中出现,举例如下:

肺气喘急: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入碗内拌匀,慢火炒干),甘草(炙)一两,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或噙之。

哮喘痰嗽:鸭掌散:用银杏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水一钟半,煎八分,卧时服。又金陵一铺治哮喘,白果定喘汤,服之无不效者,其人以此起家。其方:用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随时分作二服。不用姜。

肺热痰咳,胸膈塞满:用栝蒌仁、半夏(汤泡七次,焙研)各一两。姜汁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因此,《本草纲目》在临床治疗方面亦有伋高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1505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1595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本草纲目》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明李时珍著。

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43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脉学之精华,载有二十七种脉,书中对于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要点及脉象主病,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本书说理透彻,形象生动,易学易记,适合中医基层医务工作者和脉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

《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为中医典坟之作,是李时珍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

   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虚岁为76岁);李时珍逝世后遗体被安葬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到今天为止,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都要到墓地朝拜,许多人常把坟头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这位科学巨人,1954年,将其坟墓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蕲春县人民政府对墓地进行了修缮,碑前青石上刻有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所画的李时珍像,墓前另立石碑,上刻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的题词。

1978年,湖北省文化局重修李时珍墓,并初具陵园规模。

1980年,在陵园内正式建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机构——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纪念馆仿古大门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于19877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纪念馆的展品 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1000余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藏品中有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纲目》自明清以来的各种版本弥足珍贵。建馆20多年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中外宾客300多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以上关于李时珍的介绍文字均引自《360百科》网站)

 

 

以下要介绍的第三位明代科学家是宋应星。有关他的文字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宋应星

宋应星(公元1587—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人物简介

宋应星是中国明末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十六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手工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个人经历

 宋应星像

宋应星在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28岁时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手工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纨绔子弟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

,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作品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近年来,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思怜诗》包括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反映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感情。《论气》和《谈天》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从这两篇的标题来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种》中的部分篇章。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 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后一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能办成事情。那么,这两句话合并后,总的精神又是什么呢? 它就是:只要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辛勤劳动,就能生产制造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其精美的程度胜过天然。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卷)。全书按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锻》、《播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共18卷。包括当时许多,工艺部门世代相传的各种技术,并附有大量插图,注明工艺关键,具体描述生产中各种实际数据(如重量准确到钱,长度准确到寸)。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谈天》)。

著作价值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宋应星纪念馆宋应星公园

在今天位于奉新县城区凤凰山和乌龟山处,坐落在明末著名 

 宋应星公园

科学家宋应星的故里宋埠镇、县冯田经济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000余亩,现已投资1500余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主要规划景区有:中心广场区、宋应星纪念馆、农业示范区、苗圃农家乐区、古代民俗实物展示及娱乐区、别墅垂钓休闲度假区等景区。

中心广场区:主要景点有宽大别致的主大门、苏式园林结构服务管理办公室、中心广场、中国农耕文化始祖后稷主题雕塑、十二生肖瓜果蔬菜柱、江南最长的弧形长廊、神田、八角亭、飞虹桥、水榭平台、天工湖等十多处景观景点供人们观赏游玩,园中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百花争艳,人在画中行,鱼在湖中游的美丽画景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宋应星纪念馆:位于宋应星公园中心广场东面,采用古建筑风格,气势雄伟。馆内通过文字、图片、碑廊、模型等,并利用现代的声、光、电等技术,充分展示了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生平事迹和《天工开物》这部巨著的科技精粹。

农业示范区:以现代农业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为主体,突出优质米、竹业、猕猴桃、花卉苗木四大产业。园内建有百树园、沙滩植物园、奇瓜异果园、农业新品种培育实验园、百竹园、茶花母本园等,是一个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

苗圃农家乐区:位于宋应星公园北部,坐落在名、优、特花卉苗木基地之中,园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乡村田园风光。既可为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又可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事活动。让都市人们体验农家生活和农家的情趣,真可谓是观花采果归田园,、农家简舍饮汗甜

古代民俗实物展示及娱乐区:位于中心广场北面。主要景点有:水车、水碓、碾坊、纺织、冶炼、制造、荷兰风车、民俗馆及娱乐园等。

纪念馆

宋应星纪念馆19871110日开馆。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为传统园林建筑,朱墙灰 

瓦,飞檐雕染,斗拱层叠,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整个馆由主馆、天工馆和开物馆三部分组成。主馆展厅以大量文献史料、实物图书和精致模型,翔实介绍宋应星生平事迹和明代科技、社会历史背景、宋应星的著述及思想、宋应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国内外影响《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形象再现400余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 天工馆和开物馆则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天工开物》一书从农业到手工业的制作过程。原馆现已拆除,2003年择址新建宋应星纪念馆,新纪念馆选址于冯田工业园区的应星农业科技示范园宋应星公园内。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张)

(以上文字均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我们要介绍的第四位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有关他的资料均引自《360问答》网站。

 

张景岳

世界上伟大的医学大师---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 张景岳(15631640)中国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绵竹,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经史百家。14岁时随父到京师,曾拜名医金英(梦石)为师学习医术。壮年时投笔从戎,遍历东北各地,后卸职回乡,专攻医学

,把广泛的经史、天文、术数、堪舆、律吕、兵法等知识运用到医学之中,很快成为名医,求诊者络绎不绝。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32卷。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11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写成《类经附翼》4卷。晚年结合个人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到深湛的理论,撰成《景岳全书》64卷。在医学思想上张景岳属温补学派,喜用熟地和温补方药,人称张熟地。

张景岳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景岳幼时即从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13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学习。青年时广游于豪门,结交贵族。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景岳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当时北京异族兴起,辽西局势已不可为。数年戎马生涯无所成就,使景岳功名壮志消磨殆尽,而亲老家贫终使景岳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人们奉为仲景东垣再生。五十七岁时,返回南方,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著书立说。崇祯十三年去世,终年78岁。 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学。朱丹溪处于《局方》盛行的时代,医者每多滥用辛热燥烈药物而致伤阴劫液,故朱氏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明代医学界河间、丹溪的火热论相火论占统治地位,更有时医偏执一说,保守成方,不善吸取精华,反而滥用寒凉,多致滋腻伤脾苦寒败胃,成为医学界的时弊。景岳在多年丰富临床实践中,逐渐摈弃朱氏学说,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14861558),薛己身为明太医院使,主要为皇室王公等贵族诊病,病机多见虚损,故喜用补。景岳出身贵族,交游亦多豪门大贾,故法从薛氏,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张氏学说的产生出于时代纠偏补弊的需要,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用药偏于温补,世称王道,其流弊使庸医借以藏拙,产生滥用温补的偏向。 张氏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其编撰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张景岳对《内经》研习近三十年,认为《内经》是医学至高经典,学医者必应学习。但《内经》经文奥衍,研阅诚难,确有注释的必要。《内经》自唐以来注述甚丰,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为最有影响的大家,但王氏未注《灵枢》,而各家注本颇多阐发未尽之处。《素问》《灵枢》两卷经文互有阐发之处,为求其便,不容不类。故景岳遍索两经尽易旧制,从类分门,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类经》分经文为十二类、若干节,根据相同的内容,拟定标题,题下分别纳入两经原文后详加注释,并指出王冰以来注释《内经》的各家不足之处,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注颇多阐发。景岳思路开阔,对《内经》精研深刻,各家著作浏览甚广。《类经》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见解,敢于破前人之说,理论上有创见,注释上有新鲜,编次上有特色,是学习《内经》重要的参考书。 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对《类经》一书中意义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类经图翼》十一卷:对运气、阴阳五行、经络经穴、针灸操作等作图解说,讨论系统。《类经附翼》四卷,为探讨易理、古代音律与医理的关系,也有阐述其温补的学术思想之作,如《附翼·大宝论》《附翼·真阴论》等重要论文,也有部分针灸歌赋。 张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成书于其卒年1640年。《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全书·传忠禄》辑有景岳主要医学理论、医评、问诊和诊断、治疗原则等论文三十余篇,多有温补学说的论述。《全书·脉神章》录有历代脉学,其中诊脉之法和脉象主病多有结合临症经验的评论。次为《全书·伤寒典》,补充《内经》伤寒诸义并诸治法之未备,论述伤寒病的证治。《全书·杂证谟》列诸内科杂证的病因病机、治理方药和部分医评,并辅有部分医案,论述系统、精彩。《全书·妇人规》:论述九类妇科疾患,并指出妇科证多有情志病因,尤要注重四诊合参。《全书·小儿则》:更述儿科诸病并治,在总论中提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生理特点,很有见地。《全书·痘疹铨》、《全书·外科钤》各有论病及证治。《全书·本草正》介绍药物二百九十二种,每味详解气味性用,很多为自己的临症用药体会,颇有价值。《全书·新方八阵》、《全书·古方八阵》,景岳善兵法,在此借用药如用兵之义,以方药列八阵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全书·新方八阵》中所列方颇具创新。《全书·古方八阵》辑方经典。共录新方186方,古方1533方,其后的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古方收妇科186方,儿科199方,痘疹173方,外科374方及砭法、灸法12种。 《景岳全书》内容丰富,囊括理论、本草、成方、临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参考书。景岳才学博洽,文采好,善雄辨,文章气势宏阔,议论纵横,多方引证,演绎推理,逻辑性强,故《景岳全书》得以广为流传。后世叶桂亦多承张氏的理论。清道光八年(1828)章楠《医门棒喝》初集成,论《全书》云:或曰:尝见诵景岳者,其门如市,则自顺治中叶至1828年的近200年间,几为医所必读,可见景岳的温补理论之影响深远,《全书》之流传广泛。 《质疑录》,共45论,为张氏晚年著作,内容系针对金元各家学说进行探讨,并对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 张景岳善辨八纲,探病求源,擅长温补,并在其医学著述和医疗实践中充分反映。治疗虚损颇为独到。反对苦寒滋阴,很好地纠正了寒凉时弊。他的阴阳学说、命门学说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他的重要著作《类经》是学习《内经》的较好参考书,《景岳全书》各科齐全,叙述条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张景岳的学术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医学和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国古代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对中医的影响来考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从《周易》、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几乎历代重要的哲学流派、哲人及其著作均对中医学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中医学与中国哲学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上两次医学发展的辉煌时代总是与哲学思潮的高潮时期同步出现:一是先秦、秦汉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二是宋明时期理学思想与医学基础理论的重构和完善。 宋明时期,儒医数量激增,《四库全书总目》中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是哲学化的理学与医学思想相结合,产生了诸多流派。张景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较好地将理学的哲学化思想引入中医基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哲学基础。张景岳(1563年~1640年),又名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因为善用熟地,又被人称为张熟地,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不仅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更是明代医学理论之集大成者,在医学史上真正确立了中医本体论哲学,发展并完善了阳不足论和水火命门说,其著作流传甚广,多年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临床实践使得张景岳晚年医术大进,医名日彰,求治者日盈其门,时人比之以张仲景与李东垣。余姚的大文学家黄梨洲曾说,张景岳为人治病,沉思病源,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在张景岳的医书中他曾经提到入道须从性理,明心必贯天人。谟烈圣贤大德,图书宇宙长春。张景岳作为一名兼通理学与医学的儒医,在平时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的构造上,非常重视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来诠释医学,我们从他对《黄帝内经》的重新注释中就可以看出,里面引文颇多,道、心、性理、天人等,无不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可以说,张景岳的医学思想是广泛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后者主要来自宋明理学。他自觉运用理学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来指导其建立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他的温补思想的哲学基础。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逐层分析其医学尤其是温补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一、                                             气一元论与理学理气观 纵观整个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家们的主要努力似乎是集中于追求某种一元论,换句话说,就是主张理和气的合一,以达到更大程度的统一性,且这种合一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于十六世纪末达到顶峰。张景岳的医学思想也深深植根于这一点上,从《黄帝内经》的元气论出发,立足于理学思想,将元气论发展为以气为本体的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的思维模式,指明了气的本质和基本属性。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的本源物质,是整个天地万物的本体。同时,张景岳也认识到,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的产生是因为它建立在相融合的整体观基础之上。宇宙生成论是探讨宇宙自然界的生长、发展等问题,宇宙本体论是研究世界本原、第一存在或第一原理等问题,在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很难区分,理学的生成论和本体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宋明理学对本体论的理论较为系统,但其哲学的逻辑进程仍然是从生成论开始的。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是本体,他的太极图构建的宇宙生成论,还有理学中的理气观对张景岳宇宙本体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理学家的哲学观点和理学的发展形态影响了张景岳气一元论,所以从理学中的的概念和关系出发才能全面的认识张景岳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 在张景岳的著作中,经常引用理学家的观点来诠释自己的学术思想,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现象的产生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因为张景岳的《类经》是对《黄帝内经》分门别类重新解释,并加入自己的观点,如果不站在当时社会主流的理学的立场上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张景岳就很难对先秦权威的《黄帝内经》思想进行深入的改造;

二、                                             二是因为理学思想的哲学化,确实为医学思想体系的改良和医哲基础的构建提供了比较好的哲学基础。其中,后者是主要原因。 张景岳之所以能够对的涵义进行新发挥,主要是受到理学思想中的理气观形成过程和宋《易》之学的影响,张景岳说:万事不外乎理,而医之理尤为切。散之则理为万象,会之则理归一心。”“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医。理气阴阳之学,实医道开卷第一义,学者首当究心焉。这两句话充分证明了张景岳对理学思想中的理气观的重视。其中,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气论观、二程的理在气先、邵雍的象数之学和朱熹的理一元论思想观点频频出现在张景岳的医书中。在这些理学大家中,张景岳气一元论的形成更主要是受到张载气本论的影响。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北宋哲人张载,他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遗人。即人能凭借智慧、聪明认识客观规律而认识客观规律使人聪明,因而相须相成,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天地之性是人的气质之性的形成的重要基础,天人合一,不可以离开自然界单纯的看待人,且如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平正端直,以其受天地之正气,所以识道理,有知识。张景岳强调的化生之道,以气为本这一思想观念与张载的气本论观点基本一致,张载的论著中曾提及气之散聚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将气视为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形态,张景岳直接汲取了这一观点,这种观点具有物质统一性和物质不灭的观念,使张景岳的气一元论更加具有了唯物性。在此基础上,张景岳充分吸收了其它理学家的思想来改造自先秦、秦汉以来形成的的概念,为自己的温补学术思想奠定哲学基础。 之所以说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具有主动性,是因为它是融于一体的整体观,这种别具一格的状态的形成与理学思想的独特性有关。张景岳从宋《易》之学的观点出发,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行,乾坤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他汲取了宋《易》之学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张景岳将周敦颐的宇宙生成模式引入他的医学思想之中,把太极与气相联系,在《类经图翼·太极图》中张景岳说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接下来,他引用邵雍、朱熹等人的话语论证自己的太极的关系,张景岳说:朱子曰: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作出天地无限事来,以故无往而非阴阳,亦无往而非太极,夫太极者,理而已矣,朱子曰:象数未形理已具,又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先儒曰:天下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但他又坚持理气不相分离,提出:故理不可以离气,气不可以外理,理在气亦在,气行理亦行。通过这样的层层论证,张景岳的气一元论除了具有张载的客观物质属性外,还被赋予了初始状态的特性(太极)和规律性(理),张景岳的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这个太极、理气说,明显与张载的气学相一致,且又吸取了邵雍的先后天之学和朱子的理学思想,也符合了《易传》的原意。与《黄帝内经》中的相比,指出了阴阳——太极之分合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根本规律,是在阴阳一体的前提下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变化,更加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在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人物皆禀天地之理以为性,皆受天地之气以为形的思想指导下, 张景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象观,他说:邵子曰:天依形,地附气;气以造形,形以寓气’”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然后,引用邵雍的象数之学来进一步证明形气转变、化生万物的过程,他说程子曰:四象者,阴阳刚柔也,阴阳生天,刚柔生地,朱子曰:天之四象,日月星辰是也;地之四象,水火土石是也,邵子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张景岳借用理学家的话语,在世人面前描绘了气————万物的变化发展状态。由上可知,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是建立在理学的理气观基础之上的,张载的气本论是张景岳思想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理学中的援的思想赋予了张景岳的更大的主动性,为温补思想的形成同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张载气论观的不彻底性,及朱熹对二程理在气先观念的推崇,使得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在唯物观上同样具有了不彻底性,但是,这种不彻底性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张景岳医学思想中以气为本体的主导思想。 二、阳不足论与理学阴阳观 阳不足论是张景岳医学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之一,同时,也是其温补思想形成的重要指导思想。如果说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是张景岳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核心,那么阳不足论就是他的临床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张景岳强调人体中的阴和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在《类经·阴阳类》中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著名论断,强调了由气分为阴阳的过程,进一步强化了阴阳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张景岳进一步强调了阴和阳的对立性只是相对的,认为阴阳中复有阴阳,阳气为人生命之本,所以,只有阳气坚固,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他说阴阳之进退,皆由乎阳气之盛衰耳。他的这一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阴阳本一体阴阳互根的影响,后两者在宋明时期理学阴阳对立统一观的影响下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所以说,张景岳阳不足论思想的形成与理学阴阳统一观有很大的关系,在张景岳的医书中,大量引用理学家的思想来论证自己的阳不足论。 阴阳一体的思想在张景岳的医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证明,张景岳用理学思想将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方面的观点发挥,并成功的将气和阴阳结合起来。物质的一方属阳,一方属阴,这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他认为易理和医理,包括天地万物之理皆归之于阴阳,如其所说: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该医易,理只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偶一奇;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于一与二也。” “一与二,即阳与阴,奇为阳,偶为阴,这种说法无疑是源于张载的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张景岳认为天地万物的法则和人类的生理法则以及治疗疾病的法则,说到底,无非是阴阳变异之理。在此基础上,张景岳进一步引用邵雍的象数之学和宋《易》之学来诠释自己关于阴阳一体的观点。邵雍曾在《击壤集·乾坤吟》中说: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认为人身也具有乾坤卦象。张景岳吸收了这一观点,以阴阳卦象和奇偶之数解释人体的结构和身心活动,认为医易相通,理天二致,说: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他以阴阳变异的法则,将天地之道和人生之理统一起来,认为《周易》是讲阴阳变易之理的典籍,而《内经》中的阴阳说,是以《周易》为基础的。因此,不知《易》,不足以言医。他又说:凡万物化生,总由二气,万物适值其气,随所受而成其性,物各一太极,包两仪于子粒。至广至极,至微至精,随气而聚,触几而生,大不可量,小不可测,何莫非阴阳之至德?他认为医道虽繁,皆蔽之阴阳而已。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此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张景岳将气作为阴阳的本体,又以阴阳为标准划归万物,那么阴阳之间就是以气相通。宋代周敦颐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其中应用了互为其根这个概念,把阴阳的对立与互根,统一于太极之中,充实了太极的内涵。张载关于气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念,张景岳受其影响也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此必有彼,有对必有待,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所谓对待之体,如阴阳、寒热、消长、升降、进退等,都是对待之体,就是有此必有彼有对必有待,如顺逆变化,则阳与阴对,热与寒对,升与降对,长与消对,进与退对,成与败对,勤与惰对,老与逸对,生与死对。这样的论述清晰地将阴和阳的对立性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扩大,说明阴和阳的属性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在论证了阴阳的对立性后,张景岳又引用理学家的话语来证明阴和阳能够互相转化。他引用朱熹的思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然而变化虽多,无非阴阳之所生,故为之父母。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程子曰:四象者,阴阳刚柔也。阴阳生天,刚柔生地。朱子曰:天之四象,日月星辰是也。邵子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则阳生,……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体尽。又曰:物之大者,莫若天地。天之大,阴阳尽之;地之大,刚柔尽之。阴阳尽而四时成,刚柔尽而四维成。四象既分,五行以出,而为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复有五行。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象乃生。他引用程、朱、邵的大量原文来阐述阴阳一体、互相转化的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并且独具特色的提出了阴阳中复有阴阳的论断。在《类经图翼·阴阳体象》中说:至若奇偶相衔,互藏其宅,一二同根,神化莫测。(奇偶、一二:阴阳)天为阳矣,而半体居于地下;地为阴矣,而五岳插于天中。……此变化之道,宁有纪极哉?第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而阴阳之气,本同一体。这段话深刻形象地阐述了对立面的相互渗透。阴阳一体和阴阳转化的思想也贯穿于张景岳对人体阴精和阳气的认识,在《类经图翼》一文中,张景岳引朱子语: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做出天地间无限事来,以故无往而非阴阳,亦无往而非太极。表明阴精和阳气为一不可分离的阴阳统一体,并指出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精气虽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但在生命活动中,精与气是时刻不能分离的整体,气为阳,阳必生于阴;精为阴,阴必生于阳。精之与气,本自互生。说明了精气互根的道理。

三是水火命门说与理学的关系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为张景岳医学思想提供了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阳不足论为其提供了朴素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张景岳最终形成了新的命门学说,即以水火共济为核心的命门说。张景岳的水火命门说的形成与五行观、太极概念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宋明理学重视五行之质与气的关系,极为重视五行之中的水火,提高太极在宇宙和人体的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景岳水火命门说的形成。 张景岳认为阴阳与五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五行与阴阳是气与质的关系。他说: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他认为五行之中复有五行。交互无穷,然而变虽无穷,总不出乎阴阳。由于阴阳二气的不断运行,使五行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在《阴阳体象》中他曾提到五行互藏,五行之中,又有五行。在《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中,他对生中有克,克中有用五行互藏有更深入的发挥,他说:是于五行之中,各具五行,乃成六十花甲;由六十花甲而推于天地万物,其变可胜言哉? 然而变虽无穷,总不出乎阴阳;阴阳之用,总不离于水火,所以天地之间,无往而非水火之用。欲以一言而蔽五行之理者,曰乾坤付正性于坎离,坎离为乾坤之用耳。在五行之中张景岳最重水火,认为天地之间,无往而非水火之用,又特别强调水中之火,人多不知。特别提醒要加深对水中之火的认识,但也认为五行中缺

三,        任一行均为不可也。张景岳说:凡天地万物之气,无往而非水火之运用,故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夫肾者水也,水中生气,即真火也;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也。” “夫水火皆宅于命门,拆之则二,合之则一,造化由此而生,万物由此而出,将水火定位为命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指出命门的作用由此两种物质运作发生。此外,张景岳还用理学中的象数之理和河图之学说明五行的生成,他说:五行之理,原出自然,天地生成,莫不有数,圣人察河图而推定之。其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夫五行各具形质,而惟水火最为轻清,乃为造化之初。在这里,张景岳明确地指出了水火为造化之初,天地万物的产生都由水火而来,且土在五行之中居于的地位,金木水火以此为依托繁衍生息,并进行论证。

(以上文字均引自《360问答》网站)

 

 

我们要介绍的第五位明代的科学家是是数学家王文素。下面有关王文素的资料则引自《网易博客》网站。

 

王文素

 

山西人的骄傲——我国明代最伟大的数学家珠算家王文素简介  

汾阳王文素

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室保存着手抄孤本——明代山西汾阳籍数学家王文素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简称《算学宝鉴》)。明正德八年宝朝珍在《算学宝鉴》序中说:饶川王君讳文素字尚彬,其先山西汾州人。成化间,从父林商于真定之饶阳,遂定居焉。王文素在《算学宝鉴·自序》落款为嘉靖三年岁次甲申秋八月癸巳朔汾阳王文素述于饶川西城之馆,他在全书每卷开头均注明汾阳王文素寓饶川编集。特别是还将他的众九相乘法取名为单骑见虏,且说以单骑见虏为名者,借(汾阳王)郭子仪单骑而见吐蕃也。王文素时刻不忘他是汾阳人。


一、关于王文素

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阳人。自幼颖悟,涉猎书史,诸子百家,无不知者。尤长于算学,以一生之精力,于明嘉靖三年(1524)完成《算学宝鉴》。依其《集算诗》身似漂蓬近六旬推之,王公约生于1465年,卒年不详。

明末徐光启有言算术之学,特废于今世数百年间尔。数学史家提及明代数学,也有:是称中算沉寂时期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到明代几乎失传朱世杰之后,我国数学突然出现中断的现象,从朱世杰到明程大位的三个世纪,没有重要的创作等等。这些观点虽不能代表全部,但还是有相当的权威性。

明代社会环境对数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基本得到公认,但民间的数学情结不可能泯灭,积千年的数学底蕴不会灭绝。王文素便是沉寂中崛起的代表,《算学宝鉴》则是对中国古典数学的继承与发展的代表作。

《算学宝鉴》提及杨辉其名其书者凡60余次,很多题、法均出于此。在诸多算法上继承了杨辉数学思想,且有所发展。

王文素深得杨辉乘除通变之三昧,且多有创新。他对数的理解、通变、运用,确实达到了精熟的程度。他将古今简算、捷算法归纳整理,将巧算法融入其中,举以实例,其法贯穿全书,精彩之例不胜枚举。

王文素学习、继承是有原则的,即汲取真理,纠正错误,摒弃糟粕。他对错误毫不留情,直言且杨辉尚未明之,况吴、夏辈乎?这与《自序》中之才论数题,即有二病,不足称也,是前后呼应的。不管是前辈的杨辉、吴敬,亦或同朝之夏源泽、金来朋,是师是友,有错即不苟同,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

在明代,珠算应用已经普及,对这一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应用及研究方面,王文素亦当是精者。他总结出诸多的简捷算法,有视之久矣,忽得此法众九相乘法;有始立盘中定数真盘中定位法,有适用于加乘法减除法定位的加减身中定最玄的诀、解及草。对数位冗繁者,王文素总结了截法实乘;对冗繁的乘除运算,王文素还总结了悬空定位法,等等。《算学宝鉴》中的很多简算法至今还在应用。

从王文素开平方、带从开平方运算细草的布数、运算过程可知,他是在算盘上直接进行这些较简单的运算的。对于繁杂的开高次方直至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王文素发明了表算法,并且以科学、规范的程序求出:

  x9+25x8+235x7+1 035x6+2 160x5+1 728x4=27 993 600 000 ,x=12

王文素以他深钻细研的治学精神和通证古今的魄力,以艰苦卓绝的劳动和超出人表的水平,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代表明代数学中兴的巨著,也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得到数算中之纯粹而精者的赞誉是当之无愧的。

王文素的《集算诗》是他留给我们的又一宝贵财富。他在诗中有对学算者的循循善诱,有对欲钻研数学者的谆谆告诫,有他成功的喜悦,也有他的悲哀。《集算诗》是了解王文素不可多得的史料,也是祖国诗词海洋中的珍品。

王文素是晋商的一员,他没给后人留下巨资与大院,却留下了一部数学巨著。晋商多多,大院多多,晋商中的数学巨匠独此一人,晋商留下的数学巨著独此一部。

二、关于《算学宝鉴》

《算学宝鉴》现存42卷,分12本,计203条,其中4条无内容,实存199条,349诀,1272问,凡43万余言。它是中国古典数学著作中个人的第一长篇巨著,惜只有手抄孤本传世,且几成腐尘。对其浅现,择其要者,简述于次。

(一)、《算学宝鉴》的主要特点
1
、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数学巨著。

《算学宝鉴》沿袭了中国古典数学问题解答的形式,图草详明,且加进了大量的推导和证明的过程,其推导过程与西方数学的演绎体系已有很多相似及相同之处,诸多算理、算法、运算要领,均编成歌诀,很多则是一个或几个公式,这些都极具中国特色。
2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用价值极高。

《算学宝鉴》1200多问中,与田亩、堤坝、购物、课税等等人们生活内容密切相关、实用价值极高的计算问题几乎全能涉及到。全书基本是用文字记录演算全过程,这样可使其方法适用于任何计算工具,也可被士、农、工、商等不同群体所用。

《算学宝鉴》从认九章名、认大小数开篇,直到卷尾的约面开方,计300多诀,几乎每诀后都有长短不同的解释。这种编书方法,可使从小孩认字开始,到加减乘除诸法,积商定位,约分通分,方程勾股,方圆周积,开方演段,直到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将所有的数学知识融汇贯通,是一部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学习的绝好教材,且图草详明,更适合今人阅读。

(二)、《算学宝鉴》的重要贡献
《算学宝鉴》是一部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数学巨著,他代表了明代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1、通证古今,正本清源。

在《算学宝鉴》中,王文素对当时他所能见到的数学著作及民间算法、算题,特别是宋杨辉的著作,元安止斋的《详明算法》,明夏源泽的《指明算法》,明吴敬的《九章比类》等书所列题例,均能留心通证,明确指出原书之谬,此类范例贯穿全书始终。在通证的同时,该书非常注重新集。因该书有通证的水平和毅力,有新集的能力和魄力,才有通证纠误、删繁理乱、去伪存真、补缺续断、承前启后、正本清源的结果。

2、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王文素对前人的成果不是盲目地承接,而是批判地继承。在此基础上,有很多创新和发展。

王文素的解题过程是先有术曰,后有,很多内容承自杨辉。王文素演段的术、图当主要从杨辉算法传承且有所发展。刘徽创造的互乘相消法消元,在方程术中是个进步。贾宪、秦九韶、杨辉等娴熟地使用这种方法。王文素在《算学宝鉴》卷二十六之方程条有正负方程识者稀,互乘相减看谁余。……或加或减随题变,此是方程妙用机之诀,诀后有通证解曰,且有图解,还举出各种题例加以说明。一改古籍注释未详,初学无门而入之现状,诚为可贵。应看到,金元时代数学家秦九韶(1202?~1261)《数书九章》中线性方程组解法已是当时的世界水平了。王文素未见到该书原本,但王文素的术、法讲解得更详细,且图草详明,井然有序。这在中国古典数学著作中也是屈指可数的。王文素方程术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当然不止于此。《算学宝鉴》第42卷的新立总题计有20个答案,建立方程难度之大亦属明代之最。

剪管术,即《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亦即现今的一次同余式。我国系统地论述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著作是秦九韶的《数书九章》(1247)。王文素未见其书,但经他独立研究,也悟到秦氏大衍求一术的精髓,他的研究成果与秦九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创新,270多年后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方法与之不谋而合。王文素对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的研究成就,在中国数学史上亦应大书一笔。

王文素对纵横图的研究在明代也属最高水平。他继承了杨辉对纵横图研究的成果,且有所创新。他将杨辉72子连环图(摆9环,借为13环),发展为128子连环图(摆16环,借为25环),且将排列顺序安排得更加简洁明了,其规律让人一目了然。求等如条鼠尾绳,根梢搭配便相停,按此法,理论上我们可以编制出更大的或变形的以及立体的连环图。

《算学宝鉴》关于各种面积的计算,各种体积的计算,作为基础知识占了一定篇幅。有关等差数列、堆垛、算箭等内容,也占了相当的篇幅。有对前人成果的继承,有通证纠误,也有新集创新。很多计算公式以歌诀形式体现,很多内容应是代表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

明代最著名的数学著作,早有对明代数学影响极大的吴敬的《九章比类》(1450),晚有对后期影响较大且被称为一代宗师的程大位所撰《算法统宗》(1592),然学术水平最高者当属早于《算法统宗》68年的《算学宝鉴》。从朱世杰到明程大位的三个世纪,没有重要的创作的观点确实应当改一改。《算学宝鉴》应是代表明代数学中兴的一个大的创作。对这一宝藏的挖掘、认识才刚刚开始。

《算学宝鉴》的创新最具特色亦即成就最高的当属该书第3942卷重点介绍的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王文素设计了科学的算表,编制了一整套程序,将繁杂的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简化、规范化、标准化。我们称之为王文素表算法

王文素将贾宪三角形改进为直角三角形的开方本源图,使之演进为既能生廉又能将逐步运算数字直接填入表格内的算表,这无疑是一大创新和一大进步。该王文素三角形在《算学宝鉴》成书之前的中外算书中,迄今未见有相同形式。王文素三角形以其独特性及实用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个创新。

《算学宝鉴》中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的图表及详草,清晰地展现了王文素将高深算法简易化并设计出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程序且能在算表上运作的功力,也是他解方程理论、计算程序、计算工具的综合驾驭能力的最佳表现和最高水平。

郭书春教授在《汇校九章算术》增补版前言中有这样的论述:《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具有鲜明的机械化、程序化和构造性的特点,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对现代数学研究和教学仍有启迪作用。当代中国数学泰斗吴文俊先生受其启发,开创了数学机械化研究的新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王文素在《算学宝鉴》中诸多的,特别是一元高次方程求解方法规范总结出的王文素表算法,从其程序化求解的巧妙设计来看,应是明代数学中最具有机械化、程序化和构造性的特点的代表了。

《算学宝鉴》尘封四百多年,但其学术价值不应因此而被湮灭。《算学宝鉴》以其精深浩瀚的内容,代表了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是明代数学中兴之作,是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典数学与现代数学最接近的一部数学巨著。也是最容易让今人理解的、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一部古典数学巨著。

明代数学因《算学宝鉴》而添彩,中国古典数学也因《算学宝鉴》而增辉,世界数学史上也应写下1524年王文素著《算学宝鉴》这重重的一笔。

三、王文素是山西的骄傲
1
、在中国算学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算学宝鉴》循九章古制,承宋元先河,选精集粹,卓的创见。代表了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
《算学宝鉴》42卷,其内容涉及各种乘除捷法、口诀以及比例和比例分配、各种算术难题、盈亏算法、面积、体积、勾股测望、开方、高次方程、线性方程组、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以及一次同余方程组、百鸡术等不定问题解法等中国传统数学的各个方面。全书术、法、草、图详明,是了解明代数学的珍贵史料,许多方法和思想对今天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也有启迪作用。
、在中国珠算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算学宝鉴》是我国较早的以珠算盘为主要计算工具的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珠算书。

在明代,珠算应用已经普及,对这一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应用及研究方面,王文素亦当是精者。《算学宝鉴》中的很多简算法至今还在应用。特别是他将代表明代最高水平的算法与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王文素是中国珠算开方第一人。
3
、《算学宝鉴》为我们留下一部极其珍贵的史料。 
《算学宝鉴》是一部数学著作,书中例题很多取材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当时社会商品流通中盐、茶、麦、米,马、牛、羊、鸡,绫、罗、麻、绢,人参、红花等等价格资料应有尽有,脚银、船费、军饷、官俸、税种、税率等经济史料不胜枚举。可以说,《算学宝鉴》对当时社会商业、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记实,是我们了解、透视明代社会的一本极珍贵的史料。
4
北王南程是历史之必然。
众所周知,徽商中出了个数学家程大位,他因其著作《算法统宗》(1592)而被称为数学一代宗师。王文素著《算学宝鉴》较《算法统宗》早68年,且学术水平远高于前者,只是因该书未能付梓,故影响小于前者。可以这样讲,同是数学家、珠算家的北王南程,也同时是晋商、徽商的杰出代表。明代两大商帮出了两个数学家,应属必然。程大位已是世界级人物,王文素却只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引起世人关注,主要原因是我们宣传不够。
5
、以王文素为代表的晋商精神值得发扬。
能算、善算是晋商精神。王文素的集算诗首句即是六艺科中算数尊,给予算学极高的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明代,重科举,重功名,习文尚武,独轻算学。王文素对算学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算学是普天之下,公私之间,不可一日而阙者也。他对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数学的状况予以抨击:上古圣贤犹且重之,况今之常人岂可以为六艺之末而忽之乎?
王文素献身数学,以吹开毛孔寻疵病,使碎心机觅本流的认真精神新集通证,正本清源。铁砚磨穿三两个,毛锥乏尽几千根成了王文素治学精神的写照,也是晋商精神的真实写照。
山西历史上名人辈出,但自然科学家不多。王文素这位在数学史、珠算史上均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位特殊的晋商,理所当然应该是山西的骄傲。

四、近年来对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的宣传情况简介
1
1998年在山西汾阳召开了第一届王文素与《算学宝鉴》研讨会

王文素故乡汾阳市为王文素塑像、立碑、办展室,并于1998109日至10日,在中国珠算协会、山西、河北省珠算协会共同主持下,召开了王文素《算学宝鉴》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及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珠算工作者140余人参加了大会。新华社、全国有关报纸、电台、电视台,香港、菲律宾等报纸频频报导有关会议情况及研讨会内容,使王文素及其著作《算学宝鉴》在尘封了400多年后得到世人瞩目。
2
、《王文素与<算学宝鉴>》一文收入《汾阳县志》。
3
、《王文素与<算学宝鉴>》一书于200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
、《算学宝鉴校注》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数学泰斗吴文俊院士为该书题写书名,数学史家李迪教授、郭书春教授、李培业教授为该书作序。
5
、光明日报、山西日报、《新理财》、《珠算与珠心算》等多家报刊均有对王文素与《算学宝鉴》的专题介绍,《上海珠算与珠心算》还出了介绍王文素的专辑。
6
、电视片《晋商算学大师王文素》获中国教育电视展播一等奖。
7
、晋商国际研讨会上曾对王文素这一特殊的晋商进行了介绍,论文已收入大会论文集。
8
、两次参加中国数学史研讨会,多次参加中国珠算协会的研讨会,介绍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均引起与会者的重视。 
9
、王文素纪念馆已在汾阳奠基。

五、简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的评价

1、北师大赵擎寰教授:毋庸讳言,王文素用导数解方程早于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140余年,《算学宝鉴》是堪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相媲美的明代三大自然科学巨著。

2、内蒙古师大李迪教授:明代200多年间,流传下来的算学著作多矣,但像王文素《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这样的著作是绝无仅有的。它是明代一部杰出的算学著作,水平居明代的数学作品之冠。这部著作是新集通证古今的大作,特别在计算方面创作很多,其中表算他处不见,用于解方程等很快捷,是其创造之一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书春教授:王文素的《算学宝鉴》是杨辉数学传统的继承者。王文素的《算学宝鉴》应该是数学家的数学。它的内容博大精详,在明代数学中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西北大学李培业教授:王文素是珠算开方术的首创者,《算学宝鉴》是我国第一部珠算书。

5、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明代的算学著作中涉及同余式组问题的不少,但是新题不多。王文素《算学宝鉴》给出了新的解法和新的题目。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解法,是继秦九韶之后在一次同余式解法方面又一项重要成果。

6、中国数学史学会会员潘有法:王文素的堆垛术,相当于国外的高阶等差数列,比莱布尼茨早169年。

7、日本国铃木久男教授:我读此书,受益很多,深感其贡献于世之大。我相信,此书是中国最卓越的算书之一。无愧于《古今算学宝鉴》之美名。

编辑词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742686.html

上一篇:盖棺论不定的王安石——读史偶记(49)
下一篇:明朝的文学家——读史偶记(63)
收藏 IP: 111.30.45.*| 热度|

5 周少祥 张忆文 钟炳 杨学祥 EroContro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