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还有必要吗? 精选

已有 12562 次阅读 2021-10-7 13:37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课程学习还有必要吗?

王德华

 

1997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前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给硕士研究生授课,不知不觉已经25个年头了。经历多了,自然就会有些想法。

给研究生授课对于教师本人有很多益处,如每年备课,就会去阅读一些新的书籍和文献,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不是为了授课,有些文献或书籍,也许就不会去接触。通过授课,也会对学术有些新的思考和感悟。每年与青年学生在一起学习讨论,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不同的声音。时常听到有些研究生说,研究生课程对于以后的课题研究用处不大。也有些导师也反对硕士研究生花费一年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意义不大的课程,不如让研究生直接进实验室做实验。也有的导师比较折中,觉得研究生学习一些课程还是必要的,建议学习时间缩短为半年,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

能力培养是核心。硕士研究生学习一些专业课程还有必要吗?我觉得是有必要的。至少对于研究生拓展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是有益的,但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让研究生第一年的学习过成大五的生活。这也是我近年来每次上课都特意花费一些时间给选课的同学讲的,研究生课程学习首先要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不要再去考虑考试分数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主动学习,学会科研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如阅读文献能力、分析文献能力、综合文献能力、演讲能力等等。研究生学习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单纯的知识介绍对于研究生不是最重要的,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对于研究生教学是很重要的。

研究生课程需要固定教材吗?这也是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研究生课程教学最好是多本教材或参考书,比固定一本教材效果要好。即使使用一本固定的教材,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参考其他的多本教材或参考书,毕竟不同的作者专业背景不同,对学科的不同领域的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研究生课程,更重要的知识应该不是写进教科书的知识,应该是新的研究成果。研究生需要知道的应该是学科领域内哪些概念、学说或理论有争议,有哪些争议,有哪些不足等。研究生都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教材上的内容讲授应该不是重点。

研究生授课问题。我觉得研究生课程最好以讨论课为主。但现在硕士研究生数量很大,都是大班授课,要实现小组讨论课有些不现实。这也是我这些年授课比较困惑的一点。大班授课,研究生的专业和知识层次不一样,很难都照顾到所有学生,但又不能不照顾不同学生的专业和基础。所以,尽量避免把研究生课程上成大五的课程就很重要了。

为了弥补大班授课的不足,让研究生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都会安排研究生演讲课。给出几个选择,让研究生自由组合,通过查阅文献,对某个问题进行讲授。这些年下来,感觉还是有些效果的,至少每次课程结束时学生们的评语中,不少学生对于演讲课的印象是最深的。

记录一下今年的课程研究生演讲的情况。

今年有6组同学报名,涉及灵长类对高海拔环境的行为适应、动物生存与繁殖的权衡(trade off)、野生动物城市化问题、动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中国蜗牛的分布和水热条件的影响、阿尔瓦雷斯龙类体型小型化问题等。

研究生们都很认真查阅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做成了很漂亮的幻灯片,演讲也很清楚。虽然有不少方面需要提高,这个过程对于研究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讲述是很重要的。

在讨论环节,也有很多有深度的理解和思想。如关于红狐在欧洲城市中的生存问题,学生们对于根据C3C4植物的代谢不同以确定红狐的取食问题、在城市环境中体型的变化问题、与人类和其他城市动物的关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在动物干旱适应方面,有同学建议动物的适应要从形态、行为、生理和遗传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果从遗传方面对于动物抵抗抗旱的功能基因方面进行一些研究,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关于中国蜗牛,演讲的同学说中国关于蜗牛的生态学、行为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很缺乏,有同学问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什么?有一组古生物专业的同学,介绍了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根据Cope法则,提出了阿尔瓦雷斯龙类快速小型化问题,讨论了可能与有花植物的出现和蚂蚁的繁盛等方面有关。我在听学生们演讲的时候,参与讨论的时候,就感觉这才是研究生课程学习该有的状态,教学相长。学生们讲的很多方面,对我也是新的知识。

所以,如何提高研究生课程的效益,如何开展课堂讨论,让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甚至成为课程的主角,更好地为课题服务,促进自身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训练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307064.html

上一篇:第十一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在桂林召开
下一篇:研究生如何走出“迷茫”?
收藏 IP: 123.112.64.*| 热度|

29 郭战胜 杜学领 蔡宁 周忠浩 郑永军 杨正瓴 黄永义 杨鑫智 农绍庄 汤茂林 李久煊 姚小鸥 胡大伟 何锦屏 杨顺楷 刘浔江 高建国 张俊鹏 强涛 郁志勇 闫江毓 王安良 唐小卿 黄洪宇 李学宽 赵春燕 彭真明 张利华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