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开发智能的学导式教学法在外语教学的应用与发展(索引)供俄语(师范)专业认证与中学俄语教学研讨会【11-19年】做参考文献

已有 4593 次阅读 2019-11-6 08:45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教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3-2】开发智能的学导式教学法在外语教学(含双语教学)的应用与发展(索引)41119

--提供俄语(师范)专业认证与中学俄语教学研讨会11-19年】做参考文献     


       哈师大 斯拉夫语学院  刘学浩 摘选

 

1983】刘学浩 浅谈“学导式”教学法

 近年来出现的“学导式”教学法,正预示着我国对传统教学法改革的重大突破: 一、开发学生的智能,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它正是“学导式”教学法... 《成人教育》1983-1

被引量: 10发表: 1983年【《新华文摘》全文刊发836;中国人大复印<教育学>836;《解放军报》83-11-20[ 摘自《成人教育》83-1 刘学浩文}

】】  刘学浩 “学导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重大突破 

《职业教育研究》1984-1

摘 要: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传统教学观念——只重知识的传教、忽视开发学生智能,流行着'注入式'教学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独占四十五分...

【《中国教育报》(摘要) '学导式' 教学法[刘学浩]  84-10-16

《黑龙江高教研究》85-1;《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85--5

】】】试谈外语教学开发智能的“学导式”教学法 《中国俄语教学》1985-1

】】 文浩(=刘学浩) 学导式教学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得到教师必要指导的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在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开发智能(即智力五要素:注意... - 《高等教育研究》 被引量: 1发表: 1985

1986】】  刘学浩 学导式教学法与外语教学,南开教育论丛,1986-4

1987】】  刘学浩 新时期培养人才的学导式教学理论在高校外语电教理论中的地位,1987-6;人才智能开发B

1988】】 徐永毅 刘学浩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师外语专业实践课的应用(合著),全国首届学导式教学理论研讨会交流,1988

1990 】】 刘学浩 学导式教学法理论在《国情概况》教学中的运用,哈师大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论文1990-3

2005】】刘学浩 学导式双语教学促进智能开发与人才培养---为“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2005而作,《中国教育走向》,2006

 

 

===============================================

】】试谈外语教学开发智能的“学导式”教学法 来自 知网  作者:刘学浩

摘要: 中国俄语教学在八十年代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其中,根据国家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总结俄语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如何最优化地采用体现现代教学论思想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导式”教学法,在掌握俄语知识和“五会”技能的同时,侧重开发学生的智能,已是一项突出的课题。

【】198511 -www.cnki.com.cn/Articl...  - 百度快照

 

关键词:俄语教学 学导式教学法 开发智能 学生智能 最优化 智能开发 培养目标 八十年代 引导学生 教师

DOI CNKI:SUN:ZEYJ.0.1985-01-003

-  《中国俄语教学》   -  被引量:   -  1985

来源: 维普   /  知网   /  爱学术  年份: 1985

www.cqvip.com/QK/81705...  - 百度快照

 

按相关性 找到约133,000条相关结果

 

】】】学导式”教学法在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探索如何把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重在开发学生智能的新途径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包含着一种新的教学论思想。即①把教学重点...

王旭 - 《高等教育研究》: 1984

www.cnki.com.cn/Articl...  - 百度快照

】】论“导学学导式”外语教学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我国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培养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方针。在 当今高度发...

王尚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1发表: 1985

】】27=57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师外语专业实践课的应用 (93)_..._新浪博客

2013914 -...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能正在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注意词的搭配--与俄语的语言习惯和国情有关...

blog.sina.com.cn/s/blo...  - 百度快照

 

1990】试论学、导关系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近年来外语界有些老师提出了“学导式”教学法的问题,指出了研究学、导关系对外语教学的积极意义。无疑,这种探讨是有益的...

武树元 - 《中国俄语教学》

被引量: 0发表: 1990

 

1997】学导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成人院校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但成人院校在英语公共课教学理论上还没有完全摆脱。所形成的封闭、灌输式的教学体系,即“程序式教...

刘涤非 -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被引量: 2发表: 1997

 

2000】】试论“学导式”教学法

本文论述了学导式教学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方超,王吕敬 - 《高教发展与评估》

被引量: 3发表: 2000

 

2011】高中英语学导式五步阅读教学法

面对浪潮滚滚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

周敏 - 《课外阅读旬刊》

被引量: 0发表: 2011

 

2012】】

】】“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

中学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基础教育,教师作为引导的作用.“学导式”教学与语文相结合,一方面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耿艳霞  -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0  -  2012

来源: 万方   /  维普   /  爱学术

2013】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 育方式,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杨金艳  -  《新课程(中学)   -  被引量:   -  2013

来源: 知网   /  万方   /  维普   /  道客巴巴   /  爱学术

 

2015】】“学导式”教学法应用于汉语高级口语课教学的探索及设计

“学导式”教学法是我国学者对传统教学法的一次重大突破,该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获得知识,开发学生智能,是一种新兴的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法...

刘曼宁 - 辽宁大学

被引量: 3发表: 2015

2016】】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导式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学为主要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该活动不仅能够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对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水...

孙巧燕 - 《新课程(中学)

被引量: 0发表: 2016

d.wanfangdata.com.cn/P...  - 百度快照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有效落实"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所以,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学导式教学法的核心...

宋泽顺 - 《新课程(中学)

被引量: 0发表: 2016

==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8 - 摘要: 学导式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学为主要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该活动不仅能够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对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

d.wanfangdata.com.cn/P...  - 百度快照

2017】】重视开发智能的中小学外语教学——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中国外语教学长期受到批评,近若干年来一批研究者积极推进变革,国际合作综合英语教学实验就是在吸收国际经验基础上,遵循人早期最佳语言发展的特点,积极推进综合化课程,开展主题活动教学,实施全息性语言刺激,取得了重要实验成果,在改变外语教育和推进基础教...

冯增俊,李文松,库拉拉,... - 《教育现代化》

被引量: 0发表: 2017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205021.html

上一篇:B刘学浩教学科研主要成就和代表性事迹 学导创 摘选【311019】
下一篇:11】学导式双语教学促进五元智能开发人才培养—提供俄语(师范)专业认证与中学俄语教学研讨会【11-19年】做参考文献
收藏 IP: 111.41.138.*|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