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按标题搜索
重新构想硅酮的生命周期
2025-5-27 14:12
重新构想硅酮的生命周期 协同催化将硅酮聚合物废料分解为起始单体 全球每年硅酮(一种由硅和氧原子长链构成的合成聚合物)的产量超过 260万公吨(1)。其制造过程以能源密集型工艺为主。硅酮超过70%的碳足迹源于从天然矿物质中生产单质硅(2)。而消费者使用后的硅酮废料常常被填埋或焚烧(3),这使问题更加严重 ...
10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多功能材料氢光热抗菌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2025-5-26 07:36
多功能材料氢光热抗菌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材料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功能多,多功能的优点当然明显,能对多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但这也给材料的应用带来难度,且更难以控制各种不同状况的实际应用。在临床上 伤口愈合 重点往往不在于抗菌效应,而在于组织自身的愈合能力。从兴趣研究角度,材料学给学术研究提供了最 ...
个人分类: 诱导氢气|46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氢化珊瑚钙生物医学效应研究进展
2025-5-25 08:46
氢化珊瑚钙 生物医学效应研究进展 氢化珊瑚钙是一种新型高效固态分子氢载体,具有抗氧化、降低炎症水平、减少细胞凋亡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等生物学功能,可通过有效补充氢化珊瑚钙来抵抗氧化应激。本文综述系统阐述了氢化珊瑚钙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治疗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治疗 ...
个人分类: 诱导氢气|10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氢水片的运动能力增强效应【俄罗斯临床】
2025-5-24 17:22
背景:体力活动会显著增加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分子氢已被证明对运动员具有安全有效的抗氧化特性。然而,针对精英运动员的相关研究却较为匮乏。 方法:本研究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有 22名参与手球和俯式冰橇运动的女子精英运动员参与。第一组服用富氢水(HRW)生成片,第二组则摄入 ...
个人分类: 饮用氢气水|10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奇异金属” 特殊材料指向一种全新电学
热度 1 2025-5-23 07:34
维也纳理工大学的丝尔克 ·比勒·帕申实验室里,正发生着一些奇怪的事情。房间的墙壁贴满铜箔,以隔绝电磁波。一台蓝色冰箱从天花板的孔洞中悬垂而下,由机器人减震器支撑——这种减震器能够精准抵消最轻微的震动,包括地下深处驶过的地铁产生的震动。冷凝水从冰箱滴落到一个小黄人主题的儿童泳池中。冰箱内部,一种奇 ...
7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缺乏蛋氨基酸小鼠体重迅速减轻30%
2025-5-22 18:39
缺乏这种氨基酸的小鼠体重减轻 30% 但从人类饮食中去除存在于高蛋白食物中的半胱氨酸可能具有挑战性 *一只坐在体重秤上的小白鼠。基因编辑小鼠被用于阐明半胱氨酸在减肥中的作用。图片来源:Connect Images/Alamy* 无法合成一种重要氨基酸的基因编辑小鼠会极速减重,这一 ...
145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氢气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波兰】
2025-5-22 06:35
氢气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氢气 作为一种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曾被认为是一种惰性气体,但目前已显示出在炎症性疾病、癌症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治疗潜力。本综述旨在系统总结近二十年来 氢气 在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过敏、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 ...
个人分类: 重点推荐|7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氢气水改善天疱疮相关间质性肺病机制【复旦】
2025-5-21 08:57
氢气 改善 天疱疮相关间质性肺病 【 复旦 】 氢气 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抗桥粒芯蛋白 1抗体诱导的天疱疮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图 8. 给小鼠喂食富氢水。(a)小鼠饮用富氢水的示意图;(b)铝箔袋中氢分子的浓度 - 时间曲线。 天疱疮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P-ILD)是在天疱疮患者中 ...
个人分类: 饮用氢气水|9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气体信号分子的标准问题【推荐】
2025-5-20 07:59
气体信号分子的标准问题 在讨论气体信号分子的标准时,我们必须重视一个关键点,即它们的内源性生成并非一个 必 需 的 要 素 。 气 体 信 号 分 子 指 的 是 那 些 在 生 物 体 内 能 够 传 递 信 息 、 调 控 生 理 活 动 的 小 分 子 气 体 。 这 些 气 体 涵 盖 ...
个人分类: 氢气生物学|9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星形胶质细胞:大脑中隐藏的神经调节“幕后操控者”
2025-5-19 07:32
普遍认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调质会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从而影响神经元回路的活动以及突触连接的可塑性(强度或连接模式的变化),进而塑造生物体的行为。与典型的神经递质(如谷氨酸)通常介导快速的点对点突触通讯不同,神经调质会广泛扩散通过神经组织,调节神经元信号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可塑性 ...
58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