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肥胖,我幸福——没有肥胖减不了!论胖人的优势、胖人的意外惊喜、胖人的巨大健康红利!——实在没想到:人类最好的营养品竟然会是人体内的脂肪蛋白糖类等(CZ)
我从以前对于人体健康运行原理的懵懵懂懂,到去年尤其是今年春节后我们在亚健康干预和针对多种慢病的健康关怀以来,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完败肥胖!
然而,这还只是一件小事情,令人意外和巨大惊喜的是,经过本人进行多次严格、科学、客观的体验,我意外发现,对于人体健康运行而言,人体内尤其是胖人体内富余出来的脂肪、蛋白、糖原竟然是最好的营养品!当使用一种全新的健康方式进行止饿(显著减少【米面肉蛋奶】的摄入或趋无,但同时可以大量食用水果蔬菜喝汤)干预后,甚至把一日三餐中的任意正餐中的一餐或两餐使用这种方式替代后,在进行正常工作生活和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人体即可类似于骆驼在沙漠中使用驼峰中的脂肪一样,轻轻松松地燃烧掉胖人体内的脂肪——这意味着什么呢?减肥啊!太容易了!太轻松了!太意外了!太惊喜了!人体竟然会如此设计?!实在没想到会是这样!
对了,这也就是我提出的【驼峰理论】的依据和核心。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于骆驼来说,不论是双峰驼还是单峰驼,都可以藉此脂肪驼峰度过沙漠中的难关。这一点很伟大,是自然界中的典型成功例子。可是人体呢,自然界貌似并没有设计类似于驼峰的结构啊!然而,真的没有吗?现在,我们的研究已经可以正大光明地说【人体有驼峰】了!在哪儿呢?在哪儿呢?对,但不象骆驼的驼峰在背部一样,人体的驼峰就存在于腰腹部和臀部!对于更胖的人来说,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四肢脖颈甚至头部(想一想一些人有肥头大耳之状)。
正常健康的人体,即体重指数正常的人体由于饮食习惯比较正常,排泄也很正常,人体在吸收和排泄之间比较平衡,体内通常就没有庞大的脂肪储存,同时由于人类往往不会存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也不需要在沙漠环境生存,所以人体往往不需要储存那么多的脂肪。然而,肥胖的发生很显然是由于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收入大于支出,而且,由于胖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食欲和对美味的垂涎三尺,人体就不断地变得肥胖起来了!这是肥胖的根本原因所在,并不需要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差异,而且并不存在所谓的加班加点以及睡得晚导致肥胖的错误认识。显然,只要控制人体尤其是胖人对食品尤其是高能量高营养食品的摄入,理论上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引导胖人减肥了!
是的,成为胖人的原因很简单,我此处提出的胖人减肥的原理也的确很简单;然而,为什么目前国际上还有那么多的肥胖人群呢?(目前国际上最胖的人好像是652斤)。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胖人不吃饭的话饿得慌,所以貌似得吃,而且貌似得多吃。完蛋了,这是第一个误区!幸运的是,我们的方案已经可以完美止饿了,而且不是药品,是食品!第二,是现代营养学的误区!现代营养学往往很认真地去计算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每天需要多少大卡能量,等等,然而,对于胖人而言,现代营养学家还能够、还可以有理由、冠冕堂皇地建议胖人吃饭、多吃饭吗?!理性一点来说,胖人应该严格限制饮食啊!因此,我们的工作除了帮胖人使用食品止饿从此可以轻轻松松地减肥以外,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纠正目前现代营养学的误区,以便把大家的一些错误观念尽快纠正过来。
好了,让我们再来分析为什么胖人体内的脂肪等是最好的营养品呢?有那么多的人使用吸脂术或者甩脂机把体内宝贵的营养丢弃到体外,甚至使用超强度体育锻炼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太错了,大错特错了!须知,人体内辛辛苦苦从食品中合成的脂肪是最好的营养品——根据我的经验和体会,使用我们推荐的安全健康的止饿方案后,进行正常的生活劳动,人体就可以【自动】启动这个脂肪动员开关,完完全全类似于骆驼启用其驼峰一样,而且这个分布在腰腹部臀部的内源性脂肪块将会被首先燃烧,从而表现在体重稳定下降,同时人体会变得愈来愈健康,体力精力均变得更好了!同时,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由于使用我们的方案健康止饿后,肠道内没有【米面肉蛋奶】的储存和消化,此时肠道的运行就变得十分轻松,完全不存在便秘的风险和急呼呼奔赴卫生间的紧张。另外呢,由于人体内内源性脂肪的重新利用只是当时人体内脂肪合成这个生物化学过程的一个逆过程,所以使用我们推荐的方案减肥期间,适当需要常规性多喝水,因为脂肪合成和分解也都需要在水分环境中进行。
各位朋友,现在明白了吧?也就是说,胖人体内的脂肪是非常宝贵、安全、健康的内源性营养品。您千万别惦记着使用吸脂术、甩脂机或超强度体育锻炼丢弃这些宝贵的高级营养品,而只是需要使用我们的方案安全、健康止饿之后,幸福地体会着人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糖类后为您提供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的能源物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肥胖患者的体重就可以由此轻轻松松地成功减肥啦!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体设计,竟然能够如此惟妙惟肖!惟愿今日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必将为胖人祈福并携福而至,则胖人之健康梦可大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2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