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来自丁文京科学网博客:北美共识建议的呼气试验方法(2021.1.28)

已有 471 次阅读 2022-3-24 13: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转载]北美共识建议的呼气试验方法

已有 681 次阅读 2021-1-28 08:53 |个人分类:医学技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实施呼气实验:北美共识建议的呼气试验方法

1、我们建议呼气实验中正确的乳果糖剂量为10g,溶于一杯水或随后喝一杯水。

2、我们建议呼气实验用葡萄糖的正确剂量为75g,溶于一杯水或随后喝一杯水。

3、我们建议呼气实验所需的乳果糖的正确剂量为25g,溶于一杯水或随后喝一杯水。

4、我们建议呼气实验用果糖的正确剂量为25g,溶于一杯水或随后喝一杯水。

5、我们建议果糖和乳果糖呼气实验应至少进行3小时。

6、我们建议在进行乳果糖或果糖呼气实验之前,应排除细菌过度生长的可能性。

7、我们推荐在呼气实验中同时测量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

在进行乳果糖呼气实验测定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时,大多数研究使用10g的剂量。更高剂量会增加肠道转运时间加快的风险,这可能会影响试验数据。

关于葡萄糖呼气实验,有50g和75–100g不同剂量。尚未进行50g、75g或100g的对比研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75g的剂量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口服葡萄糖测试;因此,从实际角度来看,75g的剂量比较便宜,更容易为呼气实验中心获得,并且可以提供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底物。

在乳糖和果糖不耐受的受试者中,未吸收的底物被结肠细菌发酵,导致诸如气体、肿胀和腹痛等症状。乳糖吸收不良的症状通常发生在摄入6-12g乳糖(120-240毫升牛奶)后。虽然已经有实验用高剂量乳糖(≥50g)做乳糖呼气实验但25g(相当于500 ml牛奶)在正常食用范围内,是推荐剂量。

乳糖的吸收依赖于乳糖酶,果糖通过葡萄糖/果糖转运蛋白5(GLUT-5)转运蛋白介导的促进性扩散的方式被吸收。然而,这种被动吸收系统很容易被过量的果糖所压倒。Rao等人表明,健康人有能力吸收高达25g果糖,而80%的受试者在使用50 g果糖进行测试时,有证据表明果糖吸收不良,没有症状。因此,果糖呼气实验的推荐剂量为25g。

文献中关于评估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所需的研究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范围为2至5小时。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呼气实验的原理是由结肠细菌群发酵未被吸收的底物,因此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底物到达结肠并进行代谢。Rao等人报告称,对于异常果糖呼气实验,达到气体峰值浓度的平均时间为77分钟(范围=30–180分钟),因此表明180分钟足以检测到结肠发酵。用于评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葡萄糖和乳果糖呼气试验的时间可限制在两小时内,因此委员会认为,90分钟内氢含量升高≥20 ppm,作为阳性试验提示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理想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在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情况下,果糖和乳果糖过早地暴露在小肠细菌成分过多的环境中,这将导致早期发酵和呼出气体的升高。因此,在进行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呼气实验之前,应考虑进行乳果糖或葡萄糖呼气实验以排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以尽量减少假阳性结果。

所有呼气实验应包括测量CO 2(或O2),以调整呼气样本的非肺泡稀释度。同时还需要测量甲烷。人类肠道中的大多数产甲烷古细菌(包括史氏甲烷短杆菌)利用氢生成甲烷,可能影响氢的测量值。肠道中的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包括史氏甲烷短杆菌)利用4摩尔的氢和1摩尔的二氧化碳产生1摩尔的甲烷。有人认为,通过以这种方式清除相邻微生物产生的氢(“下沉效应”),史氏甲烷短杆菌和其他利用产甲烷菌的氢可以增加相邻微生物的多糖发酵。在产生过量甲烷的人群中,氢产量早期升高的检测率显著下降。总的来说,考虑到甲烷与胃肠道症状以及甲烷与产氢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所有呼气实验都应综合测量甲烷。应该注意的是,检测甲烷可能会增加呼气实验的成本,因为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不能测量甲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丁文京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934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330822.html

上一篇:[转载]《发酵中药学》,作者:吴炳新,中医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下一篇:[转载]来自丁文京科学网博客:北美共识之呼气实验结果解释(2021.1.28)
收藏 IP: 124.20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