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智光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guangkong 著名美学家,文艺学家。山东大学教授,韩国昌原大学客座教授。

博文

从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

已有 4290 次阅读 2010-6-17 18:1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审美意识形态, 文艺本质, 文艺意识, 科学意识


 





从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
       ——孔智光关于审美反映和审美意识形态的论述(三)


    哲学社会科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都是社会意识家族的成员,必然内蕴着能动反映社会存在的普遍本质和作为精神文化的共同特征,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艺意识中就内蕴着哲学意识、社会科学意识、道德意识、宗教意识等多种因素。要想把文艺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区分开来,就应从意识内容与意识形式两方面入手,尽力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在比较中见出文艺意识自身的特殊性。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惟的一般规律的学问。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惟现象都是它的研究对象。人类改造自然、变革社会、更新思惟的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哲学的指导。哲学虽然不能取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惟科学的具体研究,但它却为后者提供了思想指南,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领域中每一次划时代的变革,都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惟科学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社会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门研究的学问。它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特定方面。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特定方面的本质规律。哲学活动和社会科学活动都属于科学活动。哲学意识和社会科学意识都属于科学意识范畴。科学意识奠基于感性意识又超出了感性意识,是一种纯然的理性意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论掌握方式。尽管它并不排除形象的辅助手段,在创造性的意识流动过程中也需要联想、想象、幻想活动的自由展开,但它基本上是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的方式中进行的。科学意识的生命力在于对客观世界内在联系、本质规律、发展趋势等的深层揭示,而不在于感性现象的罗列和堆砌。还应注意到,科学意识尽管有意识的主观形式,但更重意识的客观内容。它的内容基本上是它物意识内容,而非科学家本人的个体性的自我意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律学、伦理学、心理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虽然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特定方面进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人类这个群体性的自我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也是一种“自我意识”,但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下,这个群体性的自我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出现的,所以科学家对这一客观对象的把握仍属于它物意识范畴。科学研究的过程是追求客观真理的过程,它所获得的真理应当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此不能容许科学家的自我意识介入进来,更不能允许自我意识改变科学研究的进程。历史学家不能凭个人的喜好或厌恶主观随意地改变史实,“创造”史实;人类学家也不能忽发奇想,去重复神学家关于人类是上帝的创造的说教;心理学家不能主观武断地抹煞显意识的作用,去抬高潜意识的功能;伦理学家也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改变道德观念矛盾运动的逻辑规律。
文学艺术的对象是作为有机整体的人类社会生活。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的内在统一,构成了文艺的整体对象。所以,就对象范围来讲,文学艺术接近于哲学,比社会科学要广阔。对象的整体性、丰富性、生动性,为文艺意识内容带来了整体性、丰富性、生动性。文艺意识内容的这些性质,要求通过整体的丰富的生动的形象形式展现自己。只有通过人物形象、自然形象等组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形象画廊,才能真实地再现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别林斯基关于哲学通过三段论的逻辑方式进行而文艺通过形象讲话的论述,对人们理解文艺与哲学在形式方面的不同是有益的,然而又是远远不够的。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区分更应当到意识内容的领域去寻找。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借助抽象思惟的方式,透过感性现象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它们的研究论证过程及逻辑结论都是以理性意识呈现的,并不保留感性意识内容。即使科学研究有时也借助于某些形象手段,但这些形象手段只是起辅助作用,并不渗透到理性意识中来。文艺意识的内容与此不同。文学艺术主要是通过形象思惟的方式,对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人类社会生活进行整体把握,并不象科学意识那样大多是舍弃个别、偶然、现象,去追求一般、必然和本质。所以,文艺意识的内容不仅包括理性意识内容,也还包括感性意识内容。具有个别性、偶然性、现象性的感性意识内容,与具有一般性、必然性、本质性的理性意识内容的互渗整合,构成了不同于科学意识的文艺意识的整体。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的统一,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方式在意识内容方面的一个重要定性。
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的不同,还表现在科学意识基本上是具有理性内涵的它物意识,而文艺意识不仅有它物意识而且还有自我意识上。它物意识形成文艺作品的客观再现因素,自我意识形成文艺作品的主观表现因素。文学艺术家总是在自我意识导引下,以它物意识去能动地掌握客观世界,创造性地反映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整体,通过集中、概括和升华将它们真实地再现出来;文学艺术家又总是在它物意识的制约下,以自我意识展现内在心灵的世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自由地表现出来,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深深的感慨,将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情地渲泄出来。科学家也有自我意识,但在科研过程中基本上是紧紧围绕研究对象,展开它物意识的运动,尽量避免自我意识的介入,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真理性。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却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意识的导引和驱动,是它在规定着它物意识的指向,影响着它物意识的选择,确定着它物意识运行的时空范围,甚至可以使它物意识能够主动改造对象的感性形式,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将不同对象的感性形式因素重新组合起来,创造出既符合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逻辑要求,又符合它物意识中的生活逻辑要求的更为理想的感性形式。例如,神话形象、童话形象、科幻形象的感性形式,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种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的统一,主观的情感逻辑与客观的生活逻辑的统一,对于科学活动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科学对象的感性形式要素如色彩、音响、线条、形状等都是相对确定的和对象固有的,不如此就不能进入科研天地,就难以把握感性形式背后的内在联系。而在某些文艺创作中,不变形、不变色、不变音就不足以创造那些更能体现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情感逻辑与生活逻辑相融合的艺术形象。承认自我意识的主导和驱动作用,并不是贬低或否定它物意识的作用。在文艺创作中,它物意识为自我意识提供自由运动的基础,提供客观现实的根基。文学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心灵自生的,不是神灵赐予的,而是在客观的社会实践中生发出来的。他们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幻想活动等,都不能离开它物意识而独立自在的运行。“燕山雪花大如席”,这种生动形象的大胆夸张中跳动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渗透着浓重的自我感觉,但燕山地区毕竟有雪花,所以这种自我感觉仍然是以燕山地区有雪花的它物意识为基础为根据的。即使是那些时间的逆向流动,时间点截的错位组合,空间形式的急速转换,空间点截的大跨度跳跃,表面上看来好象是一种纯然的自我意识,是一种错乱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荒诞的情感情绪,但这样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也不可能离开它物意识的基础。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现实的时间和空间尽管有相对稳定的形态,但在特定条件下,它们自身也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而且,在这些异乎常规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时空组合中,也并非没有一点具有客观现实性的时空点截存在着。所以,我们认为,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在内容方面的区别,不仅在于它是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的统一,而科学意识基本上是理性意识,而且在于它是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的统一,而科学意识基本上是它物意识。可以说,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的统一,是审美方式在意识内容方面的又一定性。对于审美方式的把握,仅仅从意识形式方面的定性去理解是不够的,还应努力把握意识内容方面的定性,并将这两方面的定性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也只有这样去理解,我们才能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将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区分开来,即科学意识是通过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而文艺意识则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
    
摘录自论文《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索》第三部分“从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道德意识、宗教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载《文艺沉思录》,华龄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44页至48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554-336351.html

上一篇:审美意识形态是对文艺本质的科学界定
下一篇:从文艺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
收藏 IP: .*| 热度|

1 唐常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