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博文

探春与祖千秋 精选

已有 10666 次阅读 2008-12-8 19:35 |个人分类:池蛙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当初,昌凤兄在评论中言:“饮茶也很讲究茶具,尤其是功夫茶。据说宜兴的紫砂壶泡茶最好。绥阳兄可否论证一番茶具?”才有《紫笋》至《练泥成玉》几篇博文。今妄附祖千秋“杯论”,作一小结。

 

 

探春与祖千秋

 

陈绥阳

 

2008-12-8

 

 

    据《明会典》:“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诏建中发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茶芽以进,有司勿舆。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曰探春、先书、次春、紫笋。”

    可见“探春”为贡茶头牌。今未知“探春”为何种茶、产何地。正如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虽是“才自清明志自高”,却“千里东风一梦遥”,不知是否嫁到爪哇国去了: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现仅知“探春”俗名“迎夏”,为双子叶半常绿灌木,可直立,可攀援,高约13。顶生聚伞花序,叶后开花;花萼钟形,裂片如钻,长约2毫米,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期5月,如下图所示。其分布于河北、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其根入药,名“小柳拐”,《陕西草药》又名“山救驾”,入心,脾二经,为治火烫伤,金创刀伤的良药。

 

    其实,探春在诗中早有记载。宋.诗人张明中有《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其一:

飞琼将命下瑶台,欲探新春口未开。

刚被东风留住着,却酡醉脸未归来。

言探春是仙女下界为春风所留。但不知小黄花如何“酡醉脸”。其二:

海棠枝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麽生。

道是探春春已半,命我都不近人情。

至清时,诗人查慎行有《探春索实君和》:

本是丁香种,先从腊尾开。

一丛疑积雪,繁蕊欲欺梅。

南客今初见,新诗闷强栽。

君看凡草木,犹带好春来。

.邹一桂《小山画谱》画谱“探春”云:“略似丁香,芬芳可爱,亦北地也。”腊尾,即阴历十二月末。在拙作《池蛙开篇》中对查慎行诗与白石画也有述及。下图为探春花:

 


(摘自中国植物网)

 

    明太祖罢龙团兴散茶,相传源于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九江大战数载。有次朱元璋败走开化大龙山,至苏庄富户,有老农献茶。朱元璋喝后,只觉奇香袭鼻,眼睛一亮,精神大振,连声叫绝。问此物何名,答曰:“龙顶茶。”明太祖闻“龙顶”二字大喜。后来,朱元璋做皇帝后,年年要开化县衙进贡大龙山的龙顶茶。今人为现代营销,演译龙顶茶为大龙山龙顶潭龙女舌尖顶香叶为茶,其故事平平。

    西开化县位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钱塘江源头。地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被誉为:

九曲芹江旋玉带,一围青山衔明珠。

大龙山,海拔1193,位于开化县城北齐溪乡,气候水土宜茶。开化旧志载:“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天池名茶出自姑苏天池山和庐山天池寺,与虎丘、松萝、龙井齐名。开化茶是明时贡茶,俗名白毛尖,直至清光绪年间,还以“篓装黄绢袋袱插旗送京”。现代“龙顶茶”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藩先生所创。

    下图为开化山色与钱江源神龙瀑布

 



http://www.168tea.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61&id=29598



http://tumidao.blog.sohu.com/97390985.html

    如果按朱元璋对龙顶茶的赞赏,不妨编一故事,言博主考证,此即探春茶也。于是,有开化富商聚资邀名导出一电视连续剧:“戏说探春”,远较龙女舌尖顶茶有戏,又可冲撞亿万眼球,吸引亿万广告,搏亿万商机,付博主创意费一元而由博主自垫。下图为龙顶野茶。


http://www.168tea.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61&id=29598

 

    红楼探春不知所踪,仙女探春却开启了一个茶饮的新时代。

    茶饮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方法。自明太祖元璋下诏,罢造大小龙团,惟采茶芽以进。消费方式的变化,使唐、宋、元时还盛行的团茶、饼茶、末茶日趋衰落,散茶兴起(近年普洱团饼兴起,严格地讲它不是黑茶)。由此饮茶方式也由“唐煎宋点”改变为泡茶。这才有紫砂壶的兴起,也使宋代兔豪建盏有连成价值的提升。有关“紫笋”、“点茶”、“兔豪”的叙述,可见拙作。

 

    酒有酒器,茶有茶具。从而,有祖千秋饮酒论杯,历数羊脂白玉杯、翡翠杯、犀角杯、古藤杯、青铜爵、夜光杯、琉璃杯,均以材质命名,究其文化含量,还稍逊宋瓷明壶。言及绍兴状元红时,千秋老祖认为“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所谓南宋瓷有衰败气象,是较北宋瓷而言。下面高9.8厘米的南宋官窑贯耳瓶,058月拍卖中以63万元成交。据说,曾有一件南宋官窑瓜棱瓶激烈竞拍达1800万元。

 

 

南宋官窑作品造型端巧,线条挺健,釉色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釉面布满纹片,以冰裂鳝血为上。瓷底为铁褐色,上部隐呈紫色,称为紫口铁足,且胎薄釉厚,釉层中攒聚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称之为“聚沫攒珠”。此即鉴定宋官瓷的方法之一。

 

    北宋官窑瓷出现在北宋徽宗后期,名窑有汝、官、哥、钧、定,其中“汝窑为魁”。汝瓷器以青雅素静、蕴蓄秀美的风格著称。然汝官窑烧制历史,从北宋哲宗到徽宗时期,前后仅有二十年左右,后因金兵入侵,技艺失传,传世品在全球也仅有六十余件。加之黄河改道等因素,宋汴京已淹没于6深处的泥沙之下,现在连汝窑遗址都无处可寻,以致有人怀疑其存在性。宋徽宗赵佶政治昏庸,治国无方,失国丧身,但不失为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就茶道而论,著有《大观茶论》,在总论下分述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二十部分,为历代皇帝之仅有,并亲自在京设窑烧瓷、评瓷。宋瓷正是在宋词、书法、绘画等艺术环境中培育而成,其文化品味自然独步天下而存其久远。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能识之者。”

    下面,以汝窑瓷开始,介绍一二,以飨博友。

 

    1、北宋青瓷杯台,是北宋时期汝官窑生产的饮茶用器,极为珍贵。

 

 



这件青瓷杯台,直径为16.8厘米,杯与台连成一体,台成荷叶状,胎体薄而呈深灰色,杯台器施满釉。汝窑瓷器在工艺上采用支点烧成,其痕点是芝麻花细小挣钉,是后人鉴定汝官窑青瓷器的一种方法。

 

    2、明永乐白瓷暗花莲卉纹茶碗。明时,我国传统制茶发生了重大改变,叶茶、芽茶成为消费主流。随之,饮茶用器也发生转变,斗茶时崇尚的兔豪建盏不在时兴,为衬托茶汤色泽,茶具也推崇以白为上。明.许次纾《茶疏》云:“其在今日,纯白为佳。”明.高濂《遵生八笺》也说:“欲试茶色黄白,岂容青花乱之。”

 

 


这件暗花莲卉纹茶碗,为明永乐景德镇窑烧制,其传世茶具中,以青花彩绘瓷为多,甜白次之。暗花,指装饰刻划纹样隐约可见,刀线较浅。

    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赵恒下旨,在江西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改昌南镇名为景德镇。景德镇白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美称,彭器资评价为:“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清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纹图,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

 

    3、明成化窑青花瓷斗彩婴戏杯。斗彩,又称逗彩,在拍卖市场上,一个高12厘米的成化斗彩小坛拍卖价往往高达100万美元。



该杯纹样,由釉下青花线条勾勒,线条纤细,而在轮廓线用双红勾勒填色法填上釉彩,手法平涂,色彩较淡。画面主体是两个放风筝的少年。少年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做衬托,即常说“成窑一件衣”。杯胎质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泽。釉质肥厚,光洁晶亮。

 

    4、明玉盌。盌,古时为碗的异体字。李白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形容玉盌,取自《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该玉盌,金玉合制,由碗、盖和托盘组成,1956年出土于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73—1620)墓,为皇帝用的饮茶器具。碗用玉琢成,青白色,通高15.0厘米。胎薄明润,光素无纹。盖为金制,高8.5厘米,錾刻而成,有三排神游蛟龙,活灵活现。盖顶巧饰一莲花形纽。金托盘中央凸起一圆圈,用来承托玉碗。黄白相配,相映生辉,色泽调和,典雅精美。现珍藏于北京定陵博物馆。

 

    5、明项圣思紫砂桃形杯。此杯为明代晚期作品,距今约400年历史,属饮茶类器具。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馆。项圣思是人名,不详。


这件桃形杯,通高8.4厘米,杯高7.0厘米,口径10.5厘米,由杯、座组成。它以连枝切开的交桃作杯,枝、叶、果有机相联。桃子丰硕,枝干苍劲,蕴含“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之意。稍稍伸出的叶端、小桃和枝干,正好三足鼎立。桃杯外沿下,刻有:

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

 

    6、清霁蓝釉描金银图案盖茶碗。




此盖茶碗的色地是霁蓝单色釉面上描绘金银图案。

    霁蓝釉色成熟于元,釉料以氧化钴为呈色剂。金彩绘瓷,起于康熙。金粉制备是水粉混合,沉淀后将其干燥而得。施彩方法时,取金粉溶于橡胶水中,掺加铅粉,调匀后绘于瓷器表面,再入窑焙烧。康、雍、乾三世,金银绘瓷都用此法。后期用德国人居恩发明的“金水”,以降低成本。

 

    中国文化不离酒、茶。煮酒论英雄,把酒酹江月。而茶盏不过一杯弱水,却也载道盛情。宋.杜耒,杜小山有《寒夜》诗盛传至今: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何尝没有酒性热烈,竹炉火红。只怕有佳人,一样“纤纤捧碗玉颜酡”(东坡原诗:酡颜玉碗捧纤纤)。苏东坡,有茶诗:

空花落尽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红;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翻过来读,不也是茶情吗: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红涨雪融山上日,缸倾洒尽落花空。

这叫翻来覆去。

    小山言,寒夜客来月寻常,只是梅花便不同。清诗人黄仲则才华横溢,文采斑斓,却命运乖蹇,穷愁潦倒,故视梅花:

占得百花头上死,人生可也当如此。

科网诗人昌凤君,性情积极,反其用意,云:

灿烂韶光贪半晌,君勿作闲花葬。

气如君,又云:

身落尘埃心不死,明年我再重来此。

势胜君。故查慎行“探春”诗应改为“繁蕊不欺梅”。泽先生也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一说,可见报春有早迟而已。陆龟蒙也有报春诗,见陆龟蒙和皮日休《茶人》诗: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年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作者把茶与春天联系起来,与东风早已约定,“雨”后探春;其美好光景,犹如杜牧《茶山下作》:

春风最窈窕,日晚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这是杜牧奉命督制顾渚贡茶的山水诗。天色近晚,娇云出岫,在轻鸣的小溪旁,虽然野花远,却有幽鸟啼,而且佳人同来,把酒坐在芳草地。

    过了元旦,就快过春节了,明年春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49-50284.html

上一篇:练泥成玉
下一篇:贺新郎.科网诗词感怀,答昌凤兄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杨玲 孟津 王桂颖 刘玉平 郑融 关燕清 马昌凤 刘进平 张檀琴 王安邦 王德华 钟炳 马丽丹 small03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