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博文

读《行意合一让运动更快乐》,谢丛先生赠书

已有 4541 次阅读 2020-9-24 09:35 |个人分类:池蛙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几日,有朋友丛远新先生赠书:《行意合一让运动更快乐》(以下简称《行》书),该书由吴彬,丛远新,吕韶钧编著,吴彬,丛远新分别作序。

 

(一)

吴彬,浙江湖州人,我国武术泰斗,武术九段,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武术院院长,著有《紫霞剑》、《醉拳》等,是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的师傅。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其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是文化学中以形表态、表势、表法、表意的语言与艺术。以形而分,形而上者谓之道,是武学;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武术。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体、内外兼修的中华武术,是由中华文化孕育而成的。

在武学中,吴彬老前辈特别推崇形神合一,认为“神无形则不存,形无神则呆滞”。形神是中国体育哲学人体观的基本范畴,指称人的形体和精神,而合一则指两者的对立统一。南北朝范缜在《神灭论》中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又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类似于神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其实。在形学中武、舞、书、画,皆然也。

 

(二)

然而,在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要达成通过武术训练获得强身健体与心神愉悦的融合,却既没有少林棍、武当剑的情景,又没有秦岭深谷幽兰野修的闲情逸致。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可以达成强身健体与心神愉悦相融合的目的,二是如何将锻炼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就像扫地僧、火头军一样。

《行》书对运动锻炼的设计是针对普通人的,因而是大众化的,其形式是日常化的,例如走路、骑行、跑步、爬楼、拖地、洗衣等活动,对场景没有特殊的要求,因而是简单易行可持久的、高效的,从而确保普通人轻易达到维持健康的最佳运动量。《行》书不强调“形”的一招一式,而强调“形”的运动性、实践性,化“形”为“行”。

儒家将人对事物的看法、思想、情态及态度称之为“意”,并将正心诚意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佛教将眼、耳、鼻、舌、身、意作为六种认识,其中意识是将前五境形成的知觉,于内进行思考、感情、想象而形成新的事体、事物、事象,谓之法境。与心理学上的意识有重迭面。这里,取“意”为意识。

书中分析了动作(“行”)应具有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以及意识的连贯性、专注性和享受性特征,说明行意合一时,动作与意识将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二者的同步一致和相辅相成。指出:“行意合一并非源自外在的标准,而是内在的一致性。”又称:“行意合一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很多人在不断地攀比、征服等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越走越远,越发遥不可及。”

从而化“形神合一”为“行意合一”,故取书名为“行意合一”。

 

(三)

现代体育运动,如田径,是强调突破人的某一功能的极限,从而强调形体、机能、心理、素质四大要素。与此不同,《行》书为运动锻炼预设的目标是健康与幸福,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运动锻炼策略。《行》书说:“因此,一个重要原则,两个基本特征是我们普通人最理想的运动锻炼策略。不仅提供极佳的健康和幸福,而且还让健康和幸福变得特别的简单和可持续,使得我们普通百姓轻松健康、幸福一辈子。”这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运动应当产生极致的幸福体验——心流,而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可重复的高效性和可体验的享受性。

所谓“高效”,是指让人们的全身都受到充分的锻炼,而不只是某一部分肌肉受到锻炼。所谓“享受”,是指锻炼者能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是身心的愉悦,而坚持下去,快乐健身一辈子。有如中华传统武术重视个体完善,强调动作与意识的和谐统一,适合普通人的终身健身理念。

 

(四)

“意”为形而上,“行”为形而下。上者,“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下者,“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如何才能“行意合一”、形神融通而产生对运动锻炼的自觉与喜爱。也许,你曾有这样的感受,当你专注于一件事情时,由于特别投入与忘情,而感到内心充满愉悦和幸福。在现代,积极心理学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其中有个核心的概念,即“心流”。行意合一的目的是引导运动达到最佳幸福的心理——心流状态,使运动锻炼成为至美至善的享受,享有健康、快乐的高质量生活。从而,心流状态成为行意合一的感证——感悟体证。

心流是一种专注某行为时所表现出的高度兴奋与充实感觉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由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心流:心理的最佳体验》(1990年)中对其进行了充分的阐释。优秀的武术流派虽然源流有序、风格独特、各成体系,但有一共性,就是行意合一。武术形神合一、运动行意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幸福心流的体验。心流的产生有三个原则:即目标清晰、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提升个体的能力,使之与任务匹配,有利于进入心流状态。

《行》书结合心流的概念提出行意合一的判断标准和达成目标,以此设计指导运动锻炼的方法,并将其介绍给大家,如能以此指导跑步、打球等日常运动,促成产生至美的心流体验,自爱的运动锻炼,以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缺乏运动锻炼导致的健康问题。

心流与传统武术相结合,使传统武术有了新的语境。虽然行意合一在目前还欠缺定量测定的理论和技术,个体在行意合一进入心流的状态还依赖于个体的感证。作为感证的实例,《行》书还附上了吴彬的学生,吴京、梁长兴和赵庆建等武术冠军的访谈。

 

我和杨冬分别为《行》书作推荐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49-1251863.html

上一篇:那年山路弯弯叶正红
下一篇:圣女仙踪归何处
收藏 IP: 219.245.134.*| 热度|

7 尤明庆 丛远新 杨正瓴 朱晓刚 李颖业 刘用生 马昌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