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如何在艰苦环境下从事仪器开发?
热度 14 2011-8-29 01:06
吕喆老师的两篇博文( 科研的开端 和 科研的开端(续一) )介绍了他和他的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开展科研的故事。可以看出吕老师和他的同学们是在非常艰苦条件开展科研的。用废弃机壳,亲自绘制和腐蚀电路板,四处借实验器材,终于在花费很少钱的情况下做出不错的仪器样机。 在这里根据我的仪器开发经验 ...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5892 次阅读|33 个评论 热度 14
自然科学基金老是不中怎么办?
热度 66 2011-8-20 15:00
做科研总不能老是等米下锅啊。如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身上,可能会导致无米下锅的局面。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可能有一定借鉴意义。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写了几次青年科学基金,最好的一次是三个评审人都同意资助,最后也没有被资助。 由此我想到自然科学基金 ...
个人分类: 我的经历|20816 次阅读|186 个评论 热度 66
饶毅 年轻院士不想让他当选
热度 19 2011-8-19 14:25
饶毅为院士落选接受了中国电视台的专访。饶毅对他落选院士评选的原因作了回复,他认为绝大多数老院士支持他,但年轻院士不想他当选。 这些院士的资格比他低,怕他以后抢了他们饭碗。 看来,中国院士确实一代不如一代。老一代院士高风亮节,推荐贤才。而年轻 ...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8087 次阅读|66 个评论 热度 19
饶毅 中国最好科学家不是院士
热度 4 2011-8-19 14:05
饶毅为院士落选接受了中国电视台的专访。当记者问中国院士是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水平时。饶先生说中国科学界有两个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但不是中国的院士,甚至连提名都没有。很多院士的工作比这两人的工作差得很远。 详情请见: http://n ...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96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发人深省 看老百姓对院士的评价
热度 5 2011-8-18 09:16
门户搜狐网站转载北京晨报的报道—北大院长落选中科院院士 发文称早已预料到结果( http://news.sohu.com/20110818/n316618094.shtml )—后,引起了网友的评论热潮。门户网站的网络民意很有代表性,在这里选择几条,看来院士的威信已经快没了。 1. 中国的院士不当也罢,做个有骨气的人。 2. 说实话,现在 ...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5809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5
中国院士制度的公信力在下降
热度 11 2011-8-17 12:21
本人不才,也见过10来位院士。 每次开学术会议的时候,院士们像中央领导一样座在最前面,面对普通参会者。领导讲完话走后,院士们被人前呼后拥,不知到什么地方从事高深研究去了。各专题会场上没有看见一个院士在参与学术会议。 在国外参加了两次本专业最权威的 ...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423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11
中国院士制度要避免武大郎开店 宜引入国际同行推荐
热度 9 2011-8-17 11:46
袁隆平选了多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不让上。后来,一位被举报有抄袭行为育种专家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著名海归学者饶毅教授这次院士竞选没过第二轮,索性公开宣布再不参与院士评选了。 新院士是由老院士选出来的,这里面有没有武大郎开店现象? ...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586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9
为什么地壳中氧元素最多?
热度 17 2011-8-13 10:18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地壳中氧元素的重量几乎是地壳总重量的一半? 是不是超新星爆炸的时候产生的氧元素最多? 还是其它原因导致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高? 太阳系的产生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一颗比太阳系质量大得多的超新星爆炸后,产生了自然界 ...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26169 次阅读|35 个评论 热度 17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