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孙中山谈人性和人格
魏太保 2014-2-28 17:55
孙中山先生在谈到社会进步时强调: “ 我们要人类进步,是在造就高尚人格。要人类有高尚人格,就在减少兽性,增多人性。没有兽性,自 然不至于作恶。完全是人性,自然道德高尚;是故欲造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 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 ” 如何复苏我们的人性和人格?如何消灭兽性,复苏神性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美德--------助人为乐的回报
魏太保 2014-2-28 17:37
§ 下面这两个故事 , 最真实的感觉是 :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 §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 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 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 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爱因斯坦论教育
魏太保 2014-2-28 17:29
爱因斯坦 :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 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 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 行动。 很显然,爱因斯坦对西方大学教育的专门化和工具化是不赞同的。同样中国的教育效仿西方教育,其目的也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工具,比如制造飞机,生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佛陀乔大木悉达多释迦牟尼语录
魏太保 2014-2-24 22:22
There are only two mistakes one can make along the road to truth,not going all the way,and not starting ( Gautama Siddharta,the founder of buddhism 563-483BC )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人只会犯两种错误:要么没有坚定不移地追求下去,要么根本就没去追求(佛教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佛陀, 公元前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代教育缺少什么
魏太保 2014-2-23 17:30
​ 现代教育已陷入物质化层面久已,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人们过着一种物质化的动物般的生活:动物吃,你也吃;动物睡,你也睡;动物防卫,你也保护自己;动物交配,你也如是。从本质上看,人与禽兽无异,甚至等而下之,过着禽兽不如的生活。稍有良知的人都会看到现实的这种状况。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为器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船夫与瑜伽实践
魏太保 2014-2-23 17:23
有则典故,讲的是一对年青人,晚上将乘船到河的对岸明早举行婚礼,他们按时到达河岸边,上了船,坐好后让船夫划船出航了。他们以为船已出航,便安心睡眠休息。早上一觉醒来,看到船夫还在使劲划船,心想必也差不多到了,就走出船仓,谁知出来一看,那船还停在老地方,急忙一查看,原来船夫只是很认真划船,根本不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父亲和驴子的故事
魏太保 2014-2-23 17:14
有父子两人,牵着一头驴子准备出省城,开始父亲为照顾年幼的儿子,决定让儿子坐在驴子上,自己行走,这样走了一段路,路上的人纷纷议论儿子不孝顺,让这么年迈的父亲走路,自己却坐着驴子,父子俩听到很多人议论,于是又改了方式,由儿子行走,父亲坐在驴子上,这样又走了一段路,路人又纷纷评论父亲不懂照顾幼儿,让这么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真正的文明-------韦达文明
热度 2 魏太保 2014-2-22 17:04
伟大的圣人A.C.巴克提-韦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讲过一个故事,以说明真正的文明是韦达文明,与现代的物质文明形成鲜明的对照.故事如下: 我有另一个故事,是父亲讲给我听的。我的伯父是个布料商人,在打烊之前,他都会在地上放一盆大米。当然,正如任何一条村子都会有老鼠,但他店里的老鼠却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韦达(Veda)文化对科学的贡献
魏太保 2014-2-22 15:59
在印度韦达(Veda)智慧给了我们通过十个符号(0,1,2,3,4,5,6,7,8,9)来表达一切数字的有独创性的方法。每个符号都被赋予了位置值和绝对值。这个意义深远并且重要的主意现在看似如此简单以至我们忽视了它的真实功绩。但它使一切计算都变得非常简单,极其容易,将我们的算术置于一流的有用的发明之列。当我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