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有效的学术交流区别于学术信息交流

已有 3762 次阅读 2020-6-4 10: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交流的基础是所交流学科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在教科书层次上的共识。这是交流的起点,而交流的内涵是远远超出教科书层次的。

       学术信息的交流主体就是科技文献、会议、个别交谈,由于时间限定或是其它因素,这种交流只能是概括性的,摘要性的,甚至是碎片化的。

       学术信息交流是日常性的,我们很难指望会是深层次的。

       有效的学术交流是系统性的,抽象性的,推演性的,以及预言性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间需要有一定的抽象共识作为基础。

       这个抽象共识取决于信息接收者的基础科学理论素质。如果接收者的理论水平显著的低于发布信息的论述水平,他无法有效的接收。交流是无效的。

       如果发布者的理论素质远低于接收者的期望,则接收者一般会拒绝接收,从而也是无效的学术交流。

       因此,有效的学术交流是在理论水平大致持平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虽然两者的学科方向可能有显著差别、也可能是有差异很大的学术背景,但是,如果在抽象的理论内核层次上基本上同一水平,有效的学术交流依然是可以实现的。

       简单的说就是:太高理论水平的文献、或是学科上太远的文献,我们高攀不上(读不了、或理解不了);太低理论水平的文献、或是属于本学科共识性的文献,我们没有兴趣读。

       但是,如果交流的论题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推演、或是对于实验的抽象理论解读来展开的话,有效的学术交流依旧是实现不了的。

       这样,论文的系统性、逻辑推演性、抽象概括性等理论要素,是论文作者实现有效交流的手段。但是,即便如此,对于读者而言,细节性(实质上可能是必要的)推演的缺失是必然的。如果读者不能复原、或是推演得到被论文略去的逻辑环节,或是论据环节,有效的学术交流依然是实现不了的。

       由于以上的原因,学术文献的大爆炸并不直接的意味着学术交流的有效实现。

       只能说是,就有效的学术交流而言,学术论文发布者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使得学术文献接收者总是能在同层次上实现有效学术交流。

       然而,对于创新性学术研究者而言,能否实现超越自身目前理论层次的交流则完全的取决于研究者能否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这就直接的反映为对于高端学术文献的使用能力。

       我们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在这个要点上是非常薄弱的。研究生的理论基础素质较差已经是普遍性的,从而难于(作为接收者)理解、把握系统性的、推演性的、抽象的本学科理论,从而对于预言性的学术文献缺乏必要的响应、或是毫无感知。这样就必然的缺乏学术上的创新性。

       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如何提升毕业生的理论水平使得他们能够在较高端的层次上实现有效的学术交流实质上是实现国家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由于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应当把学术信息交流层次的课程压缩为学生自学,而把实现有效的学术交流所需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教学的主干课程。

       实际上,宏观的,扩大职业院校,是把学术信息交流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学术交流层次的人才培养区别开来。

       这样,宏观上就把高校的导向推向学术性方向,而毕业生质量的宏观标准就是对于高端文献的使用能力。

       无论如何的批评,以发表较高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标准的做法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但是,没有系统性的理论课程的支持,客观效果则不是很理想。科技创新能力依旧不足,因为有效的学术交流能力不足。

       近几日有多篇博文谈及的博士生答辩表现出的理论片断化,实际上就是有效学术交流能力不足的表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236369.html

上一篇:期刊编辑有兴趣的论文与读者有兴趣的论文
下一篇:学生对数学推演的畏惧源于何处
收藏 IP: 123.54.71.*| 热度|

2 高峡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