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研(进行)中思想资源的枯寂 精选

已有 7843 次阅读 2017-7-17 22: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实际进行对于预设目标的研究时,思想的枯寂直接的导致未能达成研究目标。

快速的思想枯寂导致项目在结题时间前就已经知道没戏了。而慢慢的枯寂则是最为熬人的,在结题时间到了时,总觉得还能做点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以强烈的斗志开始审请(或进行)新的项目研究。

       传说中,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没见到这样的人物。所以,我们泄气了。草草的把进行过的有关研究理一理,出几篇文章,这个预设目标的研究也就拜拜了。

       做过较长时间科研的人很明确的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思想资源的枯寂。也就是口头语,没思路了。

       我们问,那之前为何有那么多思路?答案是明确的,因为没有做研究之前,对于问题的本质认识太浅显了,从而在浅层次的一系列逻辑推演后,认为成功是必然的。但是,一旦实际的研究揭示出新层面上的本质问题,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对策。唯一明确的是,预设的研究路线注定是没戏了。此时,回头再思考原来的思路,很容易的就发现了是自身太“天真”了,对于目标研究问题本质的误判。从而,这个研究是建立在主观预期(想象)上的。

       那么之前为何没有发现呢?因为偷懒了,有取巧意识作怪,并没有寻求或仔细阅读不利于(或是否定)自己预设研究思路的那类文献。这类缺乏了解和把握对自身研究思路构成否定的那部分文献的现象,应该是归类为:缺乏批判性思想资源。

       为何实际的研究揭示出新层面上的本质问题会措手不及而几乎没有对策呢?发现新的本质问题应该是个好事啊。实际上,由于在预设中没有预见到此类本质问题,从而在理论上和文献上,对于相关的本质问题基本没有思想上的准备(也没有文献方面的准备)。没有能力(理论或实践意义上)应对揭示出来的本质问题,只好就此打住。从而,失去了在本学科内对新问题的开拓机会,只能是草草的发篇文章报道一下自身的发现,此后也就急流勇退了。这是缺乏超前性的思想资源。

       缺乏批判性的思想资源导致我们难于避免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有机会避开的错误)。缺乏批判性的思想资源实质上是对前人的研究继承性不足的表现。

       缺乏超前性的思想资源则是已知新发现的机会(创新的机会)就在手上,但是,却非常清醒的知道自身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能力来进一步展开研究。

       舍则万分的不甘,进则明知无望。

       我们问的是,对于以预期研究目标失败为代价而获得的新发现(揭示出新层面上的本质问题),科研人员会如何处理自身的研究结果?

       直观的答案是:发论文!很遗憾,发表对于自身整个研究是如何失败的研究论文是没有期刊登出的。没有科学价值!

       实际的答案是:告诉自己在学术生活中的朋友!但是,保密!

       在学术上,实际上有4个圈子:1)学术亲人圈,如关系铁的很的师生关系,学术研究思想一致的真友人;在这个圈子是主动的深度论述。2)学派圈,就是在基础理论上持类似原则的学术圈,在受到邀请时,一般会有少许保留的深度论述。多少是采取被动的姿态。3)学科圈,对学科圈,原则上是保密。这点好理解,谁不爱面子呢?就是被别人知道了,出现了私下的流言,那也一定要把正面的研究成果大大的光大一把,至于错误嘛,谁不犯错误?避重就轻,一派老道的姿态。4)学界圈(学科外圈),实际上是科研人员的社会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把研究项目名称,级别,时间段,验收结论,发表论文等等,全部的作为重要的科研成果。

       就我个人的研究历程而言,在每个关键的时期,我都恰好的得到了学术真友人的指点,从20世纪80年代老知识分子讲的失败案例,到我接待的法国、美国友人讲的学术失败细节(含学术造假的案例),到90年代英国友人讲的大课题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失败来失败去而又始终在进步的案例,直到我的导师陈至达对百年来力学数学的成功与失败的大量案例的解析。

2004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了,就是要以学生的姿态来学习失败(包括学习相应的失败者的理论著作),在把所有的失败案例理清后(也等于把相关理论都把握后),成功的道路也就明确的展示在我们眼前。

到了想明白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学术名著,才意识到,作者之所以回避某类问题(一般是以非常含糊的调子处理)在实质上意味着作者认为他的理论难于完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因此,我有一个结论:从全局上看应该谈,而书上避而不谈的论题,实质上就是该理论有失败风险的论题。

这样,以反面的观点来看这本名著,就很快的能找到能补充该书不足的其它理论专著,把这个系列的主要著作全弄到手上,就得到了整个学科百年来的风云迭荡。再把期刊论文浏览浏览,这类专著的远见卓识也就充分的展现出来。

结论是,借助于阅读文献和专著,我们能在百年时间跨度上建设学术亲人圈,就算是运气不好,也基本上能够在百年时间跨度上建立学派圈。

有了这两个圈的任何一个圈,都不会出现思想资源的枯寂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于失败的学术解析不足是难出大成果的最为基本的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66862.html

上一篇:特殊函数会热起来吗?
下一篇:对于上游产业相关技术的需求极为迫切
收藏 IP: 211.142.128.*| 热度|

30 罗汉江 吕喆 李满枝 徐耀 郑新奇 王安良 陈南晖 张成岗 胡涛 陆泽橼 梅卫平 孙学军 李俊 侯沉 王启云 李坤 冯兆东 晏成和 张云 朱志敏 朱林 刘俊华 wqhwqh333 shenlu loyalSciencefan xlsd zjzhaokeqin biofans taoshl zhjq201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