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珍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梅珍生 博士、博士后、教授

博文

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味

已有 3117 次阅读 2017-4-20 20:51 |个人分类:哲学动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传统文化, 中华, 湖北日报, 厚味

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味

梅珍生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70419/hbrb3096578.html

湖北日报讯  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而且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也发挥了其他民族难以替代的历史作用。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民族正以“古今中外法”,参与引导世界文明的对话,推进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在海纳百川中,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真正确立起中华民族可以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信心!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的一朵奇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与自信。


一、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早在公元前两千七百年左右,黄帝作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便带领我们民族走出了野蛮的丛林。

人文初现。《易传·系辞》里记载的文明曙光,勾勒了我们民族走出洪荒与野蛮的历史。在包羲氏时代,人们“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人的文化创制使得人摆脱了渔鹰或其他动物对待自然物的方式。而神农氏则“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从神农到黄帝、尧、舜的兴起,我们民族不仅兴起了渔业、农业,甚至出现了早期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的商品交易,由此中华民族走上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文明新阶段。而城市、文字、冶金术和礼仪中心的出现,促使了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社会形态的整体转变。

早熟而绵长。在通常的理解里,中华文明属于“人类早熟的儿童”,这种衡定也间接说明了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前列。同时,作为人类文明历史上四个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唯有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传之久远,未曾中断。

惠及世界。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其《风俗论》中,跳出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视角,认为东方民族早在西方民族形成以前就有自己的历史,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伏尔泰的观察不仅适用于中华文化的早期发展,即使后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也一直遥遥领先世界发展水平。英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威尔斯曾将整个第七、八、九世纪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他认为,当欧洲和西亚敝弱的居民不是住在陋室或有城垣的小城市里,就是住在凶残的盗贼堡垒中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却在治理有序、优美、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索的。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而且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也发挥了其他民族难以替代的历史作用。


二、博大精深


尊礼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有关天地人如何在宇宙间相处的智慧。早在殷周之际,“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的神本崇拜,便转为以血亲为纽带的祖宗崇拜。宗法制的确立,使礼具有崇高的地位。周礼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礼,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自周之后,“礼仪之邦”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代称,礼作为最基本文化的基因,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与人格形象。

敬天法祖。这是儒家的核心信仰之一。所谓“天”就是天神;所谓“祖”就是宗庙里的祖先。《明史》卷四十八记载:“敬天法祖,无二道也。”在我们民族走出原始思维的人文理性中,“敬天”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诗经》里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荀子的“天行有常”等许许多多的思想观念都肯定了自然的规律性;同时,我们古人又深刻地认识到人并非是自然奴隶,“敬天”含蕴着“法天”的要求。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老子要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正是说明人对自然规律既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又可以“应时而使之”,在“与天地合其德”的认识基础上,最终使人进入天人合一的自由境域。

民胞物与。在中华文化中,贯穿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的核心精神是张载在《西铭》中所概括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仁爱情怀。儒家不仅强调“仁者爱人”,更在道家“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基础上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万物共同构成“并育而不相害”的自然和谐图景。人与物之间,超越了西方的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世间万物各有“道性”,各有存在价值。在超越物种的人类社会生活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正是我们文化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虽然这种温情与正义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尚有着漫长的距离,但它们作为我们民族心灵中涌动的精神力量从来就没有止息过。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从来强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方法,协和万邦,“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文化的力量感召四方,真正让其他各民族的人民感到“中心悦而诚服也”。

惟善为宝。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挣脱兽性的历史。如何摆脱兽性,正是我们文化中以“人禽之辨”为核心的基本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精忠报国、为民请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的实践理性等,共同地指向人性之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礼的约束,还是法的禁止,它们要求人在遵守不同层级社会规则的时候,体认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德性引领。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指向人性之善的诸多内容,依然跃动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构成了人之为人的精神底色。

仪态万千。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共奏了一曲人类精神华丽的东方乐章。仓颉造字使我们民族拥有与埃及圣书字、古苏美尔、克里特文字等同样古老的文字,至今影响了东方其他民族和地区。汉字使得“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开启了文明传承的闸门。由此,我们民族在天文、农医、冶炼、建筑、车船、纺织、造纸术、印刷术等各个领域都对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竹书纪年》中有世界最早的彗星记载、《尚书》中有最早的日月食记载。在数学方面,我们贡献于世界的十进制,曾被李约瑟惊呼:“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置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囯早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丰富的富有诗意的词句:“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更不用说《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及历代文学巨匠们所承载的我们民族的希翼及其精神追求了。在文化积累方面,《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这表明我国在夏、商、周都有王室图书档案馆,它们汇集了那个历史时期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在历史上天禄阁、石渠阁、兰台、东观、弘文馆、文渊阁、金匮石室等都成为了知识的渊薮,而《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则成为不同时代文明传承的津梁。


三、开放包容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华文化就是在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中成就其博大精深的。

道之全体大用。从“轴心时代”的诸子开始,尽管九流百家立说不同、治道各异,但各派都试图在敞开胸怀中,拆解接纳异见。如若不然,在“道术为天下裂”的知识图景中,那些“得一察焉以自好”的“一曲之士”,是永远不可能通晓“天地之大全”的。尽管韩非在《显学》中指出:“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但这种思想学说的裂变,反而成就了各家各派之间“辩者相与乐之”的理论生产,也促进了我们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

易道广大。我们民族开放包容文化的性格在六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诠释中得到突出的体现。历代易学著作汗牛充栋,无比繁杂。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写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至繁。”无论是对于传统“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还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甚至是在革故鼎新、破旧立新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创造精神。

综合创新。对于异域的文化思想,我们民族更是含菁咀华。佛学中国化运动,更将异域文化直接化为民族的文化血脉。佛学的传播,由魏晋南北朝佛学的“传译吸收期”,到隋唐佛学的“融通蜕化期”,禅宗奋起,不着言语,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使佛氏的“慈悲”与儒家之“仁”,都表现出了浓郁的现实关切。其他宗教如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15、16世纪西方左右新航路开辟后,即从明朝末年开始到近代,大规模地出现了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西学东渐,五千年的文明在欧风美雨的被动荡涤下,出现了吸纳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扩张时期。由此,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大量传入中国。我们的文化也经历了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的艰辛与曲折,我们最终找到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自信。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民族正以“古今中外法”,参与引导世界文明的对话,推进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在海纳百川中,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真正确立起中华民族可以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信心!

(执笔:梅珍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2-1050129.html

上一篇:科学与艺术相互融通
收藏 IP: 219.140.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