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中国, 中国催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achina 化学家(www.chemj.cn)

博文

[转载]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贺泓院士新任ES&T副主编(附其他华人副主编简介)

已有 2175 次阅读 2023-5-14 14:05 |个人分类:催化人物机构|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从2023年5月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加入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S&T),担任该刊亚太地区副主编,截止目前ES&T共有7位华人副主编


1684044126068.png
贺泓院士
贺泓,1965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留学和工作11年,2001年底回国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和非均相大气化学过程,系统研究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理、催化剂与催化反应体系设计和大气污染物催化净化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取得了柴油车排放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和大气灰霾成因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

ES&T其他华人副主编简介:

1684044152479.png

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1991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1年和1994-1996年分别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2005年受美国化学会委托领导成立了国际著名杂志ES&T的 Asian Office并独立负责审理和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稿件。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环境过程与毒理、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效应等。提出并推进了我国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研究,为两期POPs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和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曾分别参加我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400余次。培养的研究生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先后6次获各种优秀研究生导师奖。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University Fellow, 2003年和2011年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2013年获得安捷伦公司“思想领袖奖”,同年以POPs研究集体名义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2014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杰出客座教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684044177018.png

陶澍院士
陶澍环境科学家 1950年8月14日生于上海市, 祖籍江苏省无锡市。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土木系-地质系环境科学与健康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土木系-地质系环境科学与健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在微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区域环境过程研究,微量污染物的形态、迁移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区域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区域归趋模型与风险评价、污染物界面微环境行为等方面取得系统成果,近年来侧重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归趋模拟、暴露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负责人,长江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名),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JES、毒理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杂志副主编和地理学报、Pacific Basin Consortium for Environ & Health Science、International Panel for Chemical Pollutants、Research advisory committee for clean stoves、Environ. Sci. & Technol、Environmental Pollu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等杂志编委。

1684044202632.png

李向东教授
李向东,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讲座教授、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建设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青基金获得者,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副主编。李向东教授主要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城市环境问题、污染土壤修复等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入选Web of  Science环境与生态学领域高被引学者。

1684044236449.png

王鹏教授

王鹏,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UCSB)。2009年作为首批创校者加盟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KAUST),2013到2017年间担任 KAUST 环境科学和工程系主任。2019年加盟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王鹏教授一直致力于发展跨学科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促进水-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着力于开发绿色低碳的水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创性技术,深入挖掘产水、废水处理和产能过程中的碳减排潜力。王鹏教授在2021年获南京大学紫金全兴 “杰出校友” 奖,2020年获得苏尔坦王子国际水奖(非传统水资源类)(The Prince Sultan bin Abdulaziz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Water),2020年获华人环境教授协会科研先锋奖 (CAPEES/Nanova Frontier Research Award)。发表SCI文章超过120篇,编辑和出版英文专著三部。王鹏教授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现任ES&T 副主编 (Associated Editor) 和执行主编 (Executive Editor), 2022年受邀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水务署咨询委员会委员。


1684044282201.png

任智勇教授

任智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和Andlinger能源与环境中心的教授,任能源与环境中心的副主任,并在2020-2021年担任执行主任,兼任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并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担任客座教授。任教授领导普林斯顿 WET(水与能源技术)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在环境和化学领域的脱碳化和数字化 (https://ren.princeton.edu)。他的研究团队使用电化学、微生物学和数据科学的工具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关键因素,并研发模型和技术在环境和化学过程中实现资源回收。获包括水研究基金会的 Paul L. Busch 奖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 Walter L. Huber 研究奖。
1684044311527.png

王书肖教授

王书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副主编。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来源与控制研究,研发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改进二次颗粒物数值模拟,构建了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持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发表SCI论文340篇,引用>2万次,连续4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贺泓院士新任ES&T副主编(附其他华人副主编简介) (qq.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3-1387937.html

上一篇:Environ. Sci. Technol.合作论文:乙酸乙酯氧化铈上催化燃烧—水解氧化途径、有机酸盐表面聚集
下一篇:美国化学会推出环境领域新刊 ACS ES&T Air
收藏 IP: 117.185.1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