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月参加了一个国外仪器公司的活动,一个国内仪器技术领域主导性国企的活动。两相比较,差距显著。
这个国外的仪器公司历史应该不长,但发展迅猛,朝气蓬勃,覆盖全球。特别是这几年在中国攻城略地,收获颇丰。而且从娃娃抓起,产品从托儿所一直覆盖到重点高校的师生。市场定位清晰,拓展策略准确,技术服务出色。可以说在成长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对中国市场做到了准确的把握。在服务于中国市场的同时,从技术和资金两个角度把自己都做强了。
反观我们的知名国企,对市场可以说是置若罔闻,依靠国家指令性的计划(当然,已经转化垄断性质的市场模式。只不过这种垄断不是技术和市场能力创造出来的。而是矮子里头拔大个,蝎子粑粑,独一份,靠出来的。)逍遥的不得了。应该比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是差远了。所以也有危机感,那就是怕国家的资源把握不住。所以,劲儿全冲着管理机关使上了。而且,生怕自己丢了圈子里老大的地位,所以各种项目、研究计划、产品配套机会都想把握。以至于一个技术人员要同时忙四五种工作,而且是性质不同的工作。所以,基本上很多方面都是忙于应付,特别是一些技术基础类研究(这部分工作其实应该是高校,或校企合作研究更好)。虽然问题一大堆,但如此下来,每年的业绩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主管领导是相当的开心。同时,也是相当疲惫,因为要应付很多工作,而且心里不踏实。最可惜的是,虽然他们有很好的技术基础,有特别能奉献和战斗的技术人员,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市场跟踪、分析和响应能力,造成了由于产品可靠性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而引发的质量信誉问题,从而形成了中国人不爱中国货的局面。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的新问题,国人对国货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困窘比比皆是,归根结底是核心技术落后这一个单一因素么?不是。绝对不是。
上面提到的外资企业在高端仪器方面远落后于我们这个老大哥级的国企。但他们的发展速度是绝对让老大哥望尘莫及的。但是老大哥应该是毫无知觉,因为,他眼里的对手,都是国际一流企业,并正在赶超,他没时间,也没太认真地去分析过真正的市场,更别说自己的潜在用户了,没时间顾及。这也不能怪他们,国家为了让他们赶超英美,给他们投入的太多了,一时难以消化,而以后可能也没机会再消化了。
国企的规模,让人瞠目,但是内涵和竞争力,真的,经常让人难以苟同。
赶英超美的时候,不要老想着技术那点事,多思考思考其他的,来点头脑风暴,或者身体风暴可能更好。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体会,老外做研究的思维往往比我们傻得多,就是笨笨地一直坚持做了下来。而不是聪明得像做奥数一样,四处寻找技巧。
国际一流是“做出来”的,不是单纯“忙”就能忙出来的。可能忙完了,只是适应了我们现在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决策,而失去了很多本应一点点得到的积累。
“忙”于发展和成长,“急”于发展和成长的思维模式对我们的大学生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潜在的影响。让很多很优秀的研究苗子,由于“急”、“忙”而放弃了继续学习钻研的想法,而去急忙收获成长的快乐,去追逐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好东西。
就像炒房子一样,不能简单地埋怨炒房人。他不炒房子,他干什么?社会还给了他什么投资寻求增长的积极方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1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