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Z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ngZheng

博文

菽庄诗事钩沉

已有 8943 次阅读 2009-12-8 23:27 |个人分类:门外诗话|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大约一百年前,1894年甲午战争的余波未平,也波及到东南沿海一座青如螺黛的小岛。

浪潮洗刷过的岛滨沙滩,平明如镜,映照出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的身影。

这位心事浩茫的中年男子环视四周,对自己说,这里要有一个花园。

于是,岛滨便有了一个花园。

入得宅庭暑气消,风流一枕忘寂寥。
菽庄旧事依稀见,只把风尘聚四桥。

──关燕清,2006年.8月1日

燕清这首纪游诗,描写的是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的景物。

菽庄花园坐落在日光岩东南侧的海边,内有倚岸楼台、绕墙花榭,外建百米曲桥卧海凌波,曰“四十四桥”,桥畔有巨石名“枕流”,借尽海阔天空、烟云浩渺之气势。燕清“风流一枕”句,便是咏枕流石,而“四桥”则无疑是四十四桥的缩写了。

“枕流”一词,源于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邀游北极,枕石漱流饮泉。”晋代有个叫孙荆的人,误将“枕石漱流”说成“枕流漱石”,听者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荆答辩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此说歪打正着,从此“枕流漱石”便成为被人们认可的创新,取代了政治伟人兼学术权威曹操的“枕石漱流”了。这或许可作为刘俊明老师所谈论的“轴线上叠加的涨落”之一例,借来说明凡在科学研究中有建树者,必勇于打破常规(但反之不成立,敢于打破常规者,未必皆有建树)。

话题扯远了,回到菽庄花园来。“菽庄旧事依稀见”,如今还有哪些旧事有迹可寻呢?

故事还得从1894年甲午战争说起。清廷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时任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被迫于1895年携当时20岁的长子林尔嘉及全家内渡厦门,定居鼓浪屿。

年复一年,林尔嘉时时东望故园,辄萦梦寐,然有家难回,便于1913年在鼓浪屿仿造台北板桥别墅建造了菽庄花园。

这位林尔嘉,便是开篇提到的中年男子。他以经商为生,却喜爱诗词,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建造菽庄花园后,他随即发起菽庄吟社。菽庄花园成了诗人们吟诗唱酬的聚会场所。已故文史专家张宗洽有一首《咏菽庄公园》,诗云:

一自台湾沦铁蹄,菽庄始筑鹭江湄。
座中尽有吟骚客,杯底能无悲黍诗。
光复故园怀俊杰,流连山水寄襟期。
后人莫笑癫狂甚,诸老当年别有思。

菽庄花园中的四十四桥建成于林尔嘉四十四岁时的1919年。四十四桥落成时,菽庄吟社的吟侣们以此为题吟诗作赋,盛况空前。这次诗会,夺魁的是厦门诗人贺仙舫(字仲禹)的长诗。这首诗,流转奔逸,纵横多姿。摘录片段,可窥一斑:

万里长空看一碧,海天上下浑相积。鹭江江水自回环,斜阳今古几潮汐。……豁尘襟,鼓素琴,拽杖履,谢缨簪。茗调清泉煮,酒从大斗斟。风帆看隐约,遥山一发深。……有时涛头万顷拍桥来,浪花飞雨作晴阴;有时一镜波平万籁寂,游鳞泼刺载浮沉;有时日光岩上晓钟动,百八钟声度幽岑。杵杵清圆听个个,发人猛省去来今。四时朝暮景光异,色色形形万状临。……谢公水月杜公箫,千古名传四四桥!

参加这次诗词盛会还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林尔嘉的夫人龚云环。作品是一首七绝,诗云:

四十四桥纪落成,梁空支海渡人行。
扶栏百丈水千尺,乐事年年长月明。

这首诗,集北宋蔡襄楷书《万安桥记》的字刻在桥畔石壁上。

顺便一提,龚云环是当代诗人舒婷(龚佩瑜)的堂姑婆。

“小时候起,就不断听厦门人说,鼓浪屿的女人越老越美丽。”

这是舒婷的散文《大美者无言》(《上海文学》2007年第3期)开篇第一句话。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位名叫黄萱的女子。

黄萱虽不是菽庄吟社的成员,却和吟社中人有密切关系。她是前面提到的诗人贺仙舫的私塾弟子。

提起私塾,很容易想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些放开喉咙朗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小毛孩子。但黄萱读私塾不是在孩提启蒙时期,而是在念过女子师范学校这间洋学堂之后。黄萱家境优越,其父黄奕住虽然屡投巨款于公众教育事业,却一心想培养女儿成为真正的名媛淑女,因此不让女儿继续上大学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而在家中请家庭教师分别开设国文、英文、音乐等课程。贺仙舫和另一名国文教师施教经书格律,整整五年,为黄萱的古典文学打下深厚的基础。

黄萱后来和著名医学专家周寿恺结为伉俪,她的公公周殿薰(字墨史)也是菽庄吟社的重要诗人,其《观玉屏书院夜读》云:

夜来风雨读书声,灯影联窗相映明。
此是田单一星火,收齐七十二名城。

此诗一出,不胫而走,鹭城学人争相传诵。

婚后,黄萱随夫君到了广州,由于其“门风家学之优美”,被陈寅恪先生聘为助手。以后的十三年里,黄萱协助陈先生完成了《论再生缘》、《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重要著作,累计近百万字。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出版后,步入晚年的黄萱成了大家瞩目的知名人物。然而她避开了外界的喧嚣,回到了家乡鼓浪屿,在四十四桥上欣赏落日的余辉。

菽庄吟社成立之初,以台湾内迁的诗人和厦门本地的诗人为主,后来发展到将近千人,范围遍及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市。台湾著名诗人许南英、施士洁以及内地著名文学家林纾(琴南)都是吟社成员。

抗战期间,不少吟友离开了厦门,分散在各地。其中,诗人李禧(字绣伊)因拒绝出任伪教育局局长而避难香港。在一封从香港寄给贺仙舫的信中提到:“陈丹初君由菲寄到风雨楼诗索和,兄与渠亦是诗友,不可不和。仅附原诗一纸。”

信中提到的陈丹初名桂琛,字丹初,菽庄吟社成员。陈桂琛和李禧是同门师兄弟,都曾师从周墨史(即前文提到的黄萱女士的公公)。抗战期间,陈桂琛侨居菲律宾,在宿务中华中学教授国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菲律宾,陈桂琛因抗拒与敌合作被捕,惨遭枪杀。

李禧的信中还写道:“弟此回抵港,水程七天,风掀涛掷,登陆后亦头痛数日。”并有纪行诗一首:

大野纷龙战,风潮未肯休。
可掀南海浪,恐系北堂优。
助虐天吴呈,惊心地轴浮。
何怜孤岛渺,飓母在中流。

这封信表明,虽然由于战乱造成的颠沛流离,菽庄吟社很难再举办聚会活动,但吟友们的诗词酬唱,仍然没有间断。 “除却鏖诗度日难”(施士洁句),诗是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然而,生命老去毕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到了四十年代,吟社的许多主要成员相继辞世。1947年,林尔嘉的第五子林履信回厦门,又邀集新老吟侣举行了一次聚会,这是迄今知道的菽庄吟社的最后一次活动了。

 


李禧(绣伊)诗稿手迹

贺仙舫(仲禹)诗稿手迹

(本文的手迹图片系第一手资料,转贴或引用者请注明出处。四十四桥图片来自网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63-277174.html

上一篇:八声甘州──中秋感题
下一篇:岁末寄学人亭
收藏 IP: .*| 热度|

20 刘俊明 武夷山 李霞 孟津 王芳 刘进平 张檀琴 陈绥阳 王安邦 邵宇飞 钟炳 陈国文 徐建良 吉宗祥 魏东平 杨芳 陈湘明 侯成亚 鲍海飞 李泳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