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Z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ngZheng

博文

说诛心 精选

已有 14172 次阅读 2008-5-21 12:28 |个人分类:街谈巷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春秋时期,晋灵公奢侈放荡、昏庸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无济于事,还险些性命难保,不得不逃到离京城二百余里的地方避祸。后来大夫赵穿弑杀灵公,立晋成公为国君,赵盾得以回朝复任官职。太史董狐于是在史书里记上一笔:“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搞错了吧?我那时还在逃,弑君之事不是我干的呀。”董狐一口咬定:“你官居为正卿,逃亡时没离开国境,回来后你不讨贼,弑君的不是你又是谁?”

董狐此举,使后世因此有了一个成语,叫“诛心之论”。《后汉书》解释得明白:“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所谓赦事诛意,就是不细问罪迹如何,而侧重分析心态、批判动机。赵盾虽然事实上并未杀灵公,但董狐料定其内心必有其意,既有其意,其心可诛,这就是董狐的逻辑。

董狐的诛心之论受到孔子的赞扬,孔子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文天祥的正气歌也有“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的高度赞誉。“赵盾弑其君”分明不符事实,为什么孔子和文天祥还要赞赏董狐呢?这是因为,孔夫子和文天祥们把历史看成道德教育的课本,而非一门需要去伪存真的严谨的学问。孔子自己写作春秋,也不是为了保存史实,而是为了警戒世人,使“乱臣贼子惧”。

诛心这方法,用起来实在痛快淋漓得很,因为诛的是别人的心,不是自己的心,把一切看不惯的言行上升到道德高度加以鞭笞谴责,能使自己感觉到正义在胸,真理在握。因为心思是看不见的,所以怎么说别人都百口难辩,连眼角膜透明度不够高都可以被用来指责内心有恶念,孟子不是说了吗?“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虽然理直气壮,可惜违背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诛心却只有“大胆假设”,没有“小心求证”,更无视那些足以证伪其假设的反面证据。

“诛心”流行数千年,直到清代,乾嘉学派出现,大力倡导以考据为主要的治学方法,尤其是到了近代,科学精神注入史学,史学才从“失实求是”走向“实事求是”,而“诛心之论”也逐渐从褒义词变成贬义词。

【后记】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本来是讽刺做了多余的事。但现在想想,此举未必全没必要。比方说,我是一条蛇,看到别人的画,也许会疑心画的是我。如果他画完蛇身,再给它添上脚,我就知道画的不是我了,因为我没脚。

所以呢,我考虑有必要给惹争议的《说诛心》添上几条蛇足。

第一,《说诛心》是有感而发,这点没错。感从何来?前几天关燕清老师倡议起社,以诗歌的形式悼念汶川地震的遇难者。在这之前,也已有不少博主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了一些诗词了。起社有利于集中众人的作品在一起,宛如一曲和谐的大合唱,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实属义举。我喜爱燕清君的诗词,也佩服她的侠气,遂成为起社的响应者之一。没想这项义举在科网上引起一场小小的“地震”,冷言“血馒头”者有之,联系到红楼梦者有之,斥为“后庭花”者有之,而且多是匿名。当然,这些评论也引起许多朋友的反弹。现在争论过去了,留下了一点感想,记录下来,就是这篇《说诛心》。

第二,《说诛心》没有针对任何具体的人。既然是感想,就已经跳出了具体人具体事,而是一种经验教训的思考了,这就是《说诛心》里不再提“起社”这件事的原因。有些朋友把拙文附会到其它事件上去,则是始料未及的。

第三,那么,为什么想到董狐呢?因为董狐在历史上是以秉笔直书受到赞誉的,可是“赵盾弑其君”却确实冤枉了赵盾。有些网友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认为自己是怎么想就怎么说,难道不行吗?却无意中(我相信他们是无意的)对他人造成伤害。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批评人的时候,过多相信自己的“政治正确”,而忽略了尊重事实。“诛心之论”之所以受到孔子的认可,也是因为孔子只把历史看成道德教育的课本,而没有看作一门需要去伪存真的严谨的学问。我们受过科学洗礼的人不应该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了。作为科学网的网友,光有秉笔直书的勇气还不够,还要有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这就是拙帖《说诛心》所要表达的感想。本来是隐藏的帖子,写给自己看,以便随时告诫自己的,有朋友鼓励公开,才拿出来献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63-26191.html

上一篇:欲识真理,勿轻信之
下一篇:众山迢递皆相叠── 柏松网友《自相似性结构着的嵌套》图解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