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iations Upon one Them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凌云 我思故我在

博文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林熙 何凌云:“走出去”与母国污染

已有 1392 次阅读 2023-4-26 09:5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林熙 何凌云:“走出去”与母国污染——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微信图片_20230426095507.jpg

近日,广州大学林熙博士与本人合作的最新论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在转轨经济学旗舰期刊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已正式在线发表。


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跨国生产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际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现有文献为上述关系提供一些实证证据,但结论并不统一,且主要聚焦FDI的环境效应(尤其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FDI)。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将OFDI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鼓励企业“走出去”。随着逆全球化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近年中美贸易摩擦,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OFDI对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既然FDI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变为“污染天堂”,那么OFDI能否改善这些国家的环境质量?因此,研究OFDI对母国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将企业污染排放分解为减排技术、生产技术(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并区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污染转移”效应,阐述OFDI影响企业污染排放的潜在机制。接着,采用中国环境统计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外投资名录合并的数据集,实证研究OFDI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关系。其中,采用IPW-DID模型,识别OFDI对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


研究结果包括以下方面:OLS估计表明,相对于非OFDI企业,OFDI企业排放强度较低,但排放总量较多,部分原因在于技术较先进、规模较大的企业自选择进行OFDI。本文重点关注IPW-DID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OFDI不仅降低企业排放强度,而且减少排放总量。OFDI引致的污染减排由减排技术改进和能源强度下降驱动。即便是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高污染企业,也不会通过OFDI向国外转移国内生产。上述结果意味着,OFDI主要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来减少污染排放,而不是“污染转移”效应。此外,仅对于当地生产型OFDI、资源开发型OFDI、以高收入国家为目的地的OFDI以及资本密集型行业,OFDI有助于污染减排。


研究创新点在于:第一,从微观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本文为OFDI与环境的关系提供首个实证证据,不仅对比OFDI企业与非OFDI企业在污染排放的差异,而且设计IPW-DID的实证框架,识别OFDI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其次,相比较宏观层面的研究,本文区分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污染转移”效应,更好地揭示OFDI影响污染排放的机制。第三,本文从OFDI动机和目的地以及行业类型,细分了OFDI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异质性影响,这是以往文献采用宏观数据无法实现的。


作者简介:林熙博士,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讲师,Sustainability(SSCI 2区)客座主编,本人在暨南大学指导的第一位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环境经济学、微观应用计量学等。与本人合作的研究成果在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篇)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和本人合作出版专著《贸易壁垒、企业出口与环境污染》。

微信图片_20230426095518.jpg

期刊简介: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是世界公认的转轨经济学旗舰期刊,上财目录期刊之一。


论文下载链接:http://doi.org/10.1111/ecot.123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405-1385818.html

上一篇:重庆三日
下一篇:最新论文被Energy Economics期刊接收
收藏 IP: 112.96.4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