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的一生
魏贤华
想写水稻,起源于铺席子的时候,想起小时候棉被是稀缺物,于是垫的褥子在冬天都是用稻草代替。忆苦思甜,这些旧物不会再出现在家居中了,但我们仍应敬畏地感激这些大地恩赐之物。
其实作为一个曾经的农民后备军,我是那么不愿意下地劳动,是那么痛恨农业社会的生产力落后,生产工具和形式与小学历史课本的春秋战国时代几乎无异。另一面,中国人吃饱饭也不到四十年,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已经提前走完,而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除了顶层设计的贡献,也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现在中国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水稻产量了。就南方人的餐桌主食而言,水稻依旧是不可撼动的地位,许多人仍有不吃米饭感觉没吃饭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季水稻,除了暑假无比艰苦的“双抢”之外,80、90年代中小学都要在春耕、秋收两个时间段放“农忙假”,时间大概有1周到10天左右。春耕那个农忙假在4月初,主要任务是插秧。其实在插秧前就有很多准备步骤了,大抵是施肥(农家肥运送至田中)、耕田与耘田、秧苗准备(浸种发芽——育苗),到了农忙假主要就是分苗与插秧了。
三月,种子在水的浸润下发芽(图1),数天后撒在土壤表面(图2),幼苗经过一个月左右成长高度可达15-20 cm便可移栽,此时绿色的叶子密密麻麻挤在秧田中(图3),拔秧苗的时候嫩嫩的叶子拂过双手,酥软的那种感觉极好,它们的气息与草地无异,像是童年的青涩之味。拔完秧苗,需要捆扎起来,一捆大概就是一只手能拿完的容量,并担往已耕耘好的待插秧的田中,按预计种植面积分散。毫无疑问,插秧是一项技术活,秧苗要以规整的正方形网络结构排列,对于新手来说,植下几排后就容易歪歪扭扭,因此也往往采用拉线的参考手段,以一直线为基准排队,新手就跟着老手排队的思路;在大多数农活中,插秧看上去并不用负重发力,但由于要半蹲在水田中并弯着腰,在植下一排后往后退重复上述动作,此时扎实的腰腹力就显现重要的作用了,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哪个人不腰酸背痛的(图4)。听说现在都广泛采用抛秧技术了,科技只有科技才能解放劳力啊。
在插秧后,一些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灌溉方面在上半年主要因为雨水过多,水多了则需要放掉水,下半年主要防旱则一般通过水库、水渠引水;施肥一般是农家肥与化肥结合;除草就是人工方法在田间找出混在水稻中间的草拔除;防治病虫害则用喷雾器打农药。水稻经过生长期、分蘖期、抽穗期,开始开花,所谓的稻花其实无香味(图5),花一小片一小片的、乳白的,非常轻盈。谷粒结成后日渐饱满最后变黄(图6),这意味着丰收的时候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编辑整理)
收割水稻先要用镰刀,把水稻割下来,之后通过脱粒机将稻谷与稻草分离。稻谷运至村口的晒谷坪或席子,需要用耙子不断翻晒,并不时去除夹杂的稻草叶,等完全晒干后,再用风车将瘪壳分离,那些饱满的干谷子其净重就是真正的收成(图7)。所谓的亩产量即此净重除以土地面积,想想曾经有“亩产上万斤”的荒谬,现在回头想难以置信。干谷子倒入碾米机里,可将壳与大米(图8)分开,往常谷壳粉碎后主要用于家中家畜家禽的饲料(图9)。
收割水稻后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对稻草的利用。将脱粒完后的稻草扎成一个个站立的小人似的(图10),方便快速晒干,如是收割早稻因地里马上需要种植晚稻,稻草则需要拖至空余区域往往是山坡上。干稻草的用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家畜用,如牛会以此为食物(图11),这也可以看出牛具有强大的胃,冬天需要给猪铺下稻草作为床(图12,这点和人类似了),猪的排泄物与稻草混在一起,则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图13);稻草作为自然纤维,可编织为草鞋(图14)、绳子(图15),冬天时用作床垫可多少防点寒(图16);干稻草易燃因而在往日农村主要作为做饭烧菜之柴火用(图17),不过其能量不高且很快就火灭成灰(图18),这灰也是一种农家肥(图19),据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稻草人在乡村到处可见,用来吓唬来偷食的鸟(图20);稻草用于辅助食物发酵有2个经典案例,一是酿米酒时米缸四周用裹上一层厚稻草(图21),其可以起到保湿保温且上面附有微生物可以起到为酒曲接种的作用,另外就是稻草里的芽孢杆菌使豆腐滋生发酵(图22),形成干硬的霉豆腐,最后可以做成美味的豆腐乳。
可见水稻是一种多功能、可循环的农作物,但是人类认识、利用、发展它也是经过万年以上。考古发现,1.8万年前还处于冰期末期的长江流域,傍水而居的人类已开始采集利用水稻,居然不是作为食物而用,而是与此文开篇的功能一样为了御寒,将其作为燃料或者作为草垫;到了间冰期(1.7万年前),野生稻生长更胜且结籽更多,人类就像其他动物一样尝试各种食物一样开始食用其谷子;1.2万年前,开始驯化野生水稻;9000年前,用稻米酿酒;在河姆渡,发现了7000年前的大量混杂有稻谷、稻壳、稻秆和稻叶的堆积层,最早的翻耕工具——耜,甚至还有锅巴;在良渚,发现了5000年前左右的的稻谷、稻田、石犁、石镰和水坝。中国的先人们对水稻的利用经历了“从薪用到食用,再到耕作和驯化”,中间并不断升级生产工具、外延其功能、改善水利等自然条件,促使农业社会的成型和人口的增长。
水稻的产量大约是播种量的300-400倍,这大概需要4个月的时间,这个投资收益远远超过绝大多数资本市场的回报率,可见生物世界的神奇。但土地作为粮食的重要生产资料,增量却非常有限。在封建社会,大地主通过控制土地,让粮食不断循环生产增加财富;农民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劳力获得一定分配。如此经济生产模式构成了每个封建王朝的主线,只是到了王朝末期,由于人口剧增等原因此不平衡被打破则导致社会动荡。
水稻的一生几个月就渡过了,它们的种子却在不断循环着。歌曲《梦田》里所唱的,“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生活中,我们应将那些像水稻一样有意义的种子种下,小心呵护、快乐收获、不断种植与循环。
2024.0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4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