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德国大学追赶美国大学或许仍是一个梦 精选

已有 20359 次阅读 2013-11-1 09:33 |个人分类:国外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美国大学, 德国大学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之十三

题记:在对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为期20天的考察以后,有了一些思考与思想。但委实拿不准这些思考与思想是否反映了实际,请在德学者、学生给予批评指正。本人将十分感谢。今日是最后一篇,感谢广大博友给予的建议与批评。

 

政治学者冯•贝伊美( Klaus Von Beyme) 感叹道: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领域像在大学的组织上一样,德国曾是世界的榜样;同样,也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像大学一样,德国如此彻底地失去了它的领导地位。德国大学曾经是世界大学的中心,后因人才流失,德国大学被英美国家大学所超越。近二十年来,德国大学力精图治,积极推出各种举措,力图缩小与美国大学的差距。但从实践上看,德国大学追赶美国大学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来看,这种追赶并没有特别凑效。其主要问题是:

1、大学制度尚不具备完全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

现代大学制度的突出特征是鼓励院校竞争,促进大学错位发展;突出大学二级学院主体地位,形成交叉学科、大学科优势;激励员工奋发有为,勤恳工作。从目前德国大学制度看,德国大学并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鼓励大学之间相互竞争、大学学院相互竞争的举措,德国大学更多的是带有计划色彩的大学行政制度。甚至德国大学传统中的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也正在被各种计划、目标管理所侵蚀。在德国大学里,我们看到的更多地是严谨,一丝不茍。追赶世界一流大学似乎只是一些德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大学梦”,而不是德国大学的共同诉求。

2、德国大学投资主体单一,大学经费不及美国同类大学五分之一。

德国大学95%是公办的,由州政府投资兴办,其运行经费的75%来自州政府。这也即是说,除了政府投入,德国大学筹措经费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德国大学不收学费,这样,就使德国大学运行经费普遍较少。以柏林自由大学为例,其2012年运行经费只有4.5亿欧元,比清华大学都少,不及斯坦福大学五分之一。有钱不一定可以办出高水平大学,但没有钱是绝对不可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现在,即便是联帮政府推出卓越计划,加大对大学的投入。但这种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没有钱,大学就不可能引进世界一流的人才,不可能购买世界最先进的设备。

德国大学经费不足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拨款的计算方法。德国州政府拨款采取“核心资金”计算方法。这种按实际价值计算核心资金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基本没有增长。虽然大学来自“第三方”经费翻了一番,但“第三方”经费不能弥补大学核心资金的不足。一些经济情况不好的州,没有能力履行它们的义务。因德国基本法规定,教育及文化事务是各州的任务,大学经费问题属16个州管辖。联邦政府不可以为大学提供资金。目前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呼吁改变基本法的规定,允许联邦政府直接及长期扩大给大学的基本经费。同进,也在研究大学生收费问题以及企业购买毕业生问题,以解决大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但这些仍是纸上谈兵。

3、科研双轨制,大学科研能力受到限制。

制约德国大学发展的另一因素是德国实施的科研双轨制。即德国在大学之外,有一个科学院系统进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基础项目的研究。这些研究院,其运行经费比大学比多得多,科研实力也比大学强,重大成果主要由他们取得。虽然德国大学与德国研究院有很好的互动,人员可以互聘,但终归影响了德国大学科研能力。近些年德国最主要科研成果、诺贝尔获得者均出自这些研究院即是证明。这与美国大学形成显明对比。在美国,进行基础研究的场所主要是大学,美国大学集中了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德国科学院则分流了德国大学的科研人才。

4、德语世界,难与世界同步交流。

德国普遍的语言是德语,这与世界学术交流的平台主要是英语不相合拍。德国的成果发表主要以德语为载体,影响了其交流的空间。德国大学英语还没有成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也影响其学生、教师的国际化。同时,德国大学网站建设也基本以德语为主,英语网站建设明显滞后。这些都为其国际化造成不小的问题。它不易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和学生,其成果也不易为世界所接受。

5、苛刻的教师发展制度,造成人才流失

德国大学教师晋升渠道单一,晋升速度太慢,晋升机遇较少,这大大影响了德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在德国的博士生、博士后学术人员,大部分不愿意去德国大学工作,他们更愿意去薪酬较高的企业或去美国大学工作。德国大学已经评上W1的“副教授”们,也不安心于在德国“等待”“W3”的机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为北美国家大学所聘任。上世纪30年代德国曾因人才流失失去了其世界大学中心的地位,现在,其人才流失也会影响其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脚步。

从一流大学需要的五大条件:制度、环境、人、钱、时间五个方面来看,德国大学尚没有先进的大学制度,也没有一流的大学发展环境,没有引入世界一流人才的条件,也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金钱,德国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不会是坦图,这个过程也不会太短。或许在若干年的时间里,它只能是一个“德国大学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737974.html

上一篇:请各位博主、好友帮忙填写一个调查表吧,3分钟。
下一篇: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出路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27 何宏 许培扬 曾杰 林中祥 王涛 王守业 罗帆 周华 孙学军 赵序茅 赵星 褚昭明 喻海良 谢蜀生 翟远征 王府民 苏金亚 吴明火 丁邦平 刘伟 赵立平 蒋敏强 刘凡丰 李贺 biofans wliming hangzh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