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留学中国:高校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精选

已有 9195 次阅读 2017-6-5 09:48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国际学生, 留学中国

作为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教育红利,6月2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在激励和保障高校招收培养国际学生方面,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这对建设高教强国中的普通高校来讲,无疑是送来一场红利。

《办法》对高校招收培养国际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原则性规定:1、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国际学生的招生计划和专业(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自主招收国际学生;高校按照自主制定的招生条件和程序招收国际学生,通过考试或考核的方式决定是否录取。2、国际学生转专业的条件和程序由学校规定。3、明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配备比例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比例,与中国学生辅导员享有同等待遇。不组织国际学生参加军训、政治性活动。可以在校内指定的地点和范围举行庆祝本国重要传统节日的活动,但不得有反对、攻击其他国家、民族的内容或者违反公共道德的言行。尊重国际学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但不提供宗教活动场所,学校内不得进行传教、宗教聚会等任何宗教活动。4、新增勤工助学规定,允许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5、明确学校实行国际学生全员保险制度,国际学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投保,以抵御可能发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风险.6、明确教学管理:汉语和中国概况作为必修课;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专业的国际学生的必修课。普通话是基本教学语言。可以为国际学生开设使用外国语言进行教学的专业课程。7、新设了“监督管理”一章,加强对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的后续监管。8、奖学金制度:中国政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设立中国政府奖学金,并鼓励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国际学生奖学金。

高等教育作为“一带一路”智力和人才支持,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甚至一些专家认为,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已经扩展为五大职能,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外,增加了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职能。在这场由政府主导的留学中国活动中,作为高校,既要认清其机遇,更要看清其挑战。

第一,留学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学生的青睐。

首先,留学中国高校的人数逐年提升,在华接受学历教育占比提升明显。十八大以来,我国留学工作呈现新趋势[1]:一方面,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另一方面,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比2012年增长了35%,其中2016年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2%,比2012年的53.5%下降了15.3个百分点,更多来华留学生选择汉语之外的教育、理科、工科等专业。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在华学历生人数达在中国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209,966人,占来华生总数的47.42%,比2015年增加25,167人,同比增加13.62%。硕博研究生人数达6.4万人,占总人数的14.4%,层次质量不断提升。相比2012年,来华留学生中,教育、理科、工科和农学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增幅均超过100%;经济、西医、文学、法学、管理等学生数量增幅均超过50%;占比增长最快的学科为工科,比2012年增长了5.2个百分点。学历生中,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依次为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汉语专业从2012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6年的第5位。这其中,2016年共有来自183个国家的49022名学生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学习,占在华生总数的11%。

其次,年度出国/回国人数比例正在下降。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万人,单位公派1.63万人,自费留学49.82万人。2016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25万人,单位公派2万人,自费留学39万人。2016年度与2015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稳中有升。出国留学人数增加2.08万人,增长了3.97%;留学回国人数增加2.34万人,增长了5.72%。随着年度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年度出国/回国人数比例从2015年的1.28:1下降至2016年的1.26:1。

再次,留学中国势头强劲。据英国《独立报》2016年9月14日报道,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超越英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首选国之一。该报认为,“2015年有超过39.7万外国学生赴中国学习,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这使中国排在加拿大、德国和法国之前,成为海外学生最喜爱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其中,到中国攻读学位或交流的英国学生数量增至十年前的三倍”。他们甚至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越英国成为第二受海外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并将对最受海外学生欢迎的美国构成挑战。

第二,出国留学仍是中国高校之痛。

在当前留学中国大好形势下,甘阳教授在朋友圈内的一篇文章引发热议。虽然这篇名为“当北大博士都去了三流大学任教……”一文是旧文(从文中“17年”判断,这应该是2013年的文章),但该文提出的问题却是关键的、致命的。那就是中国中产阶级更乐意把自己孩子送出国外获得国外高等教育学历;中国大学教师更乐意把自己孩子送出国外获得国外高等教育学历;中国官员更乐意把自己孩子送出国外获得国外高等教育学历。三个“更乐意”是对中国高校培养质量的无声批评。更为严峻的是,中国一流大学正在为国外大学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后备军。文章称,“假如17年后(注:应该是到2030年),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中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热衷于为国外培养研究生、博士生;中国高校热衷于聘请国外大学博士生;中国家庭愿意送孩子去国外特别是美国进行高等教育;国外学生来中国进行学历教育的人数只占47.4%,这些现象时时刻刻提醒我国,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前仍是任重道远。

第三,留学中国,高校仍需要努力

国际化程度是高等教育强弱的一个重要表征指标,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留学生占比一般超15%。国际留学生占比,既是一国高等教育强弱的表征,也是一所大学是否是一流大学的指标。截至2016年7月,全美国际学生总数达111万;日本提出了到2020年将留学生人数从目前的20多万人增加至30万人的目标;英国、加拿大、法国等西方高等教育强国均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设任务。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布《办法》,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建设形势的一种举措。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委实不足。以清华为列,截止2016年12月31日,该校国际留学生只有2720人,占比为5.76%;即便是加上港澳台学生,占比也只有7.02%。如果以河南为例,则数字更为难看。作为河南惟一的一所“211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6万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5万人,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600余人,留学生占比为2.25%。河南大学全日制在校生6万人,留学生近300人,占比为0.5%。更为要命的是,我国大多高校没有培养国际学生的经验,所以在这次“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的机遇中,更多高校需要是挑战与努力。这其中,最为关键是理念的挑战,即对国际留学生培养的基本培养理念,既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更包括对培养国际留学生战略意义的认识。这其中,更多高校把它看成了任务,缺乏理念、制度、人才、物质等方面的准备。其次,国际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应该说,更多学校招到的留学生是教育水平不发达国家的学生,他们基础文化底,业务水平差,如何有质量地培养这些学生对很多高校来讲,更多是挑战。


[1]刘博超.我国留学工作呈现新趋势[N].光明日报. 20170302 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1059121.html

上一篇:中国高校人才工作之殇
下一篇:高考四十年变迁:初心未变,使命更强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8 陈明亮 文克玲 李伟钢 王恪铭 陈冬生 xlsd zjzhaokeqin bebo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