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在科普期刊任职多年的打工人,我深切感受到近些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远的不说,就拿我身边的“一老一小”来说吧:婆婆不再因为菜太烫而不敢将其放入冰箱,说是某平台上说了,可以放;孩子因为幼儿园里开展过消防演习,能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不忘提醒奶奶,逃生时不可乘坐电梯,要走楼梯;……
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的确拉进了人们与科普知识的距离,但由于管理不是特别严格,导致很多错误的知识广泛流传;线下通过专业人士授课来获取科普知识,权威性较高,但对普通民众来说,能参与的机会不多。这样看来,阅读科普书刊,仍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科普知识的方式(尽管书刊出版常因被视作“夕阳产业”而被人嘲笑,但其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至少能在知识的准确性方面守住一点底线)。
在编辑实践中,我曾与一些科普作家打过交道,也收到过很多读者的来稿。在这些稿件中,我发现除了一般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不明、语言不通顺、错别字等问题外,也有一些科普文特有的如科技名词使用错误、文章语言佶屈聱牙等问题。
如何写好一篇科普文?我简单总结了几点。
一是注重文章的科学性。科普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首先应保证文章的科学性。科学性包括知识的准确性和观点的客观性等。
在《出版物编校差错解析》(湖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错句例子:“一般的鸟类,大部分的鱼类、爬行类和昆虫是卵生动物。蛇作为爬行类的重要一员,其繁殖方式也是卵生。”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蛇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所以这里最后一句话应改为:“蛇作为爬行类的重要一员,其繁殖方式大多是卵生,也有少部分是卵胎生。”
这种知识性的错误对编辑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便很难被发现。知识性错误还包括科技名词使用错误。比如是“皮肤黏膜”而非“皮肤粘膜”、是“艾滋病”而非“爱滋病”等。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应该在成稿之初就将每个知识点核对清楚,毕竟作者在专业知识方面比编辑更专业。
观点的客观性是指在解释科学现象或理论时,应保持中立,避免主观偏见。
二是讲求语言的通俗性。通俗性就是要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介绍科学知识。虽然科普文不可避免地涉及专业术语,但如果都用专业术语表达,普通读者无法理解,也就起不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
在我听过的“大咖”科普讲座中,部分老师在向青少年或学生家长进行科普时,仍是用其在大学进行学术讲座的语言风格,听众自然提不起兴趣。
写文章也是一样。要让自己的语言变得通俗,最常用的就是使用比喻、类比等方法。比如一位研究太阳活动的专家,在介绍太阳活动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时这样写道:“如果把太阳看作拳手,耀斑就是拳手的假动作,用来刺探和干扰对手的判断,日冕物质抛射就是集全身之力挥出的一记重拳。”形象生动。在遇到数量或尺寸很大的表述时,可以将其换算成人们可以理解的较小的单位,如某明星拍摄一部电视剧的片酬为1.6亿,工作时长77天。“1.6亿”这个数字过大,普通人无法深切感受,但换算成日薪即为约208万,即使24小时全在工作,每小时也有约8.6万元进账,每分钟就是约1433元。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一篇文章就跟一个人似的,谈吐有趣是最能吸引人进一步了解下去的。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语言的幽默是一方面,文章的叙述方式、谋篇布局的不一样,也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特色。比如一位植物科普作家祁云枝善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花草树木进行描写;中国科技馆苏青老师在每篇文章后都会附诗一首;……这些“别有用心”都使作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四是文章应具有思想性。这一点是在具备了前几点的基础上才追求的。科普文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为最终目标,应该更多地传达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五是不能抄袭。无论是写科普文章还是做科学研究,这一条都是最重要的底线。 以上几点看法可能不太全面。对于写科普文,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5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