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明的“社会人”缺少了些什么 ——从动画片《狮子王》中hakunamatata想到的
昨天第N遍看了动画片《狮子王》,不知怎的,以前不怎么察觉到的,竟然听着hakunamatata(哈库拉马塔塔)那欢快的节奏而流下了忧伤的眼泪。“哈库拉马塔塔”是野猪彭彭和黄鼠狼“智人”丁满的快乐人生座右铭,意思是愿你无忧无虑,快乐度过每一天。辛巴、彭彭和丁满就这样每天唱着快乐的歌曲、踏着欢快的节奏,辛巴更加发挥了“个人首创精神”将这首快乐歌唱的越来越精彩,他们用无忧无虑感染着周围,用无忧无虑治愈着原本存在心底的忧伤。
忽而又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里的“阿Q们”如此这般生活下去所依赖的“精神胜利法”,都可称之为治愈级二法则,却惊觉在探索人生快乐的源泉的方面发生了鲜明的分垒:一是虽然自卑虽然被“社会”弃之不顾,就像彭彭那样为朋友解围更为自己“生存的尊严”,不顾自身的安危冲向重重危险;二是用麻木替代面对无尽苦难的痛苦,用沾上点小便宜的沾沾自喜替代忧郁,甚至于当日本鬼子将中国平民百姓的人头砍下来时还是充当满脸麻木的看客。
当然“精神胜利法”普遍出现在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难道在信息发达和教育普及的现代中国社会就不存在了吗?面对触手可及网络和新闻诈骗、面对以次充好以小搏大的欺诈,究竟有多少精明的社会人愿意公开谴责它,毕竟直言相告总是沾不到什么便宜的,这是大多数精明的和工于算计的“社会人”都不愿去做的事情。
在第N遍看《狮子王》的那个时刻,我很想问自己,那些精明的“社会人”到底缺少了些什么,使他们在麻木不仁的“都挺好”的寒暄中忘却了烦脑,在沾上了些小便宜就迅速转为沾沾自喜呢?
我又记起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段文字,是一位freelance(自由作家)写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其中相关的“生存尊严”一段话是这样的: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地方有迹可寻,在那里找寻人生最初的感动,没有了语言、没有秩序,只有存在的庄严。在那一刻,我发现人类生存的尊严竟然是如此的伟岸。
我还想用这篇文章的一段文字做个小结:
每当华灯初放,我静静的握笔坐在窗前,“那些似曾相识却又面目模糊的思想尚未越过辽阔的海洋来到我的面前,我要坐在这里等待,直到夜深”.(TClizzy)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30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