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hao6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hao612

博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写在王鹏飞先生诞辰102周年之际 精选

已有 2629 次阅读 2023-3-17 10: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作者:刘浩

王鹏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大气物理学家、气象史学家、气象术语学家和科普活动家。2022125日是他的102岁冥诞,谨以此文纪念这位刻苦勤勉、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老前辈。

王鹏飞先生.png

早在读研时,我便对先生的学术贡献有所了解,怎奈当时才疏学浅,了解得很不全面。工作后,我阴差阳错地从事了气象科普工作,发现先生在气象史、气象科普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独到的论述。

最初阅读的就是先生《中国和朝鲜雨量器的考据》之文。清代朝鲜雨量器究竟是否为中国发明?这是气象史领域的一桩公案。学界对此观点不一:一派认为,此雨量器是中国所制,颁发到了朝鲜;另一派认为,雨量器是朝鲜自创。先生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史料,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雨量器和建立测雨网的是朝鲜。丰富的资料、严密的逻辑、扎实的考证,令我叹为观止。

先生的文选,我早有耳闻,怎奈一直无缘一见。壬寅金秋之际,热心的陈昌春老师多方蒐集并惠赠,真乃雪中送炭之举,我如获至宝。通过文选的阅读,我实现了与先生跨越时空的对话,受益良多。篇幅所限,仅举数例。

一、词义的阐释

在中国,气象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源远流长。古人对天气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和解释。明末西学东渐之后,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气象学词汇大量涌入,如何将西方气象学词汇准确地翻译成相应的汉语?是借用原有的汉语词汇还是另创新词?在这方面,先生见招拆招,对东西方气象文化的交融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先生创造的凝华一词早已在物理学中通用。此外还有鬃积云、积层混合云、巨凇等等,在此不赘述。

二、气象古迹、仪器的考证

关于南京北极阁的起源,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气象人生公众号(详见《刘浩:南京北极阁与北京古观象台探源 | 气象读书会》)。彼时手头尚无《文选》,也未读过先生之考证文章,仅就北极阁起源于刘宋还是南宋作了讨论。

王鹏飞先生结合正史、方志等史料以及考古成果,对南京北极阁、南朝国家观象台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刘宋时期在景阳山(笔者注:今鸡鸣山,古亦称鸡笼山、钦天山)所建为日观台而非观象台。刘宋时的观象台称灵台,在台城的西南角,亦非祖冲之所建(见王鹏飞《南京北极阁观象台探源》《南朝国家观象台在今南京大行宫考》)。文中举证已十分充分。在此我再补充两点:

1.若如先生所考,景阳山之东麓南麓地势平坦,为后宫所在地,那么,如果在景阳山上建观象台,就有窥伺到嫔妃的可能性,这也证明了刘宋时期的观象台不能建于景阳山上。而明故宫已距钦天甚远,故而明初在山上建观象台是合理的。

2.明代北京观象台也是建于城墙之上。据此推测,在城墙上观象是有传统的,刘宋时在台城设观象台是非常有可能的。

除北极阁以及前面提到的雨量器外,先生还对候风地动仪、广州怀圣寺风信鸡光塔、山西浑源圆觉寺铃鸾风塔等气象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宋代的盛雨(雪)器,清代的方形测雨器、蒸发器等进行了详细考证,为保护气象古迹,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气象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虽然《文选》中对先生的文章进行了分类,但我个人认为,其中的大部分文章也可以看作是科普文章。由于气象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所以在科普中只讲今,不论古是行不通的。又由于现代气象学源于西方,所以在科普中只谈中,不论西也是走不通的。也就是说,气象科普工作者必须贯通古今、了解中西。这个目标很难达到,但先生做到了。对国外气象名词进行翻译和考释是科普,对大气物理现象的解释也是科普。对我国古籍中的天气现象进行解释是科普,对古代气象仪器进行考证也是科普……

总之,先生的文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彰显着求是的精神,读罢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治学的态度!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疑问,这也是本文题目中对话二字的由来。比如,关于古代雨深的问题。先生认为,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只有雨水入土深度测量之需求,而无积水深度测量之需要。实际上,不论是气象记录,还是日常生活中,百姓普遍会用到积水深度的概念。那么,古代积水深度是如何测量的呢?是目测预估吗?用的是何种尺度呢?再如,《西游记》中泾河龙王的降雨尺寸问题。竺可桢先生根据《西游记》的成书时间,推测明嘉靖年间已有测雨器。王鹏飞先生认为《西游记》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实际上《西游记》的成书是有世代累积过程的,泾河龙王降雨一段最晚在明初已经成型。因为现存的《永乐大典》中就曾收录了这一段,只不过具体点数略有差异。笔者认为,降雨xxx点中的点数很可能是小说家杜撰,但xx寸是来源于生活的。关于古代对降水深度的测量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水平所限,文中不妥之处还望众位方家不吝赐教。

2022年12月于河北石家庄

本文转载自公号“浩云文学气象”。

边长8cm.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9196-1380724.html

上一篇:文学中的万千气象——从紫金摇铃到利器巡天
下一篇:是是非非——明代大才子杨慎对雾凇的认知
收藏 IP: 110.249.163.*| 热度|

5 尤明庆 陈昌春 史晓雷 孙颉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