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化及空泡动力学(cavitation a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pflyzhang 张宇宁的空化和空泡动力学博客 (Blog of Yuning Zhang for cavitation and bubble dynamics)

博文

本科生时间管理(55):碎片化应对之设置过滤器 精选

已有 5367 次阅读 2020-9-7 08:00 |个人分类:时间管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科生, 时间管理, 素质教育


本科生时间管理(55):碎片化应对之设置过滤器


张宇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一、引子


在我们所生活的网络时代下,信息的来源日益广泛,尤其是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更是方兴未艾。另外,信息的传播也更为迅速,刚刚半个小时以内发生的事情,经过各种渠道的快速梳理、编辑、转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抵达我们的手机。信息量的增加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平均每个人每天接收到的各类通知、信息的条目数已经到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地步,本科生亦是如此。例如,发布通知,以前主要是打电话,甚至再早之前是发电报或者寄挂号信。现在,基本上几分钟内便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很快地发布出去。如何有效地处理每日得到的信息,并快速地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值得我们思考。本期,笔者重点讲一下如何通过过滤器将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从而达到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及效果的目的。


二、核心要点


设置过滤器主要是希望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首先,过滤器可以强化信息处理的流程和秩序,突出重要信息,防止遗漏。通过设置有特定功能的过滤器,可以将所获得的信息初步地分类。每日工作之时,通过上述分类,我们便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快速地处理极为重要的信息。当时间有富余之时,将其他尚未处理的事宜按部就班地进行处理和应对。例如,对于一个高校教师,笔者每日要处理的信息包括院内的各类通知,学生发送过来的报告及存在的问题,学术期刊兼职所涉及到的事务,家庭事务等等。通过过滤器,笔者便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分类,从而实现信息的有序接收和处理。

其次,过滤器可以有效地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通过过滤器可以将待处理的信息和事务按照我们的习惯和想法进行分类,从而突出重要的工作,使得做事时的目标感更为强烈。在具体的事务处理和执行之时,因为已经对待处理的事务进行了分类,便可以将同一类的事务聚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工作的效率,并有助于保持思维上的连贯性。另外,集中精力处理同一类事务之时,我们可以较为有效地积累工作经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迅速地、不断地得到反馈和纠正,从而减少后续工作中的失误。值得一提的是,过滤器能够将工作的节奏感自然而然地梳理出来,减少在工作时因为看不到尽头而形成的负面情绪和疲惫,时刻感觉到只要努力胜利就在前方。

最后,过滤器可以防止外界的不良刺激,有助于内心秩序的维护和保持。当集中精力工作之时,一些外界的负反馈可能会让我们产生一时的不快,甚至于产生一些过度的反应,诸如此类。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负反馈哪怕即使只有几秒钟,但其对于我们情绪的影响不可估量。通过设置过滤器,我们便可以建立针对上述负面刺激的第一道防线。当我们心绪平和且较为理智之时,再去查看、处理这些信息,也许便云淡风轻

 

三、常见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1什么是过滤器?能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笔者解答微信的置顶功能就是一种过滤器,它相当于把我们希望看到的重要信息优先地展示在最上面了。与此相反的是,微信的免打扰功能也是一种过滤器形式,让我们暂时不必查看相关的信息。

 

常见问题2设置过滤器是否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笔者解答一般不会,主要取决于设置过滤器的技巧。例如,在邮箱中设置过滤器之时,尽量不要将整个发件方全部过滤掉。那样的话,该发件方发过来的任何邮件(哪怕其是在回复你发送出去的邮件)都会被过滤掉。可以考虑用关键词作为过滤器,这样便事半功倍。例如,笔者指导的学生每周都会发送一个固定的汇报,如果格式不统一,每日处理起来很麻烦。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建议其采用一个较为固定的关键词作为邮件的题目,这样笔者便可以很方面地使用该约定好的关键词进行邮件的过滤,在平时有空之时或者周末一并查看处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2862-1249548.html

上一篇:本科生科研指南(60):气体定律之创新精神和知识学习
下一篇:本科生科研指南(61):气体定律之科研平台的重要性
收藏 IP: 111.207.1.*| 热度|

6 王安良 白龙亮 黄永义 孙颉 王恪铭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