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电子稿
2021-10-22 10:05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pdf
个人分类: 能流进化论|55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置顶 ·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一书电子稿———免费下载(包含封面和版权页)
热度 3 2022-10-13 16:09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pdf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版权页).pdf 下图是封面,敬请斧正!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2931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置顶 · 能流进化论——“生物进化”还是“生物演化”
2021-10-28 19:16
“ 进化”和“演化”反映的都是事物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在对“进化”和“演化”两个词进行选择之前,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两个词进行区分时的背景。在这里我们比较的是“生物进化”和“生物演化”,区分的背景是“生物”。“生物”是环境中的生物,生物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因此,要想对“生物”有相对更全面的认 ...
个人分类: 能流进化论|30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置顶 · 能流进化论的灵感来源
2022-4-12 13:33
对于生命起源与进化问题的思考真正起始于大学期间的《植物生理学》课,当时在听老师讲光合作用时,突然萌发出一个问题,光系统和暗系统里的组成成分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它们只是物质分子,没有我们人类一样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交流工具,但是它们却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一起,将光能转化为储 ...
个人分类: 能流进化论|25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生物进化——能量受体的特征
石振华 2021-6-6 07:50
为了便于对该部分的理解,我们先以河水受体 (详见前述博文 生物介导的能流与河流的价值比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9210-1289546.html ) 为例,分析一下河水受体的特性。从河流的实际情况不难得知: 1)河水受体与河水供体之间的地势差,既驱动了河水的流动,又限定了河 ...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11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生物进化——能量供体的演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2)
石振华 2021-6-6 07:42
一般情况下,以生物作为能量供体的物种,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转化效率更高。这是因为,以生物作为能量供体的物种的运动能力往往比较强,运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供体的代谢就会越快,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此外,这一过程也是被取食个体中的物质分子在取食者体内重新分配的过程,是自然界向 ...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11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生物进化——能量供体的演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
石振华 2021-6-5 07:56
有些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热能、光能或化学能等将无机物转化成自身需要的糖类等有机物,这类生物称之为自养型生物。按照前文所述,能量供体的演变过程是,从最初的单纯的仅为生物提供能量的能量供体逐渐演变为既可提供能量又可提供生物自身构建所需物质的能量供体,可推知,自养型生物应该是 ...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10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生物进化——能量供体的演变(3)
石振华 2021-6-5 07:45
当物质分子作为能量供体时,储存能量越多的物质分子,生物在介导其能量释放和传递过程中,就越有可能获取更多的能量来提升自身的能量传递能力,进而提升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价值。然而,储存能量越多的物质分子,其对能量传递能力的要求往往越高。对于生物而言,能量传递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自身结构升级的过程 ...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9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生物进化——能量供体的演变(2)
石振华 2021-6-5 07:42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升级均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能量供体。既然如此,越容易被生物利用的能量,就越有可能成为生物演变阶段及诞生初期的能量供体。热能、光能等相对于储存在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而言,不但更容易释放和传递,还更容易获取和利用。光合细菌是最为详知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以光 ...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8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生物进化——能量供体的演变(1)
石振华 2021-6-5 07:40
从能量这一角度我们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态能量传递介体演化而来,是非生物态能量传递介体能量传递能力不断升级的结果,其在自然界中的价值是驱动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促进自然界中的能量分布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变。既然如此,那么,生物的进化历程也应该是生物的能量传递能力不断升级的过程。生物的 ...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9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