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从科学简历看研究方法——爱因斯坦探索性的演绎法
热度 1 贾贵儒 2021-10-7 09:34
历史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方法,不注重思想方法的历史则很容易成为大事记 + 演绎。爱因斯坦在 100 年前就明确地指出:“ 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法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 。 ”。 1. 自然哲学时期 ( 公元前 300 - 1700 )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人们对世界 ...
45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科学家的“科学寿命”
热度 10 贾贵儒 2021-9-6 19:05
科学家的 “科学寿命”像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样比较短。科学家的“科学寿命”能否延长?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1 .自古英雄出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虽然他们知识不如年长者完备、经验不如年长者丰富,但是他们是一张白纸无负担,很少保守思想,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即很少 “自我设限”,更容易 ...
7349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0
科学不等于真理
热度 3 贾贵儒 2021-8-29 14:16
教科书把科学阐述得好像 “一切都研究清楚了”,呈现得像是有条有理的事实列表,而我们很少告诉学生: 科学不等于真理 。 1. 科学 科学(英语: science,词源为 拉丁文 “scientia”,意为“知识”)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 ...
583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
热度 2 贾贵儒 2021-8-17 18:12
1 .知识 知识就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并认为正确真实,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观点、经验、程序等信息。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2. 智慧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 ...
37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你的视野决定你的成就
热度 5 贾贵儒 2021-8-1 15:34
视野,物理意义是指人眼固定地注视某一点或某一片区域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即通过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同时也指人思想或知识的领域。 1. 视野决定成就 1.1 伽利略用望远镜对准天空扩展了对天体观察的视野导致天文学革命 伽利略制作望远镜的贡献,不仅仅是提高了 ...
6654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知识传授 智慧启迪 应用驾驭——“大学物理”教学的三个层次
热度 2 贾贵儒 2021-4-19 20:25
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昨天的科学,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送到明天的前沿。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知识传授、 智慧 启迪 、应用驾驭 ”—— 是我们从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大学物理”教学的三个层次。 1. 知识与智慧 物理学是由知识 和 智慧构成的。这里的知识指教材中的 概念、定理和公式 ...
57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对物理教材的几点思考
热度 5 贾贵儒 2021-4-7 19:06
教育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扼杀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缺少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难创新。 教育必须要有前瞻性, 建议生命科学专业开设量子力学课程。 1. 教材可读性要强 提高学生 ...
4985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物理学与哲学
热度 2 贾贵儒 2021-3-29 19:10
哲学为物理学提供信念、指明方向;物理学为哲学提供新鲜内容,使哲学与时俱进。哲学与 物理 学携手并行。 认知方法是哲学与 物理学 共同研究 的核心 课题,提高认知能力是这两大知识领域的共同 的 目的。 1. 物理学 维基百科给出,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的本质与性质的自然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 ...
8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探索爱因斯坦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伟大的哲学家爱因斯坦
热度 2 贾贵儒 2021-3-21 10:32
摘 要: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够取得如 此巨大的科学成就?中外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仅从哲学 角度作一些讨论 。 爱因斯坦认为 : “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之母,她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 哲学与 物理 学携手并行。 哲学和物理学的相同之处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们,它们都永远像空气一样在你 ...
83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深层阅读
贾贵儒 2021-2-27 14:35
摘 要: 阅读的目的是将古今中外的知识和智慧为我所用。本文介绍了阅读的三个层次:浅层阅读、中层阅读和深层阅读, 介绍了阅读非专业文献的二八定律。 重点讨论了深层阅读,深层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是一种从知识中启迪智慧哲理的过程。 关键词 :阅读 深层阅读 启迪 ...
26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