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chao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chaofan

博文

高通量测序原理及特点——以Illumina测序平台为例-王超凡的博文

已有 24584 次阅读 2021-11-11 22: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高通量测序又称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其较传统的Sanger测序(第一代测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454焦磷酸测序技术推出以来,引发了测序技术创新发展的激烈竞争。近年来,各种测序技术及仪器不断推出,包括第三代测序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测序通量不断提升,测序成本也不断降低,但是第一代测序通量低,步骤繁琐,花费高的缺点使得一代测序技术难以大规模的推行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通量高,自动化水平高,测序成本低(1000美元可以完成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是目前测序的主流;三代测序技术以纳米孔测序技术为代表,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超长读长、读取速度快、高通量和便携性,但是错误率非常的高。尽管高通量测序仪器不断推陈出新,但只要理解了高通量测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较好的把握高通量测序的发展脉络,则更有助于理解下游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过程。本文主要对目前主流的测序平台Illumina测序的原理与特点进行介绍,放在这里也方便自己翻阅。

Illumina的测序原理为边合成边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基因组DNA抽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不同的DNA抽提试剂盒,进行基因组DNA的抽提,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抽提的基因组DNA

2.DNA文库的构建:高通量测序只能测定500bp以下的片段,因此需要将提取出来的基因组DNA片段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超声波机械打断(得到1001500bp25kb的片段);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打断(得到100800bp的片段)。不同的测序目的有不同的建库方法,此处举例全基因组的的NGS文库构建,具体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注意:文库构建完成后指控非常的重要,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片段的大小,二是DNA浓度,DNA浓度直接影响着后面测序时候的reads数,从而导致测序不准确。

截屏2021-11-11 17.06.05.png
Step2中构建文库过程与分子结构:

1 NGS文库构建步骤示例

 









截屏2021-11-11 20.54.33.png

截屏2021-11-11 16.45.12.png



 

2 标准文库的分子结构

3.文库构建完毕后,上样进行Flowcell(流动池)吸附:Flowcell中随机分布着不同的寡核苷酸序列(P5’P7’),可分别与待测DNA上的接头P5P7互补结合。为了区分不同样本产生的reads,分别加入不同的index,由此通过测序之前确定的标签与样本DNA的关系可以分别获取不同样本DNA的测序数据;其中Flowcell是一种有2个或8个泳道的玻璃板,每个泳道根据不同需求可以检测一个或多个样本。

 flowcell.png

3 8泳道Flowcell

  

截屏2021-11-11 21.12.41.png 4通过共价键连接在Flowcell中的引物

4.桥式PCR扩增:目的在于将碱基信号强度放大,以达到测序需要的信号要求。待测DNA序列通过接头序列(P5P7)与Flowcell上的序列(P5’P7’)杂交互补,以待测DNA序列为模版进行互补链延伸,然后模版链被切断并被洗下去除;随后互补链与Flowcell上的接头序列杂交互补,进行链的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桥式PCR。接下来合成的双链再经过解链,与Flowcell上接头杂交,延伸并不断重复多个循环,最终每个DNA片段都在各自的位置上集中成束,每一束含有多个DNA模板片段的拷贝。Flowcell中每个泳道有两列,每列有60个小区(tile),在每个tile中可生成不同的DNA簇(cluster)。

桥式PCR.png

5 桥式PCR扩增示意图

5.测序 通过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采用可逆阻断技术,反应体系包含DNA聚合酶、接头引物和带有荧光标记的4dNTP。随后洗脱反应,加入激发荧光所需的试剂并用激光进行激发、采集荧光信号分析后识别碱基,再加入化学试剂淬灭荧光信号并除去dNTP3’端的保护,进行下一轮的反应。每个tile在每个循环中拍照四次,每个碱基1次。

整体流程.png

6 Illumina测序整体流程

 截屏2021-11-11 21.35.50.png


7 双端测序过程

 

注:以上内容主要引用李金明主编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部分图片来源于BUPbioDATA_Mining的视频“零基础生信入门--高通量测序的基本原理”。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之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6070-1312028.html


下一篇:使用rdacca.hp进行层次分割(HP)及变差分解(VP)
收藏 IP: 183.236.8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