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ne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eanneC

博文

Dr.Xi︱当我谈跑步时,我也在谈科研

已有 3983 次阅读 2019-7-5 16:5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家或许都发现了一个事实,很多成功人士都热衷于长跑这项运动。

我的博士生导师 Dr. Xi,他就是一个热爱长跑的人,令人佩服的是他总能平衡好自己的科研与生活。

在科研这种高压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中,他不仅自己有日常跑步、定期参加马拉松的习惯,还常常组织实验室的小盆友一起跑步,甚至还一起参加马拉松!

(JC的博士生导师,Dr.Xi


师姐作为一个“连800米都跑不动”的懒癌,从小就很羡慕这些擅长跑步的人。尤其是他们长年坚持,还能乐在其中。我总想不通像我这种又懒又不自律的人,问题究竟在哪里。。(喂喂,问题你不是已经说出来了么?

在佩服和好奇的驱使下,我大胆邀请 Dr. Xi 写下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在长跑和马拉松中的体会。

通过这篇朴素而坦诚的文字,让我们看看这位科学家究竟是怎么办到的。感受一下他 关于长跑和科研的种种体验,怎么以苦为乐,怎么受伤与调整,怎么挣扎与突破……



Q1: 什么时候开始跑步的呢?

我跑步是从三年前开始的,当时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跑步的门槛低,基本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穿上运动鞋,打开手机软件,就可以跑了。

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跑的太频繁、速度太快,跑伤过几次。每次受伤都要完全休息一两个月,所以第一年基本上是跑跑停停。现在已经知道如何避免受伤,跑的也比较有规律了。每周跑3-4次,每次跑7-10公里,有时候周末跑个半马。

(Xi lab的跑步小分队)

Q2:  还记得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感受吗?

当今跑步已经成为全民热潮,很多马拉松赛事报名火爆,需要抽签碰运气。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参加的是去年9月份举办的衡水湖马拉松。这个赛事大家的关注度不高,报名相对容易。 

由于是第一次跑全马,我当时还是非常紧张的,担心跑不下来,甚至出危险,所以跑前把银行卡和电脑密码统统交代给了夫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比赛时就可以放开跑了。

我开始跑的还挺轻松,不过到了30公里就撞墙了。后来就是一路的跑跑停停最终很勉强的完成了比赛。虽然过程比较艰难,结局还是满意的。

这次安全完赛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让我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Q3:  跑步带来的改变?

跑步真的改变了我。让我身体更好了,精力更充沛了。

我也很享受跑步的过程,因为在跑步中容易让你的思想自由。你可以不考虑任何事情,只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感受;你也可以在跑步的时候思考某些事情,我感觉那个时候的脑子很灵、思路格外的清晰。所以有时候我会边跑边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设计某些实验,构思论文的撰写等。

很多运动包括跑步可以让大脑分泌内啡肽,一种类吗啡的物质。它具有阵痛的作用并可以让人产生欣快感。所以跑步可以抗焦虑、抗抑郁。这是科学,我认同。跑步的确能让压力得到释放,让你具有更加积极乐观的内心。

然而对跑步的坚持其实是痛苦的,看看马拉松后半段每个人的表情就不难体会到。村上春树谈起马拉松时提到过一句话,“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真正的跑者选择的是“以苦为乐”。这种选择的能力可能才是跑步带来的真正的药方。



Q4:  为什么去跑马拉松?

据说跑者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追求跑量、追求速度,破PB、晒朋友圈;第二个阶段是收集马拉松奖牌、完成世界六大马拉松;第三个阶段是不再追求什么,只是单纯的享受跑步。我尚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初期,未来要跑的路还长着呢。


Q5:  长跑带给你的感悟?

跑步的人中流传着一句名言,“跑的越远,离自己越近”。自己体会吧。




不管是读PhD,还是做一项研究,我们的很多阶段性的目标就像是一场马拉松。

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可能起点不一样,可能从事不同的领域,可能有不同的目标和轨迹,,

但有一点相同的——他们都不断突破自己,努力迈向终点线。



欢迎关注JC师姐公众号:JC的博士笔记

从学生立场解答PhD新生的迷茫,用亲身经历带你看清真实的实验室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5597-1188260.html

上一篇:从高手那儿get到的演讲技能
下一篇:不懂写作,你的研究终成炮灰
收藏 IP: 61.50.139.*| 热度|

1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