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三篇帖子:第一篇是一位学生吐槽自己的导师如何不堪,字里行间让人觉得窒息;第二篇是张海霞老师的博客文章《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在北大成为更好的自己>?》,讲述的是张老师因看到学生存在一些“问题”而开设一门课的故事;第三篇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女老师因丈夫调动工作而成为单位人事博弈的牺牲品,但她字里行间依然热爱教育事业……三篇帖子都与高等教育有关,有学生被害人形象,有主动出击者形象,有老师被害人形象。
由此我想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一个多方互动的结果。这其中,家庭、学校、自身、社会是最主要的因素。四方付出爱与责任,学生能更好的成长。爱,是从情感到行动发自肺腑的支持,带有一定无私性;责任,则更多的强调履行从属于角色本身的职责。从字面来看,爱和责任更偏重于情感维度。但很明显,仅仅有情感而不付出行动,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因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本文只是随性的、简单的谈一谈我的看法。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甚至,一些性格因素造成的悲剧,家庭因素难辞其咎。在张老师所列举的例子中,孩子考入北大有可能被视为光耀门楣的大喜事,但孩子上大学以后却“堕落”了,以至于出现老父亲教学楼追打孩子的场景。
张老师很坦承的写道:我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个在教室门口守候的绝望的老父亲:千里迢迢从湖南赶来,看到那个曾经让他无比骄傲的天才少年,如今却是堕落成了这样的状况!如果换做我,我是不是也和他一样疯了?!答案是:我一定比他还疯!我不能也不愿接受我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而且哪个孩子也不该变成这个样子!
但是,我并不认同这位家长的做法。“都是为你好”这种话听的太多了,情感上美其名曰“都是为你好”,但行动上又在伤害孩子的自尊,这算哪门子“为你好”?我想问的是:这个家长平时多久联系一次孩子?每次都在聊什么?家长知道孩子为什么“堕落”吗?生活费给够了吗?孩子从家庭获得的支持是否能让他/她活的更加自信快乐呢?有些家庭,给不了孩子需要的,反而打着爱的幌子把孩子推向深渊。
家庭对孩子的爱,应是无私的爱,真正从孩子角度出发的爱,而不是把孩子视为自己养老、传宗接代的工具和附属品。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家长不恰当的介入甚至按照自己意愿强制塑造孩子的人格,这是一些悲剧的原罪。
家长应该做什么?理解孩子的生活但不要过渡介入;做孩子的倾听者,让孩子感觉家人是最强有力的后盾、最坚固的社交网;在情感和物质上积极支持孩子,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意识到家庭是动力而不是阻力……
有多少孩子,本想和家人聊聊自己的困境,因为担心家人的责骂而望而却步?有多少研究生,和家人聊研究生生活或者未来发展,家人不仅无能为力,还要劝告一番“你不要这样”、“你不要那样”。有时候,孩子只能苦笑一声,世界上本应最亲的人,却变得无法亲近;本应获得理解,却得到阻碍。
家庭给孩子最大的爱与责任就是两个字:支持!能理解并做到这一点,孩子会幸福的多。
支持不是溺爱,支持更不应该错位,而且家庭支持在物质和情感维度既不能缺省、也不能失衡。物质维度是因为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情感维度是因为家庭血缘关系的情感在社交中不可被其他情感替代,特别是在孩子组建新的家庭之前。加之“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孩子”,情感维度的支持实际上是需要长期存在的。
从教育层面,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被寄予厚望。技术层面的教育更多的属于校方责任的范畴。当学校及学校教育被赋予道德意义,这种道德伦理又要求学校做出爱的表率。对道德的极高追求和技术有限的责任之间,产生了矛盾,学生就夹在这种矛盾之间,作为教育执行者的老师也夹在这种矛盾之间。
举例而言,几乎每年寒暑假,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几乎每个学期末,都要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教育。理论上,进行一次教育就应该有一次教育的效果,类似事情的多次重复,有可能招致学生的反感。但是学校作为一种组织,把安全教育和考试诚信教育列入了其技术层面(且不论列入其中是否合理),并在道德层面增加“为了学生好”。看似责任和爱都尽到了,但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真的是学生需要的吗?当技术层面沦为走形式,爱的层面沦为喊口号,能有什么效果呢?恰恰,现实中存在大量不合理的技术要求,执行的时候也没有发自肺腑的对学生的关爱,导致矛盾出现。比如我自己的亲身经历,高中时,校方要求男生不能留长发,我们的班主任宁可让我们请假不上课,也要先把头发剪了。剪了一次也就算了,回来以后班主任还不满意,觉得头发长度不达标,竟然发生了让我一天理三次头发的荒诞之事。更荒诞的是,这个班主任老师后来还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他不过是执行学校要求的机器而已,也许对校方的要求尽到了,但对学生的责任和爱,他有吗?时至今日,我仍然厌恶这个老师。
另一方面,有限的技术责任与无限的道德要求之间也存在矛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有限的技术责任是普通老师上完课、学生学到东西基本就可以了,但无限的道德追求又要求老师是良师益友、是翩翩君子、是人生楷模、是无私的奉献者……技术层面是五点下班,道德层面要求随叫随到,极高的道德要求和极低的技术配套之间也存在极大失衡。
在张海霞老师所举的例子中,对于这个“堕落”的学生,技术层面“学校无奈之中找来了老父亲帮忙找人,没想到老父亲在宿舍也找不到人,只好蹲守在考场门口,气得打人……”。这句话颇耐人寻味。学校找不到学生便找来老父亲,结果是学生的父亲到学校的宿舍、学校的考场去找学生,难道学校竟不能在自己的地盘找到这个学生吗?这背后,实际是校方的有关部门或人员只是在走技术流程,而非真正的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关爱。
这并不是个案,我也并不是要批判处理这个事件的工作人员。我想指出的是,除了对高校教师极高的道德要求外,是否也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当二者失衡的时候,作为执行者的一线老师是很难做人的。没有配套,技术层面就要自己出钱出力;不去做,就有可能被扣上师德不高的帽子。大家都想做好人、做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无价,但实现道德高尚有可能是需要成本的。
高校可以同时承载技术和道德要求,但达成这种目标不仅需要情感永动机,还需要动力资源。当配套与所需不匹配的时候,学校爱与责任的走样和畸形,就难以避免。
学生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往往与学生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关。这里我想对各位学生说的是:成年人的一大标志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更多的爱自己。父母离异、导师无能、学校条件一般等等,这些是他们的事,虽然这些也确实对你产生影响,但你一定一定一定要知道:你掌握自己所有的主动权,你的主动权都在你自己身上,不要轻易的抛弃属于你自己的主动权。外在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很难改变,但属于自己的事情,恰恰是我们能主动把握的。
出身在农村,并不意味着你一辈子都要在农村喂马劈柴;父母离异,他们离婚的时候并没有权利也不可能要求你一辈子单身;导师无能,也许对于导师而言,已经足够了,不需要上进到你所期待的那个高度;学校条件一般,那不过是你人生的一个临时站点,你的大学烂,也许你与他的烂故事只持续3~4年,但你在大学烂,因为摆烂而找了一家烂单位,有可能要烂半辈子……女老师因为丈夫调动工作而丢了工作,道德上她没有输,但在主动权上,她先放了手,她屈从于家庭和所谓的社会文化。
对自己的责任和爱,就在于自己把握主动权,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而不是把外在因素当成自己不能有所作为的借口。
除家庭、学校以外,社会也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有可能是故意或无意为之,也有可能是看不见的文化环境。比如,使用劣质原料或超量使用添加剂的外卖,使学生身体不适;村民打通学校设置的藩篱设置校外营业网点,让学生在学校规则与外界诱惑之间做选择;互联网上带节奏的营销号……因为社会这个因素包含太多、范围太大,看似看不见,实际上无处不在,而又管理困难。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软环境与硬件环境,不仅是对学生群体有益,对全体生活在其中的公民同样有益。在社会的群体逻辑上,有可能是因为投入更多,所以社会更美好;在个体的情感逻辑上,有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值得我们爱,才更值得我们呵护。
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社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能把爱与责任尽到极致,也很可能不会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家庭不理解、学校不支持、自己想不通、社会不包容的时候,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逐渐丧失了生的希望。在学生健康成长这件事上,需要的是各方都出力,而不是各方相互推脱、相互扯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4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