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研究生选导师系列:青年学术型导师 精选

已有 15510 次阅读 2023-3-11 09:11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文为原创博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书接前文:

《研究生选导师系列:大佬型导师(学术霸权型导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00925&do=blog&id=1379242

《研究生选导师系列:多金型导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00925&do=blog&id=1379016

 

几乎绝大部分青年学者都面临同一现状:事业刚刚起步,存在生存危机,逐渐完成个人角色从学生到导师、从“自由学者”到职场员工的转变。

而这样的现状或前提,是塑造不同青年学者做出其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

 

绝大部分青年学者是怀揣抱负的,小到养家糊口,大到科学发现、为国为民。但是,不是所有远大抱负都能得到支持。也因为这个原因,青年学者在事业刚刚起步、个人角色逐渐转变之际,有可能正在经历着自己人生的困顿。当新单位不具备实验条件的时候,当职场充满尔虞吾诈的时候,当新人小白鼠被老油条揶揄、摆布的时候,当领导一句句伟岸的承诺无法一一兑现的时候……他/她会意识到,当初自己做学生时背靠导师这棵大树,而今自己有可能仅仅是初露新芽就要经历狂风暴雨。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实际上青年学者群体本身已经因自己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分化。两位青年,原本上学时难分伯仲,但毕业工作后,只要几年,有的人混的顺风顺水,而有的人,已今非昔比。

因此,选择青年学者做导师,非常多的考生选择了那些事业看起来有成的青年学者。

对于这样的选择:因为导师至少是看起来事业有成,那么导师事业有成的背后多半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加入这样的团队,意味着导师很可能会push你做很多事。你想偷懒,可能和这类导师的工作作风就不太协调。

另一方面,因为导师是青年学者,和学生的年龄实际上不会差太多,交流起来也不会存在太大代沟,如果学生能接受导师的指导和建议、认真做事,学生很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比如,有些青年学者尽管自己不是博导,但是也许他/她可以帮助自己的学生推荐博导。这里需要补充一句,导师推荐学生读博也好,老师给学生推荐工作也好,最好是学生符合相应的条件老师才更愿意推荐。助力优秀的学生走向更大平台发展,对于师生而言是双赢;而把很一般的学生推荐出去,既要承担学生不作为而自己举才不查的风险,还有可能“浪费”了自己的人情,以至于后面有更优秀的学生时,也难以张嘴。这也就是“锦上添花何其多,雪中送炭有几人”的人情冷暖。

 

对于那些事业看起来并不有成的青年学者,你不要觉得他们事业并不有成就会很轻松。要么,他们继续奋斗在有成的路上,你和他一起组成奋斗者团队;要么,他们可能看厌了尔虞我诈,在想着什么时候换新东家……而这一点,有些学生是会遇到的。比如,青年导师连年基金不中,每年还奋战在修改基金本子的路上;青年导师为了符合职称评审条件,有可能要申请出去驻村、进企业挂职,然后学生就有被放羊的风险;青年导师受不了本单位的风气、做派,突然跳槽了,于是乎,学生可能要面临换导师的问题;青年导师要养家糊口,有可能学生就成了廉价劳动力……

当然,概率的事情,落在你头上,就是100%,不落在你头上,暂时就不会发生。而不同的导师,性格也不同,难以统一定论。

 

关于生活补贴方面,青年导师几乎是没法和多金型导师媲美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青年导师扣门,而是青年导师自己也面临着很多生存压力。比如,博士毕业入职的前几年,买房、买车、成家……到处都要消费。我认识的某位青年学者,最开始买房的时候,还跟我借钱了,而他现在已然是教授了。而我呢,到今天是工作的第七年了,还没买房呢,还没买车呢,还不是教授呢……以往单位组织申报硕导的时候,我连材料都不交,因为我知道自己养不起研究生。挂名到我这里,只能是苦行僧,那还不如继续自己一个人苦苦修行。另一方面,发补贴大方的导师,几乎也会有相应的工作量要求。免费午餐这件事,你想做捐赠者可能很容易,但你想成为获得者,可能很难。

仅仅站在道德层面指责导师抠门,而不考虑自己对课题组的贡献,有可能也是不道德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青年导师而言,而是针对所有的师生关系。

我记得我当年上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对多金型导师趋之若鹜,甚至因为选导师还闹出过同学之间的不愉快。可是,当我自己毕业以后,我再来反思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当年因为自己没有经济实力而被压在生活费这座大山之下,有些一叶障目了。

那时候,一个月发800元补贴的导师就算是大方的了,“不大方”的导师可能也就是200元、400元,甚至还有一块钱不发的。当年,某些同学不乏吐槽导师的话语,而今想来,当年的我们又为导师做了什么呢?导师也没有义务必须给你发生活补贴……

对于以后的人生,恰恰是导师当年的宽宏雅量,把你收入门墙,不计较你刚入师门时的笨拙,给你成长的机会,不打压你的学术主张,对你谆谆教诲……然后,你毕业了,走上了未来的工作岗位。这一切看起来是这么平常,但没有你那位“平常”的导师,能有今天的你吗?

所以,时至今日,当我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我对我研究生期间的任何一位导师,无不充满感激之情。而时至今日,自己毕业后已若干年,导师又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没有,什么都没有……想到这里,更觉得羞愧。

所以,如果读研究生可以重来一次,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学问上,因为今天的我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研究生是不可能重新来过的,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念头:希望自己今日的努力,可以在未来某一天,让我的导师引以为傲!

感谢导师,当年给了我机会,才有了我后来的发展。

那些看起来平凡的人,恰恰,有可能你一生的贵人!

 

 

作为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博文,我希望看到这篇博文的研究生想一想:除了你想得到什么,你是不是也应该问一问自己付出了什么?除了考虑你要选择什么样的导师,你是否想过,你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研究生生活?

导师只是你漫漫人生的短暂一站,选择导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希望本系列三篇博文,可以帮到你!

瑾以本文,向我的导师:姜耀东先生、杨宝贵先生、陆明心先生,致敬!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379861.html

上一篇:研究生选导师系列:大佬型导师(学术霸权型导师)
下一篇:从教育改变命运谈起
收藏 IP: 1.204.111.*| 热度|

24 丁海霞 黄永义 李升伟 王飞 姚伟 刘立 郑永军 宁利中 陈万浩 庞峰 吴雷 王安良 石岩 李东风 胡世莱 何应林 许培扬 郑强 李晓瑜 王帅 孙颉 汪凯 王成玉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