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读戴先中教授一文有感

已有 2564 次阅读 2022-10-5 16:15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日,读到东南大学戴先中教授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利弊》一文。阅读过程中,偶有想拍案叫绝的冲动。对于阅读过大量教育教学类论文的我而言,能看到一篇带给我冲动的论文,这是比较罕见的。这也说明,这篇文章却有过人之处。

结合阅读中的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1、反驳需要勇气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现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基于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构建的‘教学系统运行流程’不仅极其复杂、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弊远大于利”。

客观上,所有的观点是参照了二元对立的思想才有正反。传统的研究习惯于通过一系列繁复的说辞来证明合理性,如果我们认为这是正方观点,那么,证明不合理就可以认为是反方观点。而在目前的研究中,正方是大多数,反方是极少数。比如,海量的教改论文都在呈现如何有效的结果,而鲜有论文去披露为何失败,物以稀为贵这个观点在当前发表学术论文的环境中并不适用,这很可能和期刊的发表偏好以及我们的社会习惯有关。本文恰好是通过正文的内容,来反驳现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一些做法。反驳现行做法,意味着要有充足的勇气。这种敢于发出质疑声音的,也难等可贵。

2、跨界研究的范例

戴先中教授在本文中是如何证明他的观点呢?

实际上,戴先中教授巧妙的运用了自身已经具备的自动控制系统知识,来解释教学系统的问题。

我见过不止一个专家在大谈“跨界”,说的滔滔不绝、似乎头头是道。但是到怎么跨上,似乎又没有可借鉴的路径,以至于某些专家的话听起来有道理、又没办法执行。而且这类所谓宏观的教育学论文还俯拾皆是。

我们培养了多少自动化的学生,但是我们是为了跨界而培养的吗?很可能不是。我猜,戴先中教授之所以能在这篇文章中跨界,一方面,如其所述,其“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数十年”,其本身在自动控制系统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另一方面,其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教学、接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当有一天,他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眼光来看待教学系统的时候,很可能跨界就已经发生了。

我想,这多少有些“职业病”的影子吧。当我们的生活围着某件事团团转的时候,很可能,我们看待其他事情,也是按照让我们团团转的这件事的视角。

跨界,很可能是有了A的积累,有了和B的相遇,某一瞬间,AB的邂逅造就了C。刻意的去学习A、学习B,但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可能有了AB以后也不会发生出现C

3、本科教育的时滞问题

从流程上来说,学生入学后完成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一次性的,也就是从形式上,学生学过一门课以后,不会再次学习这门课。因为这个原因,所谓的持续改进,在形式上很难对同一届学生在同一教学环节中开展持续改进的实践。当在不同届学生中执行不同版本的培养方案时,会进一步增大持续改进的难度。

把四年作为一个本科教育的培养周期,真正完成一轮人才培养时,可能四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早已今非昔比。如此,时滞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又是否适用呢?

教育的时滞问题有可能使得教育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而非固定的系统。这个观点是我猜的,因为我不懂控制系统。

动态系统的控制难度,就还要超过戴先中教授在其论文中提出的模型。如果存在动态系统控制理论和技术的话,有可能用动态系统的观点能更好的解释现今教育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你看,如果我具备动态系统控制理论基础,可能一项新的研究就诞生了。在我想跨界的时候,可能在有了灵感以后,也可以去跨。

4、去伪存真

伪,指的是当前存在一种不良风气,是以整理材料来作为工作的重点,似乎有了材料,就有了工作量。类似的事情还很多。

真,指的是上上下下,都应该切实的去做实事,少玩乃至不玩虚的。

不能只看材料上花团锦簇,就以为是如此繁华;更不能为了材料上看起来花团锦簇,就要折腾一批人为了材料的繁华而繁忙。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每个人都能脚踏实地了,这个社会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先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利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3):60-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358120.html

上一篇:学习需要慢下来
下一篇:对全国高校教创赛评分标准的讨论和反思
收藏 IP: 1.204.88.*| 热度|

3 吉培荣 褚海亮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