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双一流”建设的“变”与“不变”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背后(2022.03.18廖婧琳)

已有 3168 次阅读 2022-3-22 15:06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时间:2022318

地点:教育科学研究院 310会议室

主持、撰稿廖婧琳

摄影:秦煜萱、熊乐天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张亮亮、胡承志、楚娟、张信、唐茜茜、侯瑞雪、徐淼、袁琳、彭悦、(线上)、李泓达、张择宾、吴丹平、陈怡然、仇国伟、王艺霖、易凡、赵晴晴、廖俊宏(线上)、张莉(线上)、蒋美霞(线上)、梁东云(线上)、周希越(线上)、熊乐天、秦煜萱、廖婧琳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又一个重大的国家级战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既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平稳延续,更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创新。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与上一轮相比,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似乎力求在变与不变中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并试图在考虑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最大公约数。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一轮起点,“双一流”的新篇章将如何书写?本期沙龙聚焦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在“变”与不变中探求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变革之道。

 

一、平面镜——整体对照,洞察趋势

五年一周期的“双一流”建设,涉及国家战略变化中高校的定位和调整以及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中公平和效率等诸多问题。要更加完整地理解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调整内容与发展方向,需要我们用“平面镜”整体对照“双一流”首轮建设成果,总结“双一流”五年建设进程呈现的特点与趋势,将其变化并联进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并依托政策文件进行延伸,在首轮基础上形成对本轮“双一流”建设的整体认识。

(一)建设答题卷:成效如何

首先,廖婧琳从直观的数字变化与大家共同回顾“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情况:在建设高校数量上,本轮新公布的建设名单包含147所建设高校,较首轮增加7所(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其中有3所来自广东,或成为本次“双一流”建设的最大赢家。从建设学科上,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有38所高校的44个学科属于“自定”学科。本轮名单共计有331个建设学科,囊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59个基础学科,180个工程类学科,92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其中北京占90个,上海占64个,江苏占48个,数量排名前三,地区优势依旧明显。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之外,还公开了首轮15所建设高校中的16个建设学科的警示名单,其中有10个为首轮自定学科。故教育部不但要求这些院校对警示学科进行整改,于2023年重新接受评价,本轮也不再单独区分自定学科。由此可见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地各建设高校各项工作平稳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为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历史起点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

(二)聚光灯:变化几何

1. 取消大学分类,淡化身份色彩

在首轮“双一流”名单中,入选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又细分36所A类和6所B类。张择宾认为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部分高校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双一流”建设应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此外,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在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引发了种种标签主义。对此,易凡针对第二轮建设名单直接取消了A、B等级分类,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将所有入选高校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做法表达了肯定。她认为这种改变弱化了高校之间人为的等级划分,淡化了高校之间的身份色彩,有助于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建设体系,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2. 自主建设学科,探索特色模式

教育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高校冲向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本轮建设以清北作为学科建设自主权试点,让其“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张择宾指出此般改革举措并非代表“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只是头部高校的特权,反而更加强调将“双一流”建设深入成为中国所有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事实上,这一政策正是旨在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以试点提供经验,在后续建设中,便于国家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二是以“先富带动后富”,通过清北“两校一市”的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评价与治理体系,更好地激发各高校建设活力,通过优势学科建设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从而带动整体学科系统的优质发展,共同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3. 实行动态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第二轮双一流”名单的433个建设学科中,基础学科和科技前沿领域学科数量占四分之一,相比之下的人文社科领域新晋学科数量明显较少。同时,对部分高校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学科予以公开警示或撤销,对部分高校的优异表现予以晋升“双一流”资格,无不彰显出“双一流”考核高校整体发展水平、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调整机制。秦煜萱由此管中窥豹,结合本轮加强基础性学科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新晋“双一流”高校的学科特色,指出动态调整旨在发挥高校的鲜明特色,在校内激励“长板带动短板”,督促所有建设学科共同发展;在校间鼓励“能者上不能者下”,发挥高校其带给国家的社会赋能,从而提升整个高等教育质量。她还借由清华大学科学史教授吴国盛老师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表示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需要重视学科交叉与前沿科技,更不能忽视基础学科与人文社科的特色建设。

 

二、显微镜——见微知著,“变”中“不变”

《意见》指出,双一流建设要“强化建设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显微镜下点、线、面的多角度扫描,更能帮助我们动态地审视高等教育,理解“双一流”建设的逻辑思路,溯果求因,在发展变化中坚持不变的真理与本心。

(一)两个服务

1.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点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稳定支持机制等八个方面,明确了“双一流”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新使命和新要求——“更加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注重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徐淼据此从追求世界一流到坚持特色一流,从鼓励高校综合竞争到重点培养创新人才,从追求绩效评价到持续破“五唯”的三个变化特点,强调第二轮“双一流”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国家急需、坚持特色一流、展现中国特色的战略定力。易凡由《意见》中“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的标题变化引发对“深入”之思考:她认为“深入”即深入国家战略亟需领域。两字之差,体现出目前“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第二轮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这种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也为高校新一轮建设突出培养紧缺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王艺霖则从“深入”之“深”,将“深入”理解为高等教育改革道路上层次的递进。她认为“变”本是为其“不变”,从首轮到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始终不变的是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名单”也不等同于“建成名单”,而是一个长期建设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理性纠偏不断解决过程中的种种评价问题,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双一流建设不变的初心。

2. 服务社会各方利益

“双一流”名单作为各个大学评价、排名、对标,以及大学生选择学校、专业和实习、就业,用人单位招聘、薪资、待遇、升职,乃至各地人才引进、就业落户等各方评价的主流指标与发展的动力引擎,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到无数相关者的切身利益。

胡承志楚娟从高中教学与管理经验出发谈目前学生的报考取向: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家长对高校的认知也仅停留于学校知名度层面,因此以往学校对学生报考志愿的建议仍是优先学校,其次专业;优先基础学科,根据大学期间兴趣方向再针对性考研。但第二轮名单明确强调了学科为基础,不划定高校三六九等,也是迎合新高考打破批次和身份界定的改革需要。对此袁琳熊乐天认为,双一流名单折射到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科建设更具动力,学生的选择将日趋理性,家长的心态或随之转变。但随着名校优势学科的竞争更加“激烈”,为契合目前新高考改革院校+专业的填报模式,家长和学生也需尽早加强对大学、专业和职业规划的认识,避免志愿填报时的仓促。

张欢欢赵晴晴则就考研与就业两个方面分析:第二轮名单公布后,一方面新晋一流高校整体国家线水涨船高,考研压力倍增;另一方面对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两会“禁止把‘双一流’作为引进人才优先落户的条件”的代表提案,愈发提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论的用人导向。而如何衔接学生、家长以及各方社会利益需求,陈怡然建议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广泛利用公众媒体和资讯平台,做好面向社会公众的常识普及,解读新一轮建设名单出台的初衷,帮助和正确引导高校和社会公众真正淡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身份标签,正确看待入选和落选新一轮建设名单;避免将经费、招生、排名等挂钩,误导社会公众,过度消费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和希冀。倘若社会“只重头衔”的单项评价能被改变,还高校和学科一个安静发展的环境氛围,将更有助于学校平衡规范建设与自主建设,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力争“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

(二)四个面向

1.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

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全球高端产业竞争的背景下,双一流”愈发凸显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攻克“卡脖子”技术,突破产业瓶颈的建设取向。张欢欢总结过去五年的双一流建设成效,不管是从科研创新还是院校发展上看,尤其是在理工医科与“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提质增效的初衷,高校不在集中精力搞建设,而是各显神通争输赢。袁琳关注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针对国家急需的创新性门槛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培养聚焦高层次、高精尖的科研攻坚人才刻不容缓。李泓达亦肯定第二轮名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更是响应国家发展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养,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才能夯实基础,加强应用,推动学科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向世界顶尖水平迈进。

2. 面向经济主战场与人民身体健康

大国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双一流”建设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领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对科技创新提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方向,新时期的新任务也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发展基因检测、再生医学、细胞治疗等新兴医疗技术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廖婧琳基于战略背景介绍新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大都承担了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技术攻关密切联系的重大项目,荣获国家级的重大奖项,打造国家级的平台基地。比如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开展政策研究与咨询服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东华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充分体现了面向经济主战场与人民身体健康这一基本原则。

 

三、望远镜——发展特色,对话卓越

扎实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需要我们用好望远镜,以大局观教育,一路提问一路解答,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改革进程中准确把握好重点和发力点,抓住高校建设的核心价值,从而有效赋能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和内涵式发展。

(一)构建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统一的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标准如何制定?陈怡然注意到在第二轮名单中,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部分A+学科并未上榜。对此,仇国伟认为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的评选标准与首轮批有所不同,本次认定中的新增建设学科必须同时符合切合急需、水平出色、整体达标等三个要求,重点突出“三大一基”,即“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一级博士点”,且这四项要求必须要在同一学科范围内,体现该学科的学科实力。

如何在确保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的同时淡化社会对评价的功利取向,保证评选指标体系和评选结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人本性?仇国伟回归词源理解“双一流”的内涵所在,英文“class”赋予其阶层阶级的符号属性,故无可避免地在评价系统中带有身份色彩与地位象征。同时他举以推免夏令营、考研面试过程中对生源的筛选标准,表示无论是站在高校或学科的视角,在高等教育评价的话语体系中,似乎无法改变对大学层次固化的刻板印象。对此,赵晴晴借鉴美国公立旗舰大学与创新大学的办学理念,建议将社会责任、实用性与创新性加入“双一流”建设的评估指标,纾解高校盲目追逐排名的困境,致力于利用自身科研与教学优势发展高校特色模式。张亮亮则立足国际比较视野,从评价的目的、主体与方法三方面,将英国的卓越建设对标“双一流”建设,提出对第二轮“双一流”的改革展望:推动评价导向由学科核心向功能核心转变,聚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发展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通过教学、科研、知识交换三大框架实行分类评价;由政府主导转向高校自主的同时利用工具广泛开展三方评价,面向社会各方主体提供不同标准的评价机制;提升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自主性与针对性,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建设体系,提升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相匹配的现代化、信息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二)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的关系

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名单的正式公布,中国高校正式步入“学科为王”的发展新时代,各高校也将迎来新一轮学科布局与优化高潮。如何处理好一二轮增减的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衔接发展?如何平衡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内的一流学科和非一流学科协调发展?切实摆脱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理论和实践普遍存在的“学科评估结果和学科排名等同于学科建设成效,不尊重甚至人为破坏学科生态系统规律,人为地把学科分成优势与弱势学科”等学科建设困境?针对陈怡然的疑问,袁琳提出要在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保障上下功夫:既要平衡热门与冷门学科,又要平衡沿海与中西部地区;既要优先支持符合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科,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也要完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发挥优势学科的学科辐射、引领和反哺作用,以局部、区域发展带动长期、持续发展。张欢欢指出要在评价导向上平衡规范建设与自主建设;评价方法上平衡各高校间与高校各学科间的竞争与合作,避免省间省际高校建设壁垒,鼓励通过联合培养实现高等教育“双循环”;在评价条件上社会支持与国家财政相结合,为建设“双一流”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的同时,也要强调高校激活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不断迸发出学科建设的活力与创造力。刘潇华强调学科作为高等教育载体的重要地位,在跨领域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下,更应牢牢把握其发展与演变的环境条件与逻辑规律,全面分析不同学科发展态势,敏锐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学科间的相互有机联系与支撑。立足学科自身优势与国家特色,加快转变学科建设理念从“重规模数量扩张”回归到“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最大发挥其服务于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的作用。

 

四、放大镜——求其本质,反躬自省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从细节处反思教育。余老师手持“放大镜”,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重点与形式三方面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回顾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国家政策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卓越追求从未中断。而立足创建“一流”的办学目标,更须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立场。在以学科为着力点的同时,应考虑学科上的知识体系如何与专业上的人才培养相结合,优势学科如何带动劣势学科比肩于学科丛林,力戒学科布局和调整的“主观化”和“一刀切”,使学科建设与布局既以培养水平为基础,又兼顾整体学科生态体系;在“双一流”扎根中国大地、深化内涵发展、彰显优势特色、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建设道路上,既不能排斥国际通行标准,也应充分考虑本国国情:采取批判借鉴的眼光,需要遴选开发既符合国情实际和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又符合国际上通行规则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完善成效评价标准之外,仍要面向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与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建设能力与贡献度导向,在提高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和教育水平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成长动力。

      

万物皆变,不变之中蕴含着变化,变化之中又包含着不变,改革之道正在于“变中求变,变中不变”——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非一朝一夕之功,无一蹴而就之捷径,遵循规律和久久为功才是“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遵循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扎根大地、静心建设;要以“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的巧劲,在关键环节上突破制约、大胆创新,激发多方力量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相信经过几个周期的“双一流”建设,当中国多所世界顶尖大学、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众多世界一流学科秀于大学之林,中国也必将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330566.html

上一篇:春光复始,共赴新程 ——记湘水余波2022新学期第1次沙龙(2022.02.25熊乐天)
下一篇:齐心抗“疫”,共克时艰——记湘水余波温暖战“疫”云沙龙(2022.04.01 秦煜萱)
收藏 IP: 58.20.3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