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求真,亦善,亦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wnkmchen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博文

选择科学需要一种怎样的态度? 精选

已有 5389 次阅读 2009-11-25 06:21 |个人分类:科学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选择科学应该是一种一定形式的牺牲,应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如果只把它看成一种工作,将会失去进取心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把它看成了一种谋取名利的工具,将会失去一些原则和良心。

 

其实,世界上,特别是中国根本不需要发表这么多的科学论文,其中的大部分只是一些人谋生和获取利益的工具,为何即时是本科生也不屑于大部分的中文文献,原因就在于一没有创新,二没有重复性可言。不是说做文章的人一定怎样弄虚作假,即时是真材实料,如果内心浮躁,同样不是一个很好的科学结果。例如有一天,一个学生突然闯进教授的办公室,高兴地宣布实验成功了,教授在惊喜之余,便会询问结果。如果心态不对,更多的是想知道怎样得到这个结果,而很少去怀疑这个结果。看到精制的数据或图表,教授会十分兴奋地开始撰写论文,因为结果极佳,论文很快就可以发表出来,而且……而且,影响因子很高。至于重复性怎样,是其他人的事情。有些人则还认为重复性不好是自己实验水平不够,看来也并不一定。某教授可能已经不再专注于这篇论文,转而向其他方向攻克新的结果了。

以前也想过发表的论文都比实际的结果要完美,有一阵子没想通,后来想想刨去作假的可能,真实地得到了一个结果,说明这个结果是可以拿到的,只是重复性不好,或者说是得到好结果的几率不高,想想看,巴乔罚点球还会罚偏呢,重复性只是好坏问题,但既然得到一个结果了,就说明科学上是可行的。我把这种凑齐好结果然后发表的行为看做是科学的,世界上大部分的科学家或者说科学研究者都采用这样的方式,因为一没有作假,二可以快速地把自己的结果公布于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给自己带来名誉和利益。但这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这部分人的兴趣或者快乐还是来之于科学之后的利益。不可否认,即使是一部分大科学家,也存在这样的心里,他们聪慧,他们有能力获得这样的利益。不是说科学跟利益无关,科学家跟富裕无关,科学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大众的,产生的还是经济利益。

听一位导师说过,读研的学生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致力于科学事业的,或者将来要从事科学工作的,那么读研的时候就要选取一个方向,好好研究,在一个相关领域做出一点有用的贡献,另外一种是以研究作为跳板的,聪慧的学生便会选择不同的领域拓展自己的课题,每棵树上开一朵小花,毕业后也是硕果累累。但就科学而言,结一颗果子的树也许它就只能结这一颗果子了。

科学也亦如人生,人生总难免磕磕碰碰,不过也有不同,人生若漫漫长路,选择好了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而科学就像攀山路,一定是一个接着一个台阶攀登的,只有这样,虽然缓慢,却能最终达到顶峰。那些不断选择不同课题内容的人也就像不断选择不同的山峰,看到山路,攀上几阶,看看风景便又重新选择山峰,只是后来人也只能看到你所看到的风景,并不能继续你的脚步再往上攀登。也有些人是冒险登歧路的,起初尝到了一点甜头,却最终可能要跌入深谷的。大部分的中国科研人员都是攀攀人家的山路,欣赏一下风景,自我满足一下人生也就够了。中国当然也有人拥有精力和能力开创先锋的,只是在现今的中国社会,科学的马太效应让他们连攀山路的门票都买不起。当然攀到高处,高处不胜寒的时候也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像起初一样一步一个阶梯,否则即使你现在是中国院士,也可能是下一个韩国黄禹锡。

你是要选择一步一个阶梯呢,还是一步一个阶梯,还是一步一个阶梯?科学,不一定要你一定做个俄罗斯的佩雷尔曼,但选择科学,最好要有一颗佩雷尔曼的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34-273700.html

上一篇:科学求真,亦善,亦美
下一篇:沉默的伤心者
收藏 IP: .*| 热度|

12 茹永新 朱志敏 王德华 吴飞鹏 王洪辉 吕喆 王云平 齐霁 湛韬 neilchau zhangshufeng Joeli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